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礼仪文化
(南川西路中学 李婷)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保留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礼仪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选入中学教材中的古诗文反映传统礼仪的篇目很多,而且涉及礼仪的面也很广。所以,在中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不但能将文明礼仪教育常态化,而且也是古诗文教学担负文化教育责任的重要价值体现。根据传统文明礼仪的形式以及
在教材中呈现方式的不同,古诗文教学在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
一、直接讲解
教材中有些涉及文化礼仪的内容,因为时代久远,流传下来已不多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会有不小的隔膜,所以阅读起来会有一些障碍。这就需要教师直截了当做一阐释。例如,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不少学生对文中提到的“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一无所知。这时,教师可以在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后,为学生做详细讲解:“《后汉书·礼仪志上》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也就是说,‘上巳’这天,人们要相携往水边焚香沐浴,以祓除不祥,这就是‘修禊’。修禊祭祀仪式后,进行曲水流觞的活动,尤为文人所喜爱。流觞,也称‘流 杯’,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流下,停在何处,则其人取而饮其酒。”这样,学生一方面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礼仪,另一方面也体会了文本中传达的那种魏晋雅士文人的流风遗韵。
二、结合文本
古诗文中的很多篇章与传统文明礼仪的内容血肉相不可分割。这时候,教师只须结合文本,适当点拨,就能水到渠成,让学生心领神会。《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的名篇,李密想辞谢晋武帝的再三征召,在封建社会里,辞诏的话可不是那么好说的,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招致杀身大祸。为此他找到了一个响当当的政治依据,这就是晋武帝自己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在这里,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孝悌”这一传统文化礼仪: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再结合文本看,李密在结构全篇时,就是紧紧扣住了一个“孝”字,将他对祖母的深情,祖母病情加重,使他进退两难、狼狈不堪的情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以致晋武帝不仅没有对李密的“辞不赴诏”表示不满,而且还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甚至赏赐他两个奴婢,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送饭。
传统文明礼仪的讲解与文本紧密相连,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研习文本和渗透礼仪的双重目的。
三、当堂演示
传统文明礼仪从交际的角度看是传统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方式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现场感。教学中,择机演示一些传统礼仪规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可强化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记忆了解。教学《史记·项羽本纪》,其中对座次的介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文中写道:“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座。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由此可见,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身份地位应该是相同的,但项羽却把自己置于尊位,而把客人置于卑位,这不但反映了刘、项的矛 盾,
更表现了项羽的惟我独尊的思想性格。此时,请学生分别以古代常规的座次礼仪和项羽
鸿门宴的待客座次分别演示,让传统的礼仪形式和项羽的人物特点,在演习的举手投足间表现得形神兼备。
四、归纳比较
除了针对某一篇章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之外,我们还可以跳出文本的局限,从“面”上加以整理,并进行横向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教师可以将古人宾主见面的常用礼节加以归纳:“拱”是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长揖”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顿首”是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然后让学生搜集整理关于古人分别时的常见礼仪:1 . 饮酒作别,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音乐作别,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3.折柳相送。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设帐饯行。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教师与学生的归纳互动,对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明礼仪的兴趣,锻炼
举一反三的能力,大有裨益。
三年级学困生转化计划
每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他们构成了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新学期开学了,为了不让一位学
生掉队,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现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 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4人,根据上学年的教学和了解,班级学困生还是有不少。根据对他们的观察得知:这几位学生在以本班集体为样本团体参照下,显得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良,加之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家教方面可以说是属于放任自流型,有的学生还会撒谎欺
骗老师和家长等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其总是落后于整个班集体。
二、 具体措施
1、建立典型学困生个人档案
想方设法,尽快收集学困生的有关信息,建立典型学困生个人档案,对症下药找出相应
的转化策略,制订个性化的标准方案,使转化措施更有针对性。
2、师生沟通,直接点击学生心灵层面与学困生的心灵空间构建爱的驿站,让学困生的
心灵马车可以随时停靠。与优生比,要更加尊重学困生的人格,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
们。多激励、少指责批评,更不能以朽木不可雕之类的言词挖苦他们,以免加重对立情绪。
3、营造关爱氛围,巧妙帮助学生脱困
对这些暂时在我心中定位为学困生的,不管是上课和下课,尽量做到:目光多关注,机会多给予,鼓励多用心,纪律多重复,奖励多偏心,谈心高频率等,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
行补习,对这些学困生的作业尽量面批。
4、家校合力,共同促进。
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做的是通过谈话,让这些家长知道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有不可推卸
的义务责任,并用乐观向上和真情赏识的心态,激发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望。
5、持之以恒,巩固习惯
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他们一定会出现多次反复。所以我必须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补差工
作中,持之以恒,巩固习惯,力争使我班的学困生告别落后,走向成功。
