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语交际的课堂“活”起来
作者:刘坤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年第08期
【摘要】口语交际是语文园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听话、说话能力的双向互动式动态语言实践活动。但在现实教学中,口语交际被教者和学者视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以突破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硬灌,学生被动完成“说”这一环节,口语交际的课堂如一潭死水。那么,怎样让口语交际的课堂“活”起来呢? 【关键词】口语交际 ; 课堂 ; “活”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17-01 一、因文设境,诱发欲望
1.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口语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方式,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大多直接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符合学生交际的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努力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真实、具体、生动、有趣。如教学《该怎么办》,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爸爸回来后责备他,还要打他。他该怎么做呢?教学中我先引入谈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委屈、误会等事情,你是如何处理的,能告诉老师和同学吗?”让学生自由交流后,及时给予鼓励,再进一步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从课堂加载到生活,在生活中交际,在交际中生活。
2.创设调动学生感官的教学情境。
低年级教材部分内容是指向景物的,在进行以景物为内容的口语交际时,应注意观察想象,因为生动的外景若少了学生自主形象感知内化,口语交际也只能苍白无力。在教学中要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情境,使学生耳闻目睹,口动、手动,由感生情,真正心动,在动中认识事物,在动中思考问题,在动中展开交际。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交际情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学时,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1)找春天。我将孩子们带出校园,看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闻花香,听鸟语……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对春天大自然的景物有了感性认识。(2)画春天。学生观察完春景后,将最喜爱的景物画下来。(3)议春天。a、师示范——春天在哪里?师展示自画的春景图,交流图中内容。b、小组议论——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以小组为单位,说说画的是什么?从哪儿可以看出“春天来了”?c、面向全体议春天:选取组内画得好、说得好的学生在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交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交流欲望,又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交际。 二、互动交际,培养能力
1.激活课堂气氛,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同时要激活课堂气氛,要让学生进行多渠道互动交际,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介绍小动物时,就给学生创造了多渠道交流的空间。(1)联系实际,生与家长交流。因为都是农村孩子,家里或多或少养了一些小动物。课前我让学生从动物的样子、爱好等方面观察小动物,并让他们把观察到的与家长说一说,让家长做点评或补充。因为家长对小动物甚是了解,所以经他们补充后的内容会更饱满,学生在班内交流时会信心百倍。(2)积累材料,生生交流。
a、通过与家长交流,学生已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我将对同一种小动物感兴趣的学生分在一组交流。b、选派小组长在班内总结交流,把每种小动物的样子、爱好、特点说得更全面些。c、鼓励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动物写下来,这样老师可以通过他们的写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而在于日积月累,经常训练。因此在课外,还应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如:学校开展的讲故事、演讲赛、师生课间交流等,都对训练学生的说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让口语交际的课堂“活”起来并非一件难事。只要老师用心准备,精心策划,激情调动,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欲望,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便会把一潭死水变“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