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

者 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刑法 B.交通法 C.劳动法 D.宪法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道德

3.2014年11月1日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九;12月2日 B.十二;12月4日 C.十六;12月6日

4.2016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 )。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中国

B.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C.学宪法,讲宪法

5.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宪法没有法律效力

C.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D.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

1.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 )。

2.( )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宪法是我们行动的( )。

4.《(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5.2017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学习贯彻党的( ),维护宪法权威。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个别追究。( )

2.管仲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管子》是他及其学派的著作总集。( )

3.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 ( )

4.在社会生活中,约束调整人们的行为要完全依靠法律。 ( )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并于1958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牵线搭桥。(请把下面的情景与对应的法律连起来)

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开学典礼上校长带领师生肃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王叔叔和刘阿姨谈恋爱,准备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 1.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2.列举近几年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近五年)

3.为了宣传宪法,班级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黑板报的策划者,请你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四个板报栏目。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 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

1.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评选为乡人大代表。 ①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 ②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④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八.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说出以下环境当中所涉及的法律。

(1)厂里: (2)道路上: (3)超市内: (4)学校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B 二.填空题 1.法律;合法权益 2.法律援助 3.宪法;根本依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十九大精神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宪法宣誓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2.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

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9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宪法知识知多少、名人名言、宪法颁布历程、学法用法等。 六.辨析题

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七.材料题

1.①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的义务。③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④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八.综合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