古诗文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她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结合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系列活动,意在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海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品味;扩大学生语文知识面,积累古代诗文材
料,为进一步鉴赏古代诗文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
二、具体工作:
1、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
文的方法。利用课前2分钟诵读古诗文,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
2、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用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等形式来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3、高年级利用校本研修研究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
故事等,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4、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古诗文学习积累的主题系列活
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资源和帮助。
5、为取得广大家长的支持,激发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古诗文诵读活动,一学期下来,学
校将组织一次古诗文“背诵古诗文”比赛,并对各班背诵情况进行评比,并颁奖。
三、学习方法:
1、各班在学校划定范围内自由选读选背;
2、利用早自习或其它时间自由诵读;
3、观看或收听专家诵读指导视频资料;
4、老师适当作些赏析辅导,以便诵读;
5、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诵读或默写比赛。
四、选取材料:《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五、诵读大致时间安排
每节上课前2分钟各班必背。每周的诵读课,低年级讲解背诵古诗三首;中年级每周
四首,高年级每周五首,共18周,共计90首。
三年级优等生辅导计划
优等生学习比较积极,上课专心听讲,能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措施办法:
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3、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4.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5.严格要求。
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 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
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养。
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
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7.平等相待。
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8、教师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要完成一本课外书习题。
文明礼仪教学计划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礼仪教育,讲文明、重礼仪、守秩序、和善待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黄家沟小学为促进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修养,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了配合学校工作,
我班特制定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二、具体措施
1、创设文明礼仪良好环境氛围。
根据每月工作重点布置有关的文明礼仪黑板报。
2、寓规范训练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在常规教育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平时仪表、言语为切入点,通过强化训练,把《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
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从而提高。
3、寓规范训练于各领域教学之中
在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教材切合实际地把《规范》细则渗透到教学中去。并根据文明礼仪教育的需要,创编文明礼仪教育的教材,使学生在开无
意识的学习中强化记忆,受到教育。
4、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
使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5、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
通过家长会和平时与家长的交流,要家长了解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
并积极配合教师,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篇三:我的礼仪世界
我的文明礼仪世界
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2014级网工王忠庆
进入了大学,进入了花旗这个美丽的校园,进入了文明礼仪的讲堂,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在课堂上,在金正恩老师的教诲下,我明白了这个社会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之时,我们已经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仪的渲染。我们此时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这18年间逐渐被周围环境渲染出来的。一句问候,是亲朋好友之间的关怀,是种礼节,更是一种礼仪;一句抱歉,是表达歉意最好的礼仪;出门时的一声招呼,是给予父母的尊敬,这是一种礼仪??我们不经意的言行,都是文明礼仪的体现,它伴随我们长大,伴随我们和同学门相处,伴随我们学习、生活、工作,在生活涓涓细流中洗涤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个人道德品德得到提升。
文明礼仪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是在不经意之间形成的。
首先,我们谈一谈生活方面。撇开那些古时候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我们只研究下当代我们身边的文明礼仪。有人说:遇见一个人,评价他不可以只通过他的外貌,但是对于了解一个陌生人来讲,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有多重要这个事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每一天的日常
穿着也是一种文明礼仪。这种文明礼仪给予的不仅仅是对于对方的尊
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尊重自己,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与解放自己,甚至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我更加优雅,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好的走入人们的心中。然而光靠外表的文明礼仪是不够的,我们的吃喝同时也是折射出我们个人素质的关键点。中国的餐桌文化是享誉全球的,固然酒席礼仪是重中之重,敬酒、接酒,加菜、接菜??都孕育在文明礼仪的世界中。文明礼仪的世界在生活方面好像是氧气一样,我们刻意去寻求它,是找不到的,因为文明是抽象的,是无声无息的,但是它又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犹如氧气,缺少了它,人就完全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就难以得到别人的尊敬、社会的认可。生活方面的礼仪,折射的是情商的高低,文明后面的一言一行,是内心情感的充分表达,是一个人真善美的流露,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涵养的展现。
其次,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文明礼仪渗透之处当然不仅仅是生活,更加
值得一提的便是学习方面了。
学习?学习方面也有文明礼仪?
