宋嘉辉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
[摘要]根据兰渝线两水隧道施工中出现大变形的工程实例,对其高地应力地层岩性、变形规律、支护破坏特征、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现场科研试验段控制措施调整情况及现场控制效果,总结了该类地层中隧道大变形控制
技术措施。结合现场变形监测数据结果,探讨了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地层大变形的发展规律。
隧道工程;千枚岩;高地应力;变形规律;监测;控制措施
TU452;U459.1
A
1002-8498(2012)13-0090-03
Discussion on Large Deformation Controls for Tunnels in High Geo-stress Phyllite Stratum
Song Jiahui
2012-02-23
万方数据l敦状。围岩能
特点。但随者塑性区可出瑚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断面闭合程。两水,优化施:
万方数据@@[1] 田金山.盾构施工地面沉降监测技术及沉降规律分析[J].
天津建设科技,2008(1):39-41.
@@[2] 吴张中,李丽平,陈少华.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预测
分析[J].路基工程,2007(4):46-48.
@@[3]李大勇,王晖,武亚军.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S1):84-86.
@@[4] 曾晓清,张庆贺.土压平衡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性能试验研究
[J].中国市政工程,1995(1):46-50.
@@[5] 于哲,郭全国,刘双全.亦庄线盾构浅覆土小间距施工方法
[J].市政技术,2010(S2):137-139,143.
@@[1]关宝树,赵勇.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
出版社,2011.
@@[2] 黄林伟.软岩隧道大变形力学行为及控制技术的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8.
@@[3]张文强,王庆林,李建伟,等.术寨岭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
[J].隧道建设,2010(4):157-161.
@@[4] 张文新,孙韶峰,刘虹.木寨岭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施工
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1 (2):78-81.
@@[5] 周乾刚,方俊波.乌鞘岭隧道岭脊段控制千枚岩大变形快速
施工[J].隧道建设,2007 (4):43-47.
@@[6]刘招伟,王明胜,方俊波.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支护系统的试
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5):111-116.
@@[7]何磊,杨斌,王更峰,等.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动态控制与
优化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1(2):44-48.
@@[8] 蔡景献,张继奎,方俊波.高地应力千枚岩大变形隧道支护参
数试验研究[J].隧道建设,2005( S1):21-24,31.
@@[9] 马天华.乌鞘岭隧道深埋软弱千枚岩变形控制施工技术[J].
西部探矿工程,2006( S1):320-322.
@@[10] 张宇,王刚,汪涛.乌鞘岭隧道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地段结构
验证试验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6(5):38-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