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的生长过程,了解青蛙的习性,然后找同学分角色朗读,在 识,经过一定的加工,是可以获得一个结果的。这个加工的过 分小组表演。通过表演学生对文章产生了兴趣。并且通过表演 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这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此时此刻的孩子们 加强了团队意识。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同时又了解了整 就正是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少孩子还动笔画着、写着 逐渐孩 篇文章的意义。通过学生们的观察引发了他们探究知识的欲 子的脸上有了笑容,有的豁然开朗,有的跃跃欲试 我轻声地 望,结果收到的教学效果特别好。 说了一句“现在可以和周围同学交换交换意见”瞬间教室里的 三、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动口 寂静被打破了。同学们兴奋的争先恐后的议论起来。无声变成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表述是思维的外化过程,让学生 了有声。很快问题得到了解决,结论是明确的,孩子们通过语 在感知基础上,借助表象语言来探求信知的过程,可以促使学 言、通过思考、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孩 生理顺思路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进而抽象概括。 子们的讨论是高质量的,而这个高质量来源于讨论之前那个 如在教学《告别圆明园》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资料中的圆明 积极思考的“无声”过程。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静下来想一 园是什么样的,里面的富丽堂皇,你会发现在那样的一个年代 想,眼睛闭起来想想,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静思”、“独 人们是多么的有智慧。然后学生按自己的发现去验证,最后得 思”的良好习惯。 出结论:巧夺天工的设计反映了古时候人们的智慧。再联系实 五、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 际文章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做自己的结论。如果 实践操作活动本身具有直关性和可能性,可以使人在动 教学中堵住学生的嘴巴,无疑是桎梏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学 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把实践操 作活动作为学习知识,掌握的一种方法,而且要挖掘表象隐含 中应让每个同学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如果教学内容多,时间 的智能因素,利用它发展知识,使学生的认识结构进一步优 紧,可以请同座的两个同学互相说说看。这样同学们的口头表 化。 达能力提高了,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 六、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动 和发展。 现代教学要突出“立体化”。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 四、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动脑 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 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要改变“满堂 出问题,并极力倡导大家互问互答。不但消除了学生与老师对 灌”的教学,要学生有“静思”的机会。不要以“热热闹闹”来作 话产生的思想顾虑,更重要的是营造了良好的提问氛围。因此 为衡量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标志,真正有效的思维活动往往是 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给学生创造“多动”的机会,才会 “无声”的内化过程。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让学生回答的问题。 使学生学的更加生动有趣。 教材也不一定有明确的结论。但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 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蒋辛屯镇中心总校宋秀霞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 ②研究学生——划分层次,顾及不同程度学生。在备课中 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 还应对教学的主体一学生——进行研究,脱离了学生的教 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 学是一种无目的的教学,是完全失败的教学。同一年级的学生 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 的认知能力是相对接近的,我们在备课时就应从学生的实际 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出发,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教学手段的采用上、语言方式的 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上,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 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 矢,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往往会造成“启而不发”。某种意 启发性教学原则,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 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只有不懂得提问 效果呢? 题的老师。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学识水平、认知结构 一、结合学生实际、深入研究教材,做到胸有成竹 等都会存在不同的差异,一个成功的教案应顾及到不同程度、 要在一堂课中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首先要求教 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一堂课中既应让程度高的学生有所 师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这个备课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得益,也应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有所收效,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提 ①研究教材——确定目标,梳理知识点的分布。人教版小 高的目的,不致拔高了一些人却抛下了另一些人。总之,备课 学语文教材共十二册,内容很多。教师要对整套教材有大体或 时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就为成功运用启发式教学 方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具体的了解,熟悉各知识点在各册中的分布,了解小学阶 二、“浅入深出”。恰当设计问题,因势利导地启发 段各学期乃至各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根据《小学语文 我们经常用到一个成语一深入浅出,它指的是文章或 教学大纲》总的目的要求,正确把握整个小学阶段及各学期的 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词却浅显易懂。用浅显的文字表达深刻 教学目标,在学期初就应该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 的立意,这是表达上的成功。而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提倡“浅 做到在完成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入深出”,它遵循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孔子的“温故而知 在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任务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更 新”,从已知导入未知,就是“浅入深出”。从浅显而逐渐深奥, 重要的是对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概 需要一个启发的过程。启发的关键就在于“浅入深出”恰当地 念”,对本单元、本课的知识点要进行梳理。一篇课文、一次作 设计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比如《假如没 文训练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能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 有灰尘》这篇文章我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设计了如下几个问 40分钟中全部顾及,因此要敢于取舍。有的新教师在讲课的 题: 时候总喜欢面面俱到,觉得这也重要,那也必须,舍不得放手, ①你知道灰尘有哪些危害吗?(用文中文字回答) 结果自然会变成“满堂灌”。在教学目标要求下,哪些知识点应 ②你了解灰尘多少?知道它的特点吗?(概括回答) 重点突出,哪些可以一语带过,哪些必须反复训练,哪些甚至 ③灰尘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它又对我们的生活起 可以根本不涉及,这都是备课时应该明确的。 到什么作用呢?(答: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没有灰尘强 52 ——————]201 5‘03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始终是 蔚蓝色的;假如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将是湿漉漉,更为严重 的是大气中的相对湿度将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④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答:事情 往往都具有两面I陛,只有正确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 人类。) 