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 明建设,改善XX区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 发展,根据中央、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有关 文件精神及中卫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结合 XX区农业工作实际,特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高效化以及农业 生产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以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 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手段,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循环、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效机 制,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和农业绿色发展, 加快现代生态循环 农业建设。
二、 目标任务
20XX年,XX区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 农药转化利用率均达到38%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规模化养殖 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0%以上;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秸秆利用率达到83%以上。
到20XX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XX区 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农药转化利用率均 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 100%畜禽粪污资 源化率达
到9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100%残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 85%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 实施主要农作物化肥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一是巩固和完善测土配方基础工作,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 粮油作物、硒砂瓜、设施蔬菜、林果为重点,以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 化农业服务组织为平台,推进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实现 化肥减量增效,20XX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5万亩。二是依 托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水溶肥、 生物肥等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法,采用叶面喷施、沟渠施肥等方式, 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20XX年推广水肥一体化施 肥技术面积3万亩。三是大力实施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按照“一 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 肥,推广“规模化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的运肥模式,支持农民积 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同时,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 业化农化服务组织建立粮食及蔬菜作物绿色标准示范园 ,通过自治区 有机肥定额补贴行动,鼓励商品有机肥生产,提升有机肥施用技术与 配套设施水平、标准化生产与耕地质量水平, 肥替代化肥种植面积3万亩。
(二) 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 长。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 通过“一构建,三推进”,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一是构建病虫监 测
20XX年推广商品有机
预警体系。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建立田间监测网点,健全病虫 监测体系,配备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 仪等现代监测工具,提升装备水平;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监控系 统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农作物 病虫发生趋势。二是推进科学用药。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 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 正确选购农药、精准科学用药。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规定,引导 XX区内农药销售网点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淘汰 咼毒咼残留农药。科学米用种子、种苗、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 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 增效,提高防治效果。围绕 XX区粮食、设施蔬菜、硒砂瓜及特色经 果林等主导产业,抓住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 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多旋翼无人机、风送式喷雾器等现代植保机 械,采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 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年内 XX区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1 个,通过示范带动,各乡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
25
万亩以上,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三是推进绿色防控。重点选择北方 设施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
“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
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 创响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以种植大户、农民 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农民科学应用绿色防 控技术。大力开展清洁化生产,继续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处 理项目,减
轻农药面源污染、净化乡村环境。四是推进统防统治。充 分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扶持引 导作用,装备现代植保机械,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 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为重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逐步实现 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
(三)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 治。一是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遵循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科学制 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合理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品种、规模、总量。 按照《XX区畜禽禁(限)养区划定方案》要求,进一步核实禁养区 内确需关闭搬迁养殖场,并逐步予以搬迁。二是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 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全面落实养殖企业(户)的主体责任,按照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畜禽养殖场户(小区)、专业合作社要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条例》等法律法规。 对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必须配套建设粪污 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并通过环评验收。对现有畜禽规模化养殖场 (小区)要根据污染防治需要,加快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 设施。到20XX年底,XX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 达到90%以上。三是全力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大 型有机肥加工企业、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配套。到
20XX
年底,XX区计划完成辖区内30家奶牛场污水沉淀氧化池、堆粪场等 设施设备配套,4个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2家肉牛场 堆粪场建
设,100个生猪养殖户30立方集污罐建设,200个养鸡场(户) 防渗漏临时储粪场建设;完成3家规模大于5万只的大型规模化鸡场 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完成宣和、永康4个鸡粪有机肥加工厂改 造提升。四是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 持续推进畜禽规模场标准 化示范创建,支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 规模养殖。组装配套自动喂料、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推行精准化 管理,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 技术,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降低养殖 业污染物排放,大力推进物联网+现代畜牧业发展, 加强养殖全过程 监控,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五是推进绿色畜牧业发展, 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 做好兽用药物包装物回收,防 止过量使用,促进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充 分发挥病死动物掩埋场的作用,探索病死动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严禁 病死动物随意乱抛,减轻源头污染。