有些同学不禁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学习方面还有文明礼仪?当然!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我们个人之上的提升,更是我们文明礼仪培养与实践的基地。首当其冲的便是知识与读
者之间的文明礼仪,作为读者,我们是否怀
揣着尊敬的心态去接受他们,我们是否携着一颗如对待人一样的情感去迎接课本上面的
知识,我们是否会对课本里面的定理、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解释去诠释下,给予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尊敬?还是一味地填鸭式地吸收实行灌溉式教学?知识,也好像有生命力的灵魂,需要我们给它尊敬,让我们的礼仪走入知识的殿堂,开着文明的列车,奔向未来的光明之路。另外,说道学习上面的文明礼仪,必定要说下师生之间的礼节了。当代大学生因为可能由于已经变为成年人的缘故,越来越丧失对于教师们的尊敬,有小学时候的“老师是神”开始转变到了“老师是什么”的悲哀境况。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在当今是需要加强的。学习上面的文明礼仪将带给学生通往智慧圣地门票,理性的思考,合理地运用我
们的礼仪涵养,正确地吸收与排斥,这是对待知识应有的文明态度。
最后,我不得不提的是文明礼仪在日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能力培养好,以便日后的工作得心应手。
第一单元 礼仪篇
辨孝章第三(孝)
【原文】
真君曰:吾今阐教,以示大众。亲存不养,亲殁①不葬,亲祚②不延。无故溺女,无故杀儿。父母客亡,骸骨不收,为大不孝。养亲口体,未足为孝;养亲心志,方为至孝。生不能养,殁虽尽孝,未足为孝;生既能养,殁亦尽孝,方为至孝。生我之母,我固当孝;后母庶母③,我亦当孝。母或过黜,母或载④嫁,生我劳苦,亦不可负。生而孤苦,恩育父母,且不可忘,何况生我。同母兄弟,我固当爱;前母⑤兄弟,我亦当爱。同气⑥姊妹,我固当和,连枝妯娌⑦,我亦当和。我生之子,我固当恃;前室⑧遗子,我亦当恃。众善家修,无
不孝推。如是尽孝,始克为孝。始知百行,惟孝为源。
【注释】
①殁(mò):寿终;死亡。
②祚(zuò):福。
③庶母:父之妾称为庶母。
④载:再;重。
⑤前母:继室所生的子女对父亲前妻的称呼。
⑥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⑦妯娌(zhóu lǐ):兄弟们的妻子的合称。
⑧前室:前妻。
【译文】
真君说:我今天阐明教法,以告知众人。父母在世时,不对其赡养;父母去世后,不将其安葬,父母的福泽就不会延长。无故溺死女婴,无故杀死儿子。父母客死他乡,不去收埋骸骨,这些都是最大的不孝。只是奉养父母的衣食,还不算是孝敬;只有能够体恤父母的心思,促成父母的志愿,才算是最大的孝敬。父母在世时,不能尽到赡养的责任,待去世后虽
然尽孝,但不足以算是孝敬;既能在父母在世时,尽到赡养的责任,又能在父母去世后尽孝,这才算是“至孝”。我的生母,我固然应当尽孝;后母庶母,我也应该尽孝道。我的母亲或许因过失而被父亲休掉,或者改嫁,但母亲生育我的劳苦,也是不可以背弃的。幼年就失去父母而孤苦伶仃,恩爱养育我的养父母,都不可忘记,何况是亲生父母。同母兄弟,我固然应当友爱;前母所生兄弟,我也应当友爱。亲生姐妹,我固然应当和敬,对于妯娌,我也应当和敬。我的亲生子女,我固然保爱;前妻所生的子女,我也应当保爱。一切善行,家人一起身体力行,无不是由此孝心推及而来。按照这个样子来尽孝,才能够真正为孝。于是开始
知道百般品行,孝才是源头。
弟子规
【原文】
我孝父母,不敬叔伯,不敬祖曾,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爱子孙,不敦①宗族,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和姻娅②,不睦乡党③,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忠君上,不信师友,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爱人民,不恤物命,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敬天地,不敬三光④,不敬神祗,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敬圣贤,不远邪佞⑤,于孝有亏。我孝父母,财色妄贪,不顾性命,知过不改,见善不为,于孝有亏。淫毒妇女,破人名节,于孝有亏。力全名节,于孝更大。奉行⑥诸善,不孝吾亲,终为小善;奉行诸善,能孝我亲,是为至善。孝之为道,本乎自然,无俟勉强。不学而能,随行而达。读书明理,因心率爱,因心率敬,于孝自全。愚氓愚俗,不雕不琢,无乖⑦无戾,孝理自在。苟具灵根⑧,知爱率爱,知敬率敬,于孝可推。孝庭子容,孝阃妇仪⑨。孝男端方⑩,孝女静贞。孝男温恭,孝女顺柔。孝子诚悫,孝妇明洁。孝子开先,孝孙承后。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
