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04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04

来源:爱go旅游网


盱眙县中等专业学校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调研报告

一、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市场调查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建筑市场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可谓亮点频闪。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 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 万以上,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巩固。2011年,我国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 1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6%;实现增加值 3.2 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78%;对外工程承包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 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76713亿元,比上

1

年增长10.2%。2014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新开工项目4182个,比上年增加53199个。

未来50年,中国预计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近十几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盱眙县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城乡道路建设,盱眙县近两年建设了很多新小区,盖了很多高楼大厦,整体搬迁了盱眙职教集团、盱眙中学和盱眙县第三中学,盱眙实验小学新校区正在建设中,建成了体育馆、游泳馆、大剧院,修建和改造了多条城乡公路,修建了许多桥梁,这都为盱眙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二)、建筑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我校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座谈讨论,得到了一些对建筑工程 施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认识:

人才需求量大。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社会固定投资的 60%左右是通过建筑业实现的。庞大的建筑体系需要大量的岗位和职位,这种需求也将解决大量的专业人才就业。“十一五”期间,国家级开发区扩展到逾90个,几乎翻了 1 倍,在国家与各地区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长显著。但在此期间,该行业人才短缺现象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有相应的措施。

2

当前阶段,盱眙县建筑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先进地方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不足,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不能满足建筑业企业发展需求。二是科技含量少,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推广速度慢,行业装备水平不够高。三是建筑行业的增长方式仍是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方式,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施工现场劳务层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工比例较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推广力度不大,信息化水平低,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企业标准管理水平不高,建筑能耗总量大,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影响了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与其他地区建筑企业相比没有竞争优势。

并且,盱眙县地处苏北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才被稀释现象严重。大量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都更愿意到苏南、沿海发达城市找工作,这样也给盱眙本土建筑行业的人才市场增加了压力。

二、我校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具备的优势 (一)专业紧贴我盛不衰的支柱产业,办学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长盛不衰。建筑专业人才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 “金字塔”特征,一线操作岗位的专业应用人才占绝大多数。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适合中职教育层次,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员(助理)、资料员、 材料员等一线技术管理与操作人才,需求基数庞

3

大。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加上学校在县内建筑业中良好的办学声誉和专业办学特色,使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办学前景十分广阔。

(二)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力度大,职教特色鲜明。

学校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主动应对十多年来中职学生就业层次不断下降,生源素质急剧下滑的中等职业教育大环境的深刻变化,不遗余力地开展专业整体教学改革。

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

学校大力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2+1”模式进行创新,加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大了与社会的对接力度,可使学生较快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学生毕业即就业。

(四)雄厚的师资力量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由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组成的教师队伍。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专职教师的引进、培养、储备。建设了一批专业素质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 师资队伍,充分满足了该专业开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流的软硬件教学设施

学校总占地面积 400多亩,总建筑面积 26余万平方米,开设近90 个特色教育教学班,可同时容纳 5000 余名学生就读。全力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深

4

刻体会到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习教学相互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本专业学生还可以参与学校的后期工程建设,让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去体验,加大学生与社会的对接,更有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同时学校还为本专业学生配备了丰富的教学参考书目和计算机房等可满足该专业学生的使用。

(六)稳就业,强保障 (1)先进的就业模式

学校在重视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学校肩负着落实“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产教结合为一体 ”的示范办学重任,采取多渠道就业模式,学校先后与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全面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探索一条全方位、全过程以能力为本的“多证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可靠的、多选择的岗位群支持,保证100%就业。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后续服务机构,指导、落实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为学生的实习就业保驾护航。

(2)校企合作广泛深入,成效良好

面向行业的办学培训,使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形成了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积淀了坚实的校企合作基础。该专业与江苏省同创建筑有限公司、盱眙杰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淮安市华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员工培训、教师实践、学生实习、人才储备、信息交流、毕业生

5

就业的全面合作。另外,校企共同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小组”,企业全过程参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改革工作和课程教学实践。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体系 (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规格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毕业生到各类建筑公司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员(助理)、资料员、材料员等一线技术管理与操作等工作。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是: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建筑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施工技能,具备建筑工程测量、材料检验、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施工、钢结 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土建预决算、计算机绘图等方面的职业应用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路桥、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 人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储备。《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施工 技术》、《砌筑及钢筋实训》、《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施工组织与管 理》等专业课程都是每一个本专业学员所必修的,充分保证了学生们丰富的建筑理论知识。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也是制订本教学计划的核心。教学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分为三个部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分为五个部分:操作演示、训练、模拟、见习、实习。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的联系。

根据目前生源的素质、招生和就业的形势,我校针对当前的教学

6

计划进行改革,从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出发,适当拓宽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增加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适当考虑超前性。

在教学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以够用为限,实用为度。突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对于重点专业理论的课程,要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加强知识的应用教学。还要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认识实习、操作实习、毕业实习的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职业敏感,丰富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

学生在毕业前,学校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再出面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考试,拿到相应的本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敲门砖。

(三)、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行政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行政管理要为教学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教学过程管理为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在一方面教务处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另一方面学校教研组要随时根据市场的形势和变化调整教学计划。

另外,学校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制定促进教师再继续教育,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适应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着我们淮安地区乃至整个江苏省经济

7

不断地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将会需要大量适应建筑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已迫在眉睫,而且办学前景广阔。同时,我校社会知名度、美誉度较高,且学校办学实力强、软硬件设备齐全。针对办学标准,我校从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习实训校内外基地等方面均已具备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办学条件。

2015年3月2日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