(四)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农用残膜污染治理。 一是坚持以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结合的原则,规范农资销售市场, 大力推广使用厚度为0.012毫米以上、耐候期大于6个月、抗拉强度 性能好的地膜,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地膜,提高覆膜标准和质量,降低 农用残膜回收难度。二是通过项目扶持,鼓励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乡镇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
废
品回收箱和废弃物分拣点,通过以旧换新、以物换物等方式全年开展 农用残膜回收,同时,鼓励残膜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 艺,提高生产效益,确保加工企业的加工承载能力满足辖区回收网点 残膜回
收量。三是开展地膜残留面源定位监测工作, 实时掌握地膜残 留状况,科学评价覆膜年限、覆膜方式等对农田污染影响,有效促进 残膜回收,推动残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有效治理农业 污染,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五) 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一是全力实施好国家粮改饲项目,依托养殖企业,开展订单生产,全 面推广玉米青贮和秸秆压块打捆等实用技术,切实提高秸秆饲料化利 用率。二是通过争取中央、自治区项目扶持,鼓励农业综合服务站、 农机作业服务公司购买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稻麦联合收割机、玉米 联合收获机等大型机械,开展农作物秸秆打包处理、深翻还田等作业, 继续加大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力度, 促进秸秆肥料化利用。三是 加快推进XX阜康生物天然气项目、沐沙有机肥加工项目、万齐菌菇 生产项目建设,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活化及制作有机肥技术,推进秸 秆燃料化、基料化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四是开展常态化巡查, 建立秸秆垃圾禁烧长效机制。由 XX区委、政府督察室联合区农牧林 业科技局、建设交通局、环保局、工信局等部门成立秸秆禁烧联合督 察小组,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开展秸秆禁烧常 态化巡查,做到有火必禁、有烟必查,有灰必究。
(六) 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按照“提产能、调结 构、转方式、增效益”的思路,正确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推 广高效节水种植技术。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 间歇灌溉和管灌等技术示范,通过争取项目扶持等措施进行大面积推 广应
用。地下水易受污染区域要引导农户种植需肥量小的农作物, 使
用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控,减轻农业生产对地下水的影响, 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水资源污染。加大土地流转和集约化、 规模化经营力度,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控制水稻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四、职责分工
区委宣传部:负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曝光工 作迟缓等行为。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开栏、宣传条幅等方式对水 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长期宣传,深入发动,营造污染治理氛围, 确保做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区委、政府督查室:会同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 综合利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区农牧林业科技局: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积极争取项目 支撑,加强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废弃物、农用残膜、畜禽粪污等多 种形式利用项目建设,完善收集贮运利用服务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做 好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督查考核工作。
区建设交通局:负责各乡镇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确保社区、 镇村各类垃圾及时清理,并做好行政执法检查及行政处罚等工作。
区财政局: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给予资金扶持, 并负责资金 的拨付、管理工作。
区水务局:负责权限范围内湖泊、河道、水库沟道、城市饮用水 水源地和湿地水域及两岸的水质污染源的巡查、管理。
区环保局:负责XX区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和大气、土壤等环境 监测及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生态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 牵头协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等环保相关工 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 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对镇、 村干部的考核内容,负责巡查监 督、污染核查等工作。按照“网格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 到人”的原则,全面推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形成部门检查、乡 镇监管、村居落实的三级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推进监管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管全覆盖。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 开展,成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牧林业科技局、环保局主 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区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财政局、 水务局、环保局、建设交通局、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及区农牧林业科技 局、环保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牧林业科技局,由农牧林业科技局 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组织、 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落实。各成员单位是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工作的责任主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重点业务工作, 同 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 加大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区农牧林 业
科技局牵头,区财政局、各乡镇配合,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 术的推广、废弃农药包装物、农用地膜回收利用及畜禽粪污综合处理 与利用。一是结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实
施,鼓励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引大型农业机械,支持 农民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继续加大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力度, 促 进秸秆肥料化利用。二是调整品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 大青贮玉米,适当发展鲜食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 增加牲畜青贮秸秆 饲料来源,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三是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及农作 物秸秆利用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活化及制作有 机肥技术,推进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四是结合自治区农业面 源污染防治项目实施,继续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 进一 步建立政府引导、农药经营者回收、资质企业处理、农业生产主体广 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健全回收、运输、处理体系,实现农药包装废弃 物有效回收处理。五是加强农用残膜回收力度,结合春耕、秋收,重 点在硒砂瓜、玉米种植区域开展残膜污染专项整治和回收利用工作, 健全残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确保农田和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 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一 是由区财政局安排农业面源污染专项资金,拨付各乡镇专项工作经 费,主要用于清理辖区内水域、荒地、沟渠中的杂草、作物秸秆,捡
拾、归集道路两侧残膜、废弃农药包装物等,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宣传、巡查、督查等工作,全面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发生隐患。二是鼓 励农机作业公司或农业综合服务站开展农作物秸秆粉碎、 深翻还田等 农业机
械作业,开展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作业和玉米秸秆机 械化捡拾打捆综合利用的单位由财政给予一定项目资金扶持,
对不开
展作业的农机作业公司或农业综合服务站,取消其农机购置补贴和农 业综合服务站评星定级资格。三是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 龙头企业等新型经主体,在其流转的土地上发现焚烧秸秆、残膜、废 弃农药包装物等现象,列入农业项目 政策补助。
(四) 开展常态化巡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一是 XX区秸秆禁烧督查小组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常态化巡查,对焚烧 秸秆、残膜及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等污染环境行为,按照“谁烧罚谁、 谁排处理谁”的原则依法查处,对出现焚烧现象的,发现一起,通报 —起,并处相应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二是建立工作问责机制。对工 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加大惩罚力度,并进行问责处理,提升开 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确保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 效。
(五) 加强信息报送,规范档案资料管理。各成员单位要落实专 人,做好相关工作的台账管理和调度工作(进展情况报表、档案资料 收集整理和工作总结)。每月20日前,向XX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黑名单”,不享受评星定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