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是一个人品行的外在表现,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之前我也担任过一个男多女少的一个班级的班主任,那时的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也令我头疼。下面可以谈一谈我当时的做法,以及一些建议:
一、了解行为习惯
学生的一言一行中都能透露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明确的告诉他们需要注意的有哪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就是完全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告诉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这些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在班上,利用夕会的时间师生一起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做出一定的评价。
二、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将每一点的行为习惯给他们列举出来,然后按照其中的每一点去做。对于他们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罚。有了奖励与惩罚,也能促使学生们长久的坚持下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三、以身作则,赞扬为主
小孩的模仿能力较强,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教师应该做到的有以下这几点: 1.及时惩罚
不良行为一旦出现必须立即施以惩罚,让他们记住他们这样的做法不对,要他们谨记他们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及时惩罚孩子的作用在于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错误行为被责罚的,他也才明白应该改正什么错误? 2.冷处理
冷处理又可以称为“爱的剥夺”。比如我们班的孩子之间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课上表现的不尽人意。这时,我便让学生在一个角落里呆一下,离开教室,让他们更深刻地体验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独难受滋味,当然我会先告诉他为什么要罚他,为什么让他单独一个人呆在那里。
3.抓住重点,持之以恒
学生的学习任务未完成,一定要强调这一点是不对的,不能忽视这一点。况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为的形成非一日之果,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得到矫正。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应先针对最不能忍受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反复责罚以使这种行为彻底消失。
四、 确立好班级岗位责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一件事情都亲力亲为,这个在刚步入一年级时是需要的,现在已经过去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了,可以培养一些班级小干部了。譬如,在每个小组内选取一个行为习惯较好的学生,教他们一定的方法,放手让他去管理他们小组的成员,这样会更加有效,也能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