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通于上下,无分贵贱。
【注释】
①敦:敦睦,互相友好和睦。
②姻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
③乡党:泛指乡里、家乡。
④三光:指日、月、星。
⑤邪佞:奸邪小人。
⑥奉行:履行。
⑦乖:违背;不和谐;不协调。
⑧灵根:灵性之根。
⑨阃(kǔn):官里的道路,借指行孝的途径。妇仪:妇女的容德规范。 ⑩端方:正直;端庄。静贞:娴静贞洁。温恭:温和恭敬。《尚书·舜典》:“溶哲文明,温恭允塞。”悫(qu
è):诚实。明洁:清白;高洁。升:即升平。太平的意思。
【译文】
我孝敬父母,不敬爱叔伯,不敬爱祖先,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爱子孙,不敦睦宗族,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和爱姻亲,不与乡邻和睦,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效忠
君上,对师友不讲信用,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爱人民百姓,不怜恤万物的生命,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礼敬天地,不礼敬日月星辰三光,不礼敬天地神明,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敬奉圣贤,不远离恶人,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非分地贪求财色,不顾性命,知道过错而不悔改,见有善行可为而不去做,有损孝德。奸淫毒害妇女,破坏人家的名声和节操,有损孝德。极力成全别人的名节,这算是大的孝行。虽能奉行各种善行,但不孝敬父母,终究只是小善;奉行各种善行,而又能够孝敬父母,这才称得上是“至善”。为孝之道,本于人心自然本性,没有一点勉强。不通过学习就能实行,随着自己的良心去做,所作所为自然就合乎孝道。读书明白了道理,用良心统率爱,用良心统率敬,自然篇五:文明礼仪 主题班会
“向雷锋学习、知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一、指导思想
以“向雷锋学习、知文明礼仪”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遵守《规范》《守则》、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为营造现代化绿
色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二、班会目的
1、 使同学们认识到讲究文明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真正有文明的人应是怎样的。
3、通过学生的自我剖析,使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为就业打好基础。
三、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3-3-18
地点:八年六班教室
四、参加人员
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此次活动要求全员参加,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任。
1主持人:杨金莹、张佳兴、杜亚楠、魏少为。(按顺序每人一句话)
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 我是祖国新一代,传承文明任在肩。 学习
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文明之花处处开, 从我做起人人爱!