这几个问题都是同学精读课文后能够回答的,不会太深 而致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作为一篇自读文章,解答了这几个 问题就基本上达到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要求。这些问题以 由浅而深,由简而繁,由具体而抽象,逐步提高,逐步发展,解 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随之得到解答,学生藉由这些 问题的引导得到启发,学得新知识。 小学语文的课文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比较适合运用启发 式教学方法。而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正是由低年级阶段重于感 性认识向高年级阶段重于理性认识的转形期,其理性思维处 于发展较快的关键时期,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其思 维的性明显增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语文教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联想 开拓思维,从而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新的提高。问题的设计 师能够用好启发式教学方法,就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 效果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课内外结合指导小学生有效阅读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蒋辛屯镇中心总校杨国新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 又如,学了《九寨沟》一文,问:同学们,你们还想更多地领略一 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所以对小 下中国的大好河山吗?那你就去看一看《中国风景名胜》吧! 学生阅读指导的重视已经早就成为大家的共识。《语文课程标 二、课下与家长多沟通,家园共培养 准》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为大部分的课外阅读要在家里完成,这样我先利用家 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师 长会和家长沟通,先讲明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在和家长讨 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追求走向实现学生主题性学习的新天 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多读哪些方面的书,不建议孩子 地。也就是让阅读教学充满个体的价值,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读哪类书,这样校内外结合做到孩子的购书有支持点,学习有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 目标性,为孩子的阅读进步先奠定好精神和物质基础。例如我 感染和熏陶。 给家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一位老邻居,他的孩子上小 那么如何指导有效的阅读呢?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受 学,这孩子从小就挺喜欢看书。一天,一位朋友去他家做客,就 到,有效的阅读首先应让学生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 问小家伙最近在看些什么书。谁知他报出一连串的书名,令朋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 友惊叹,这些书多是武打、言情、侦探之类,毫无经典可言。他 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次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父亲气得当场训斥他:“你就会看那些下流东西!,,孩子不以为 理解。必须强调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 然地说:“这有什么?现在同学们都看这个!,,那么,家长应当如 学生有效阅读。我在阅读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何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呢?对孩子来说,开卷有益须选择。书 课上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力量,甚至使人终身受益。但也有令人颓 我认为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 废、萎靡不振的书,这种书实为糟粕、毒药。现在,书的品种繁 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 多,如果良莠不分,不仅浪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使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 孩子步入歧途。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为孩子选择那些观点正 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 确、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书,例 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 如各种优秀的儿童读物、中外古典名著、文学艺术经典等等, 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喻院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 对侦探、武打、言情之类的书要严格控制,因为阅读这些书对 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大家都知道小孩子都爱听故事,一听 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其次,要指导孩子科学读书。一是养成 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鼓励孩子写点儿读书笔 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 记,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好的,精彩章节和 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 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二是培养孩子吸收和 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 运用知识的能力,孩子读了书,要鼓励孩子讲给别人听,或把 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 精彩的句子用到作文、书信、日记中去,把书读活;三是养成良 告之孩子们: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如果你 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姿势要正确,让孩子注意爱护眼睛,不要 想知道更精彩的故事情节,就去看看这本书吧!学生们都被扣 在路上、车上、厕所里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光线昏暗的 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便会积极主动地 地方看书,也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等等。”家长听后也觉 去购买、阅读。 得受益匪浅,这样我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其次妙用竞争机制,激发阅读兴趣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 三、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小学生扎实阅读 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尽情享受成功的喜 有效的阅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除了课内外结合 悦,从而激发兴趣。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开展故事会,表演 外,每学期还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 课本剧;对于语言美的作品,在阅读之前就规定比赛朗读文章 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 的精彩片段,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或者指定背诵 记、阅读经验总结,评比表彰阅读积极分子等。对阅读取得一 文章的某一部分,看谁背得快背得好,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 定成绩的学生,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 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 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 再有活用课本知识,引发阅读兴趣,例如:教过《跳水》一 也就随之形成,学生的有效阅读越来越深入,其意义也就更加 文后,问: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托尔斯泰写的其它有趣的故 深远了。 事吗?那就去看一看《列夫托尔斯泰文集》吧;又如教过《孙悟 愿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多付出一点努力,多交流一点经 空三打白骨精》后,问: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孙悟空 验,让我们的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爱读书,多读书,让每次阅 打妖怪的神话故事吗?那你就去看一看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 读都有时效。 《西游记》吧。它一定会把你带进一个引人入胜的神话天地; 一、一53 。’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