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太空行走第一人的坎坷回家路

太空行走第一人的坎坷回家路

来源:爱go旅游网
太空探索丨【观史探秘]太空行走第一人的坎坷回家路文/李嵩体和心理素质,从3000名应征者中

始在他的大脑中逐步形成。脱颖而出,成为8名胜出者中的一员。列昂诺夫由于身高比加加林高出

为再次代表苏联掀开人类太空史

上新的一页,列昂诺夫投入到更加紧 张严酷的训练中,为这次\"特别任务”

5厘米,难以坐进东方号载人飞船而

遗憾退出了苏联首批进入太空的候 选人名单,但他身上坚韧、冷静、 自信的特质受到苏联航天之父科罗 廖夫的青睐。而研制的2艘上升号载人飞船也在 马不停蹄地建造和测试。1965年2月,无人驾驶的上升 1号飞船被成功发射升空,这艘肩负

着验证设计方案可行性、可靠性和 搜集载人飞行数据的飞船在轨运行

随后,列昂诺夫成为科罗廖夫眼 中完成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的不二

人选,他拍着列昂诺夫的肩膀说, 十分顺利,但在返回地面过程中却

“我的雄鹰,我将要求你穿上航天服,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离奇解体并烧毁。完成某项特别的任务。”之后事故原因虽然得以查明,但 所有可以参考的数据都烧毁在了大

当时的科罗廖夫正忙于将一个一 个的苏联航天员送入太空,以保持 在太空竞赛中对美国的绝对优势,

气层中。这时,苏联情报部门突然 传来消息,美国可能在当年的5月 底或6月初进行人类首次太空行走,2019年10月11 S,据俄罗斯

媒体报道,人类太空行走第一人—— 苏联功勋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

而人类进行首次太空行走的方案开

当天因病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5岁。 这位数次逃脱死神魔掌的航天传奇

人物,在人类航天史上留下了光辉一

页。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向列昂诺夫 的家人慰问时表示,列昂诺夫是“真 正的先驱,一个坚强而英勇的人”。关于列昂诺夫进行人类首次太空

行走的故事,要将时间拉回到上世 纪50年代后期。仓促上阵的太空行走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

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震 惊了全世界。受到巨大鼓舞和激励

的苏联空军飞行员列昂诺夫,应征 参加了航天员选拔,凭借出色的身

▲列昂诺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58 I SPACE EXPLORATION[观史探秘]I太空探索1965年3月18日,历史性的

太空飞行任务开始了。携带着指令长

舱盖后,我的身体呼的一下就弹了

出去,完全不受控制。这时,身后 的飞船在旋转,脚下的地球在旋转,

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 船进入轨道后,列昂诺夫穿着航天服

我自己也在旋转,我什么也抓不住, 有劲使不上。我根本没像媒体说的 那样主动做了优美的体操动作,只

进入过渡舱,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 等待,当飞船经过黑海上空时,地球 上的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样的景 象:飞船过渡舱的圆形舱盖缓缓打开,

是在不受控制地翻跟头,还好最后

那根连接我和飞船的安全绳救了我, 它把我缠住了,并且在被拉直后将

1名航天员先是探出了戴着头盔的脑

袋和肩膀,然后整个身体都飘出了舱

我拽回舱门口才停止了旋转。”“静止下来后,我才得以观察周 围的情况,我对自己说,这是真的,

外,航天员朝镜头挥手不意,之后还

做了几个翻转的“体操动作”。列昂 诺夫由此被载入航天史册,成为第一

地球真的是圆的。”对于当时仅有31 岁的列昂诺夫来说,出舱“行走”创

个漫步太空的地球人。多年后列昂诺夫回忆说,“进入 外太空前,我的心情十分紧张,轻推

造了人类航天历史上重要的一刻,但

在这一刻后真正的生死考验才到来。A上升号飞船而苏联研制的新型联盟号载人飞船

起码还要7 ~ 8个月才具备飞行条 件,这让科罗廖夫很难下定决心。随后,他找来列昂诺夫和他的太

空飞行搭档帕维尔•别利亚耶夫, 将问题抛给了2名航天员,列昂诺 夫坚决地回答:“我们俩意见一致,

我们认为不能再失去1年的时间, 我们万事俱备,不能再无谓地等待。”这给了科罗廖夫再次击败美国的 信心,他叮嘱列昂诺夫说,“我们没

有任何资料,也没有任何经验,一切 都要靠你们自己。一定要随机应变, 走出飞船就向我们挥手,然后立刻 回来。”同时,科罗廖夫也给上升2号 飞船指令长别利亚耶夫下达了 “一

旦列昂诺夫太空行走出现意外,可 能会对整个飞行任务带来危险时,

放弃列昂诺夫,独自驾驶飞船返航” 的命令。▲为上升号飞船加装过渡舱SPACE EXPLORATION I 59太空探索丨【观史探秘1亚耶夫,然后决定立即返回舱内。列昂诺夫试着调整姿势先把脚伸 向舱门口,但是失败了。按照返回

