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红旗颂》主题片段赏析 教师单位 知识点来源 杨XX 南韩村镇第一中学 学科:音乐 年级: 七年级 《红旗颂》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欣赏课,课时共一课时。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描写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雄伟庄严的情景。《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在心中孕育了十多年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有引子、第一部分(主题)、连接段落、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第三部分(主题再现部分)和尾声组成。 乐曲开始是引子,嘹亮的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号角音调,嘹亮的小号声伴以长笛、短笛、双簧管吹奏出明丽的颤音,小提琴则以滚动的平行七和弦音型为之衬托,展现出彩霞满天、红旗如海、人群如潮的壮丽图景。 国歌音调经圆号反复显得格外庄严,接着大号及低音弦乐器奏出国歌首句的音调,引出了以弦乐器在C大调上演奏的红旗主题,这是深情无限的赞美,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富有歌唱性。 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随下,给人带来绚丽明澈、生气盎然的感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在眼前呈现,巨人般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耳边回响。“红旗”主题提高一个大二度又一次响起。音乐更为激越高扬,人们的热情也随之奔腾激荡。 乐曲的中部(展开部)抒情的颂歌主题仍保持相同的旋律,但通过速度的加快,附点音符的插入,变成了一首豪壮、铿锵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们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一往无前大雄壮步伐。进行曲主题再次出现后,乐曲进入再现部。 第三部分是主题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时刻,尽情歌颂的情绪。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的学生到七年级才开始正式的走进音乐课堂,真正的接触音乐。他们的第一堂音乐课,我便从音的认识开始入手,之后是节奏,模唱,到乐谱的视唱能力培养,逐渐到音乐情绪的体会与处理。所以这节课欣赏乐曲《红旗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不能从专业的乐段、乐句分析下手。针对这一问题,我经过了细致的思考,有了这次课的设计思路。
这节课程,我的灵感来源于“听乐赏画”四个字。 我们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是介绍音乐背景,让学生反复聆听,之后是乐段调式的分析、乐器的认知等。这些相对于我们农村零音乐基础的学生们来说,有些困难,枯燥乏味,甚至会使部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产生反感的情绪。当我看到“听乐赏画”四个字后,细细琢磨了一下,想到何不将美术课真的搬到我的音乐欣赏课上呢?两大艺术相结合,会不会让学生有很大的新鲜感,继而去认真的欣赏一首乐曲呢? 这节课程,我的思路为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来描绘音乐 2.引导学生用绘画中的要素——色彩来描绘音乐; 3.同学生一起总结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进行绘画?跟学生一起讨论所听乐曲该用怎样的色彩来描绘。 4.总结。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到的教学法有: 1.讲授法,让学生了解乐曲《红旗颂》的背景,作者,及乐曲的创作目的; 2.欣赏法,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发现法,引导学生使用发现法,发现乐曲的特点,靠自己的想像和对乐曲的理解,将乐曲描绘到纸张上。 4.演示法,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形式的音乐。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乐曲的旋律线、音量、力度等要素的变化。 5.讨论法。跟学生一起讨论第二个音乐片段应该用怎样的色彩来表示,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踊跃创新,真正用心去感受乐曲的情绪色彩。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 内 容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体验在欣赏乐曲的同时涂写音乐情绪色彩,进而理解作品内涵。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 2.欣赏乐曲《红旗颂》主题旋律,使学生听辨出主题音调的不同速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绘画中的要素来描绘音乐,让学生走进音乐,欣赏音乐,理解音乐。 感受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理解作品内涵。 【难点】 音乐与美术的相互融合。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发现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谁能说出绘画的要素都有什么? 二、描绘音乐 1、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来描绘音乐 师:我们在美术课上都会画一些静物或风景,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下面我们就试试用绘画来表现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 教师播放音乐《红旗颂》两个音乐片段。 请学生思考这两个音乐片段分别能用什么样的线条来描绘,为什么? 2.用绘画中的要素——色彩来描绘音乐 播放第三片段 ,请学生用心体会旋律,将自己对这段旋律的感受用一种色彩描绘出来。 3. 总结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进行绘画?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根据音乐中的那些因素来进行绘画的,这些因素分别是什么,它们对乐曲的影响是怎样的? 三、教师小结 教师总结音乐与绘画的相辅相成。 四、布置作业,课堂结束。 在进行《红旗颂》主题音乐欣赏微课设计时,我将主题音乐听赏了几十次,反反复复地聆听、比较,设计焦点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呈现微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我们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特点,注重对音乐的聆听、思考、表现等。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很强的专业技术,但很贴近我们的学生,学生课堂兴趣浓厚。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尽可能地想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尽量做到语言幽默,态度和蔼,方法多样,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课件的设计也属于重要环节,本节课涉及的知识要点和素材尽可能的组织进课件,学生问的问题,课件中都要反映出来,灵活切换,应对自如。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