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
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表1资料,回答1-3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1.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苏、川、陇、黑 B. 川、黑、苏、陇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两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河流水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2009年9月14日在海南文昌市动工建设,预计将于201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东经110度、北纬19度。结合地图,回答4-5题。
4.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②地广人稀,有利于卫星的回收③海运便利,便于大型火箭运输 ④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A. 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5.该日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文昌的A.南偏东 B.南偏西 C.
①③
北偏东 D. 北偏西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6-8题。
6.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A.水能、石油 B.土地、森林 C.水能、森林 D.水能、矿产
8.东北地区平原广阔无垠,一首诗歌曾 写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它们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右图为我国新建的铁路运输线,读图完成9-10题。 9.该铁路的起止点是
A.焦作—日照 B.宝鸡—中卫 C.大同—秦皇岛 D.神木—黄骅港 10.该铁路穿越的最大地形障碍位于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右图为1200E经线的一段,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经线经过
①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 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③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④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⑤ 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12. 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 平原面积广大 B. 季风气候显著 C.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 D. 内河运输发达
下图为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读图回答13-
15题。
13.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14.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 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A.里海沿岸 B.巴尔喀什湖附近 C.额尔齐斯河沿岸 D.北部丘陵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6-17题。
16.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7.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资金来源充足 B.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 D.科学技术先进
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飞机从A城市沿最短航线飞往B城市,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 A.先东北后东南 B.先西北后西南 C.正东 D.正西
19.C、D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②热量充足 ③工业基础好 ④地广人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某运河图,回答20--21题.
20.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21.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D.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从地形上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
23.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相对高差可能在: A.60~80米 B.100~800米 C.1000~1300米 D.1800~2000米 24.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A.a B.b C.c D.d
下面的甲图椭圆为地平圈,P点为观察者位置。①②③点分别表示P点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太阳每年巡天一周的运动路径图。读图完成25~27题
25.当观察者发现正午太阳位于②处时,世界时为4时16分。P点的经纬度是 A.116°E,39°N B.120°E,51°N C.120°E,39°N D.116°E,5126.当观察者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把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放在屋顶)与水平屋顶的夹角调到一年中最大时,太阳所处位置最可能是甲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天顶
27.当太阳位于甲图中①时,大致相当于图乙中的 A.A点附近 B.B点附近 C.C点附近 D.D点附近
假设右图表示某纬线圈,A、B、C为该纬线圈上的三点,其中AB弧为昼弧,ACB回答28-30题。
28.右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A.2时 B.5时 C.8时 D.10时
N
°为夜弧,
29.在图示时刻,假设B点的经度为30°E,则全球新、旧 两天的范围之比是
A.1:1 B.2:1 C.3:1 D.4:1 30.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①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②北极地区冰面缩小③澳大利亚正值小麦的收割季节 ④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根据经纬度、等高线的分布、比例尺等,判断图中A、B两地的地形区名称: A是 ,B是 。(2分)
(2)上图所示A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二者的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4分)
(3)试说明C地区农作物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2. 读我国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及三江并流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分布的范围:(2)图示区域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目前,交通运输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分析A、C两个地区的地形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
(3)图示的Ⅰ、Ⅱ、Ⅲ三大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研究机构和学者专家率先提出了该流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你认为该流域经济有哪些项目可供开发?(至少写两项)(
A、_______B、______ 4分) (填序号),3分) (2分)
。
33.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起了很大作用。下图是以莱茵河为主干的西欧航道网图。
材料二 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1)说明甲、乙两河的航运效益差异,并简述差异产生的原因。 (5分)
(2)通过甲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 ,因此该工业区综合整治中,在工业布局调整方面可采取什么措施?(3分)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3分)
34.下图分别是某国(地区)沿经线或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 ①所在国著名工
业区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什么?(2
(2) ②所在国中部地形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 ③所在国最主要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对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 简述④所在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3分) 3分) 2分) 分)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综合题: 4小题,共40分 31.(10分)
(1)塔里木盆地 天山山地(2分)
(2)类型:A地区属于温带沙漠,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2分)
成因:A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2分)
(3)①夏季气温高;②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③昼夜温差大;④稳定的灌溉水源。(4分) 32.(9分)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