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高芳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7期
摘 要:创新思维是非逻辑性思维的一种,其是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锻炼出的一种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本文接下来将重点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 培养
众所周知,相较于语文、英语等学科而言,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因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在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时候,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而随着素质教育、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及学校已经愈发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数学教师们应当将小学数学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出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莽卡满族中心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为事例,具体谈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措施。 一、开展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活动
教师在开展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活动时,应当要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个性发展为基础,让学生得以在充满乐趣的训练活动中,扩展自身的思维空间,提升思维创造力。一般而言,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观察与比较环节。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全面观察事物的基本属性、外在特征后,将其进行比较再进而得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可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列出来,引导学生将新问题与旧有知识联系起来,展开观察与比较,其次再将更为抽象但是却又同等道理的问题进行观察与比较,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分析与判断环节。这需要教师在旁引导学生独自观察、分析、以及判断事物,之后将较为复杂的事物通过理性思维的方式着手,将其梳理成具有直观性、规律性的问题[1]。如此一来,便可以将问题简单化,以便于学生今后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第三,猜想和验证环节。在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是有较多的实验型知识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猜想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并在活动结束后总结出数学结论。“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活动,可以令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将其思维与创造空间拓展开来。 二、开展数学智力游戏学习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除了开展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活动外,教师亦可积极开展智力型游戏学习活动,这是因为小学生多处于7-12岁的年龄阶段,在此阶段的学生富有想象力、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将智力活动与小学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令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与思维能力皆有所提升。通常情况下,智力型游戏活动可以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应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这种学习心态,在思维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最常见的经典智力游戏有:独立钻石、3D拼图、24点游戏、立体魔方、七巧板[2]等,这些智力游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因此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去。比如说:在教授小学生四则运算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将24点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将分到的四个数字用加减乘除的方式,把它们计算到“24”这个目标数字。而这时候的答案计算方式是不唯一的,假设有学生抽到“7、8、5.4”这四个数字时,在经过思考与验证后,可以通过(7-5)×(8+4)=24.(7-4)×8=24.4×(5+8-7)= 24等算法得出答案,而这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让学生在智力游戏中巩固运算符号,可以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思维与想象力发散出去,继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目标,促进孩子们数学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采用质疑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在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充满良好学习氛围的环境的同时,亦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如质疑学习教学法:教师可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在进行充足时间的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质疑之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问题引发法来展开数学教学,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大胆质疑,令询问与质疑成为学生的学习权利。比如说,在讲到《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在上课之处便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有感觉到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吗?”,在此时,学生便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亦或是在窃窃私语:怎么测量角的大小呢?而教师在听到这些问题时,便可鼓励学生对此问题展开探索。由于个体是具有差异性的[3],因而学生们在学习接受力与生活习惯上皆有所不同,所以为了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热情,教师可将自己与学生的角色互换过来,鼓励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出问题,亦要学会解决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让学生探索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给与学生充足的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新的火花,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小学生在置身愉悦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亦能真正体会到好学、多问的乐趣所在,在质疑中产生新的认知模式、学习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符合数学科目严谨性、逻辑性强的学科特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要尽可能地开展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活动,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与判断、以及猜想和验证的方式,全方面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且将授课内容与智力型游戏连接起来,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中去,让学生在质疑与询问中获得新的知识,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奚红霞.新时期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 [2]曹敏.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2).
[3]崔荣丽.数学课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