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育 从女权主义视角看《简爱》 回赵岩 内容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讲述了主人公坚持自己的人生信条,不论在生活 中,经济上,爱情上不断挑战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的故事,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塑造出了一个 具有多重性格的女性形象,她既自卑,又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追求自由平等。本文从简爱人生经历入手,从女权 主义视角分析其不断抗争的过程。 关键词:《简爱》女权主义抗争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以男权主 也耿耿于怀。她虽然在心底里认为 义为主导地位,在女性面前男性有 自己与别人不同,但是由于地位卑 绝对的权威,甚至主宰着女性的生 微,简爱时刻觉得也让自己无法与 命,把女性看成是男性的附属品, 上层社会的贵族平起平坐。 不允许有自己的思想。在当时的男 这些自卑使简爱开始把自己 性作家的文学作品里,女性多被塑 的灵魂寄托在对知识的渴望上,简 造成“天使”或者“魔鬼”。而夏洛 爱经常会独自一人在角落里读书, 蒂・勃朗特以《简爱》超越人们的固 就这样简爱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 有传统观念,塑造了有着强烈女权 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但就是这样 主义意识的女教师简爱这个人物, 简爱仍然在见到英格拉姆小姐时, 她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向很 还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由于英格 多传统礼俗提出了挑战,对自己的 拉姆小姐是那样的美丽,吸引了所 生活有着自己的想法,有追求自己 有人的目光,其中还包括她深爱的 理想的坚定信心。《简爱》是一部具 罗彻斯特。这更加重了简爱心底里 有自传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的自卑心理,甚至独自伤心。简爱 由于她代表了处于社会边缘、地位 为了不让别人看见自己伤心落泪, 低下的英国妇女,她坚强、具有反 甚至自己躲在帘子下面。这种本能 抗精神、追求平等的品格深深打动 的自我掩饰,从另一侧面反应了简 了每个读者。这完全了当时文 爱自卑的心理。 学作品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在整个 二.自尊自爱的简爱 小说中,简爱强烈的女性抗争意识 童年时的简爱由于父母双亡 贯穿始末,正是由于她坚持自己的 而被寄养在盖茨赫德庄园的舅舅 原则最终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家里,舅舅对简爱视如己出,可不 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为生活在男 就舅舅去世了,简爱也过上了被虐 权社会中的其他女性树立了榜样, 待的生活。舅母和表兄经常残酷地 为女性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 对待简爱,甚至连佣人都歧视她, 作用。 简爱过着没有尊严的日子。可是这 一.自卑的简爱 并没有简爱,甚至激发了她要 简爱在自己小的时候总是对 奋起反抗,为自己的尊严战斗的强 自己的外表不满意,认为自己不够 烈意识。面对表格约翰・里德的虐 美丽。甚至在舅母家受尽别人歧视 待,简爱痛斥到“你真是个恶毒的 和凌辱的时候,简爱认为如果自己 人,甚至像个刽子手一像虐待奴隶 再美丽点、乖巧点就不会不讨别人 的监工头一你简直是个罗马皇 的喜欢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 帝!”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一点 可以看出简爱在心底里就有着强 一滴铸就了简爱反抗的性格,为获 烈的自卑感。简爱不仅对自己的形 得尊严而战斗着。 象感到不满意,甚至对自己的出身 简爱在舅母家的反抗最后换 来的是被送到寄宿学校罗伍德,在 这里她过上了更加残酷的生活,老 师经常毒打学生,容克赫斯特先生 对学生就像奴隶一样,他命令女孩 子必须剪掉头发,当简爱由于摔坏 了凳子而被罚站时,他竟然当众骂 简爱是骗子,对简爱来说,这是何 等羞辱的事情,由天普小姐澄清罪 名后,简爱的心情才有所好转,得 到了同学的尊重和好评。简爱的好 朋友海伦是个顺从懦弱的女孩,有 一次她遭受老师鞭挞的惩罚,面对 好朋友受到别人的凌辱,简爱对她 说:“要是换做我,我会奋起反抗, 把她手里的皮鞭抢过来,当着她的 面折断!”在简爱看来,人与人之间 要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当别人践 踏你的自尊时,要奋起反抗,为自 己的尊严而战。正是由于简爱在学 校的悲惨生活经历,更加强化了简 爱为获得自尊而战斗的反抗意识, 发誓要早日离开这个地方。 在桑菲尔德,简爱面对自己深 爱的男人罗彻斯特主动追求自己 的幸福,然而当简爱得知罗彻斯特 有合法妻子的时候,内心开始了痛 苦的挣扎。这份情感应该何去何 从,最后简爱理智地选择离开,拒 绝以情人的身份呆在桑菲尔德,因 为这违背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后来当简爱再次回到桑菲尔德的 时候,一切都变了。罗彻斯特不再 是个健康的人了,甚至双目失明, 妻子也去世了,家也不复存在了, 变得一贫如洗。但是在这个时候, 简爱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接受了处 在卑微地位的罗彻斯特,用爱来呵 函回曰目 护自己的爱人。这时简爱已经不再 是个贫穷的地位卑微的人了,已经 成为了拥有大笔遗产的富家女,但 却不在乎罗彻斯特的贫穷。她是用 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个自尊 自爱、追求平等的人,一个听从自 己心灵召唤的人。 份工作来养活自己,简爱想依靠自 己生活,这样才能有人格上的尊 严。这一次简爱再一次证明了自己 是个经济、人格的女 性。 :塑 宣 与人之间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 上,认为人格尊严是至高无上的。 