(四人共同):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鼓掌)
杨: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张:从古到今,到处可见像雷锋一样举止谦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
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候,一句真诚、有礼貌的表白,
可能就会停止一场不愉快的争吵;而一句粗野的话语,却可能导致一场轩然大波。
魏:同学们,讲究文明礼仪在当今社会已越来越重要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对个人的
成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杨:只会说文明用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文明来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
张:首先请三位同学表演一个小品,现在请看第一个小品《扫地》,表演者:张欢、何静、管文涛、郑翠红。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他们的行为和语言?:(杜亚楠、魏少为退下) (张
欢独自一个人扫楼道、第一个同学何静路过)
何静:唉!张欢,怎么就你一个人扫楼道啊?
张欢:和我一组的请假回家了!
何静:一个人扫啥啊,快不管扫了!
张欢:那老师找我怎么办?
何:你就说扫完了。
张欢:那不好吧,我还是扫吧!
何:(离开几步后,自言自语):看那个受气样,真窝囊!
(何静下场;张欢继续扫地,第二名同学管文涛路过)
管文涛:唉!张欢,怎么就你一个人扫地啊?
张欢:和我一组的请假了
管:你说一轮到他值日,他就请假,明天他来了,咱们谁也别理他,作为好朋友我一定要替你出出气!
张欢:我听你的!
(管文涛下场,张欢继续扫地,第三名同学路过)
郑翠红:唉!张欢,怎么就你一个人扫地啊?
张欢:和我一组的请假了
郑翠红:我来帮你吧!
张欢:不用了,会耽误你学习的。
郑:没事,学习再紧也不在乎这么一会。
张欢:那太谢谢你了。
郑:不客气。(结束)
主持人杨金莹:张欢在扫地时遇到了三名同学,可三名同学有三种不同说法和做法,请
你进行一下评价。给2分钟时间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第二个小品《纸团》表演者:赵伟伟、董仁畅、李爽、
(旁白:自习课上,后面的同学董仁畅把没用的纸团扔到了前面的同学李爽的椅子底下,
老师走过来,看到了地下的纸)师:李爽,你为什么随地乱扔垃圾?
李:没有啊!
师:什么没有?你看地下!
李:那不是我扔的。
师问董:董仁畅!是你扔的吗?
董:不是我扔的。
师对李爽说:在你的椅子下就是你扔的,不是我瞧不起你,像你这样不诚实,是永远也
学不好的,你给我捡起来!
李:不是我扔的我就不捡!(暂停)
主持人:请评价小品中三个人物的行为,并想像一个结局。给1分钟时间
(继续表演小品)
师:你倒底捡不捡!
张:我就不捡!
(后面的同学张美华站了起来)说道:老师,我错了,是我扔的。
师:原来是你啊,!
张美华也站了起来说道;老师,我也错了,虽然不是我扔的,但我也不应该顶撞老师。老师你可不要再生气了。
师:只要能承认错误就是我的好学生,老师说话也有些不讲方式,你们继续自习吧! 旁
白:
现在请欣赏第三个小品:表演者:老师(刘颖)、学生a许森、学生b温宏伟 学生c
任树山 学生d赵星华
老师:上课!(三个学生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
学生a.b.c:老师好!(阴阳怪调)
老师:请坐
学生a:老师,这节课上什么呀?