动作规程,他必须脚前头后地返回 过渡舱,这样便于最后关上舱门。 列昂诺夫只能试着先把头伸进舱门 口,再把身体钻进去,但航天服膨

胀得太大了,肩膀处卡在了舱门上, 列昂诺夫进退维谷,动弹不得。别

利亚耶夫通过对讲机听到列昂诺夫 失声叫道:“我回不去了!不行, 我来不及了,我回不去了……”紧 张的情绪让列昂诺夫心跳过速,头

晕眼花,几近昏迷。“我当时就快

▲列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返回地面后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要昏过去了,但平时严格又艰苦的

训练拯救了我,在即将失去意识时, 我突然想到失重训练时一位教官叮

嘱我的话:'小伙子,航天服的腰 部有四个按钮,每个按钮都可以释

放掉衣服里面四分之一的空气。'” 列昂诺夫重新试着平静下来,开始给

航天服泄压。按下第一个按钮,不 管用,再按下第二个按钮,还是不行,

列昂诺夫又按下了第三个按钮,这时

航天服内的气体压力已经降到了人 体允许极限的数值以下。谢天谢地,

航天服终于缩小到了可以钻入过渡 舱的程度,列昂诺夫恢复了对航天 服的控制,迅捷地钻回了过渡舱内。

但更大的问题又出现了,过渡舱内空 间过于狭小,头前脚后进入的列昂

▲列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在上升2号飞船内筹待发射诺夫发现自己没法坐起来关闭舱门, 此时由于精神紧张和极度缺氧,列昂

诺夫的体温上升到了 38度,呼吸频 率加快了一倍,心跳达到了每分钟

惊心动魄的12分钟出舱12分钟后,列昂诺夫突然 发现自己控制不了身穿的航天服了,

像我从来没有穿过这套衣服一样”。 190次,体力、精力乃至存活的机会

都在随着时间迅速流失,人类求生

其实并不是列昂诺夫缩小了,而是航 天服在真空环境下由于内外压力不 平衡而膨胀了,虽然生命维持系统 还可以让他继续在舱外活动30分钟,

的本能与长期飞行训练积累下的不

服输精神最终拯救了列昂诺夫。“我 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关上舱门的,

\"我突然觉得我的脚正从笨重的航天

服中脱出来,手也从手套中往回缩。 但是照明系统仅仅还能坚持5分钟, 列昂诺夫把自己动弹不得的困境通

地面训练中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那 个动作,在绝望中我又尝试了一次,

我觉得自己在缩小,整个航天服显得 特别臃肿庞大,我无法控制它,好

过通讯系统告诉了留在舱内的别利 努力坐起来并且伸长手臂,最后竟

60 I SPACE EXPLORATION【观史探秘】I太空探索然成功了。”列昂诺夫事后回忆起 当时的情况,也不免称奇。惊心动魄的返回过程持续了 12 分钟,与列昂诺夫太空行走的时间

完全被汗水糊住,无法看东西。地面工作人员将尝试修复自动导航

系统,如果修复失败,允许他俩手

险象环生的返回之路回到舱内逐渐恢复体力后,列 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开始准备返航, 但他俩发现飞船的自动导航系统罢

动操控返航。等待中,舱内的氧气 含量突然开始急剧上升,两人一边

相同,但这12分钟几乎耗尽了他的 与地面指挥中心沟通一边尝试各种

全部体力。过渡舱内增压还没完成, 方法想要把氧气浓度降下来,但无 论他俩怎么努力都没能成功,反而 在越来越浓的氧气环境下昏昏欲睡。他就一把扯下了头盔,这时他的航 天服里集聚了6升汗水,眼睛已经

工了,地面中心指示他俩继续飞行,

“甜美的梦乡”被一声急促的爆炸 声打断,列昂诺夫惊醒过来,发现

飞船并没有爆炸,而舱内的氧气含 量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自动导航

系统修复无望,在绕地球飞行47圈 后列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开始手动

操纵飞船返航。在进入返回程序后,

服务舱和返回舱并没有在第一时间 分开,飞船的姿态开始失控,别利

亚耶夫多次尝试,终于使返回舱脱 离了服务舱,但返回舱这时已经偏

离了预定返回航线并且开始不受控 地翻滚,两名航天员被巨大的力量

压在座椅上,眼睛里的血管几乎都 要爆开。好在最后飞船恢复了姿态,并成

A列昂诺夫在画作中再现了自己遨游太空的场景功打开了降落伞,顺利实现了软着 陆。当列昂诺夫打开舱门时,发现

他们身处被冰雪覆盖的一望无际的

原始森林中,虽然无衣无食,但列

昂诺夫确信他们仍然降落到了苏联 国土上。两名航天员发出的无线电 求救信号最终被一名无线电爱好者

截获。两天之后,救援直升机终于

在乌拉尔山终年积雪的一处偏僻山 坡上发现了几乎已冻僵了的列昂诺 夫和别利亚耶夫,由于无法降落,

只能空投了食品和衣物后暂时飞走。 一个昼夜以后,救援人员紧急开辟

出一处直升机着陆场,又滑了 20公 里的雪,才得以救出两名航天员。

为了抢在美国前头而冒险进行的\"上 升”之旅,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灾祸

之后,终于以圆满的方式收尾。★▲列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进行海上救生训练责任编辑:薛滔SPACE EXPLORATION I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