虽然在当时英国社会盛行着门当 户对,金钱婚姻等虚伪的世俗理 念,简爱仍然敢于表达自己的爱 意,这在当时以阶级地位划分的社 会中,家庭教师与贵族之间的爱情 最后简爱由于得到了一笔意 外的遗产而成为富家女,当她听说 三.自强自立的简爱 19世纪中期,英国妇女被剥夺 了基本的社会权利,单身妇女有权 利支配自己的财产与收入,一旦结 婚,已婚妇女连同自己的嫁妆都成 为男人的财产。 夏洛蒂・勃朗特主张女人要有 自己的财产,否则不会过上富足的 日子,也不会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大多数女人 被看做是男人的附属品,靠男人的 收入生活,而在《简爱》中,作者通 过对主人公简爱的塑造也呈现出 了一个追求经济,时刻维护尊 严,追求平等的女性的形象。 小说开篇就告诉读者简爱孑 身一人,没有父母的庇护,甚至身 无分文,生活上也受尽苦难,在舅 妈家受尽了歧视与不公,这种生活 使简爱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这时候 作为一个小女孩,简爱还没有能力 自己生活,但是我们可以体会 到她想逃离这种生活,可以说寻求 经济的想法慢慢在她的头脑 中生根发芽。后来简爱被送到了罗 伍德学校,在那里简爱慢慢地接触 了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朋友,开 阔了视野,简爱也开始学习知识和 文化,慢慢地,简爱不仅在精神上 强大起来,在经济上也了,通 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成绩优 异,被留在寄宿学校做老师,虽然 收入不多,只有一年十五磅的酬 劳,但终究可以自食其力,这正是 简爱开始经济的标志。 后来简爱自谋出路,用登广告 的方式寻求工作,做起了家庭教 师,虽然一年只有三十磅的年薪, 薪水微薄,有时也会受到别人的歧 视,但经济使她觉得就有了尊 严。后来在简爱生病期间,圣约翰 一家人出于好心想收留简爱,但是 简爱自强的性格不愿意白白接受 别人的帮助,就询问能否帮他找一 里德的太太在生命弥留之时想见 见自己的时候,简爱还是回到了那 个给她留下痛苦回忆的地方。正是 简爱的善良给了她这份意外的收 获,里德舅妈告诉简爱当年叔叔有 一份遗嘱,说是要把自己的遗产留 给简爱。这时简爱经济无忧,完全 成为了经济的女性。甚至就连 最后简爱和罗彻斯特在一起后,仍 然没有放弃工作,保持经济, 因为这样才能让简爱有安全感,有 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 四.追求自由平等的筒爱 在小说中简爱被塑造成了相 貌平平的女孩,虽然自己一无所 有,身份卑微,但在面对感情时跨 越了当时社会世俗的枷锁,与属于 上流社会的贵族罗彻斯特表达自 己的爱慕之情,在简爱看来婚姻要 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的自由婚姻, 要心灵和一,与地位、财富、外貌无 关。只要两个人精神上有共鸣,这 样的自由婚姻才是简爱所追求的, 这打破了当时英国传统的婚姻习 俗。面对表哥圣约翰的求婚,简爱 选择了拒绝。圣约翰是一个自私的 传教士,看到简爱有知识,认为和 简爱的结合对自己的传教事业有 好处,就想和简爱结婚,这样的婚 姻和真爱无关,违背了简爱追求自 由平等婚姻的人生信条,是简爱所 无法忍受的。 在婚姻的态度上,简爱认为必 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由于简爱 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有了不同于 常人的悲惨遭遇,这也就让简爱从 小就对自由、平等有着极大的渴 望。当简爱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彻斯 特,虽然他和自己地位悬殊,但简 爱仍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 因为简爱深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 等的。简爱并不是看到他的财富, 而是由于他的坚强,深沉的个性深 深地吸引着简爱,她坚定的认为人 是不符合当时社会正常的婚姻礼 教的。 当简爱误以为罗彻斯特既要 娶英格拉姆小姐,又要把自己留在 身边的时候,简爱追求自由平等的 意识立刻被点燃,向罗彻斯特喊 道:“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身 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错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灵魂, 和你一样的一颗心!”简爱认为,女 人和男人是平等的,不是男人的附 属品。“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精神是 平等的” 《简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具 有多重性格的女性形象,她从儿时 悲惨的生活中没有放弃自己,而是 努力学习知识最后成为了家庭教 师。她虽然自卑,但又自强自立,并 且敢于和命运抗争,敢于向男权主 义社会提出挑战,简爱的内在美让 我们体会到了她是一个丰富情感、 有人格的成熟女性,正是她的 这种性格最后让自己活得了完美 的爱情,寻找到了幸福。时至今日, 仍然为读者们所喜爱。《简爱》所表 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意识对当今社 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女人应该有 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事业, 这样才能在经济上起来,不做 男人的附属品,在追求爱情上要以 精神平等为基础,心灵和一,不晨 高低贵贱、这样才真正活出自己的 人生价值,找到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英)著:盛世教育 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译.《筒・爱》.上海:上 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版。 [2]邹志红:《对<简爱>中女性意识 主题的诠释》,《镇江高专学报》,2008.04。 [3]路甬祥:《简爱的性格分析》,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 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