老师:我们接着学文言文。
学生a:真没劲!(然后趴桌子睡觉)
老师:今天我们讲《捕蛇者说》,哎,那个空着的座位是谁啊?
学生b:赵星华!
(学生d进入教室----) 老师:赵星华,你喊报告了吗? 学生d:我喊了! 老师:那我怎么没听着啊? 学生d:那是你耳背! 老师:你这学生说话怎么这么不礼貌啊? 学生b:老师哟,不就一声报告吗,算了吧! 老师:赵星华,你现在去办公室等我,下课我再和你说! 学生d:真烦人!(退出) 老师:好了,我们开始上课,大家翻开书第80页看第三段......(椅子几下)
学生c动了学生b的
学生b:你干吗呢?谁让你动我椅子?
学生c:我乐意动,手是我的又不是你的!
学生b:你这人会说人话吗?讲不讲理啊!
学生c:你管呢!我就这样说话。
学生a:吵什么呀?
学生b、c:关你什么事啊?
学生a:怎么不关我事,吵着我睡觉了!
老师:你们这干什么那,叫上课吗?
学生a.b.c合:你讲你的课啊! 我们也没耽误你上课!
老师:你们这叫什么学生!这课没法上了!( 教师及学生退下)
(针对以上场景,同学们进行2分钟评论)
主持人:好,小品看完了,他们有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我们现在找同学来说一说
[同学1] [同学2]
小品表演到此结束,现在请两个小主持人杨金莹、张佳兴上场。
主持人杨:小品中一些同学有很多的不文明行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现在我们进入礼仪知识学习大课堂. 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文明礼貌的日常用语吗?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赵秋竹:文明礼貌用语有“ 您好! 请坐! 请稍候! 对不起!”
李兴丽: 还有请原谅! 很抱谦! 没关系! 不客气! 谢谢! 再见!)
主持人张:大家都回答得不错!是啊,语言是性格的一扇窗户,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
它能反映出你的修养与文明程度,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到语言文明。
杨: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学校内应注意什么呢? 请回答:
张嫱说:我们作为现代化新人,应该讲究文明礼仪。在我个人认为要做到校园文明礼仪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在个人方面要做到不打架、不骂人、不吸烟、不喝酒,仪容仪表要符合学校规范。在同学之间要做到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创造出一种积极向
上良好的范围。
李冰:我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尊重师长,认真听讲,创设优美的教室环境。
我要爱校如家,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乱扔乱丢,提倡文明风尚,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
主持人杨:她们说的很对!我们作为学生在学校内要遵守校规校纪,提高自己的文明素
养。
主持人张:第三个问题:我们在公共场合应怎么做?
魏思男: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对我们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在乘车时应遵守乘车秩序,尊重司售人员,尊老爱幼;在影剧院时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废弃物;在参加大型活动时要听从
现场安排,入场时不要拥挤,进场后不随便走动,不乱扔垃圾等。
主持人杨:在文明礼貌方面,我们自身要注意什么呢?、
朱玉淼:我要改正自身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热爱劳动,关爱他人,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
主持人张: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为了进一步学习中学生礼貌规范,我们欣赏一段关于雷
锋纪念馆的视频:(放视频)。
主持人杨:现在正值“三月文明礼貌月”我们要学雷峰,做好事,关心身边有困难的人;
学习他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精神!
主持人杨:正像雷峰叔叔说过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将
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主持人张: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为了知礼仪,学礼仪从内心发出我们的誓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远离不文明行为, 尊敬师长:同学间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不破坏公物,不打架斗殴,不说粗话脏话,不穿奇装异服,讲文明,懂礼仪,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主持人杨:看到同学们现在的表现,我们很高兴.这正是我们这次班会的目的.现在正是文明礼貌月,全国上下再次掀起学雷锋的高潮让我们一起唱出我们熟悉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班主任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礼仪传统,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