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作者:邢菊芳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3期
摘 要: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导入、教学手段、实验等五个方面说明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 生物 激发 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学生若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即乐于学;有了浓厚的兴趣能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即轻松学。初中生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精彩而贴切的导入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环境的污染与保护内容,可以这样导入:先引用李政道先生的一句话“我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但是天堂如果有苏州的十分之一,那就好了。”然后在优美的音乐中放映50年前的苏州风光——山青水秀,同学们都沉浸在美景中;继而变为雄壮的音乐声同时屏幕上出现了另外一副景象:发黑的河水,浓浓的黑烟,五颜六色的污水,路边成堆的垃圾……这一幅幅画面让许多学生都震惊了,犹如此刻他们正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不断发出各种感叹声和惋惜声。此时抓住学生有话要说的时机,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踊跃举手发言,参与的积极性极高。 二、联系生活
杜威说过:“人类的真智慧,是从近身环境中所得来的亲切知识。”在生物课堂中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人体的免疫内容时,可以先展示几个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流行性感冒盛行的季节要戴口罩?为什么得了一次水痘的人在短期内不会再得?在教学中同样可以提问:为什么白求恩划伤了手会致命?为什么有人打了疫苗会发烧?从这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入手,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多媒体教学能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将相对枯燥平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态内容,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完成虚拟实验,书本上的实验。由于材料、难度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限制不可能每个都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 四、超越课堂
初中的学生求知欲很强,书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就会提出许多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老师就会发现,提问题的似乎一直是那几个同学,如何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在每节生物课前开展5分钟小演讲,演讲的内容是每个学生感兴趣的生物知识。由于每个学生的背景和喜好各不相同,他们选择的内容差异也很大。有的同学选择介绍动物比如恐龙的灭绝、北极熊如何适应寒冷生活、蚊子怎样传播疾病、昆虫的传情等;有的同学对植物比较感兴趣,介绍了牡丹、桂花、大王花等;有的同学关注环境介绍了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等;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此学生对生物课有了许多的期待,学习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 五、充分利用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课堂内实验和课外实验等,涉及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有些课堂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注意教学语言,与学生的互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就会愿学、爱学、乐学。学生在生物课堂除了能获取知识外,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正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39~124 2.汪忠.新编生物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3-147
3.汪忠.走进课堂——初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4~139 作者单位: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