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以原则 1、编制依据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203-200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施工图纸
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图集及公司相关规定。 2、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我公司历年来类似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
(3)遵循把安全质量放在首位的原则。
(4)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全方位的合理化建议,不断对技术方案进行完善。 二、工程概括
本次施工内容为RXI-200防护网作业 三、工期安排
计划开竣日期: 2019年5月16日-2019年8月15日 如有特殊原因延误工期,工期顺延。 四、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
质量目标:达到工程验收合格标准。
安全目标: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交通事故,无火灾事故,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环保目标:达到天津市环保要求。 五、人员机械配备
1、施工主要管理人员配备:
1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 工程部:*** 安全部:*** 质检部:*** 后勤部:*** 办公室:*** 测量队:*** 会计室:***
2、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安全 部:*** 后勤部: *** 办公室: *** 质检部: *** 测量队: *** 工程部: *** 会计室: *** 项目副经理:***
2
3、机械设备 设备名称 空压机 钻机 交流电焊机 发电机 注浆机 水泵 型号 数量 3 6 1 1 1 4 进场时间 2019.6.15 2019.6.15 2019.6.15 2019.6.15 2019.6.15 2019.6.15 性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用途 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 边坡防护 六、RXI-200防护网方案 施工说明
1.施工安装工艺要求
(1)被动安全系统布置应沿等高线走向;
(2)被动安全系统最大允许初始铅垂直度为柱间距的3%;
(3)上拉锚杆、中间加固拉锚杆抗拔力≥40KN、侧拉锚杆抗拔力≥50KN; (4)锚固:结构坚实的地质采用A类锚固、松碎结构的软地质采用B类锚固。A类锚固:钢柱基础及锚杆孔眼钻凿地层处于稳定基岩或覆盖层很薄,可直接钻凿锚杆孔眼,然后采用M30水泥砂浆或纯水泥浆锚固;B类锚固:钢柱基础及锚杆孔眼钻凿地层处于土质地层时,由于成孔锚固后其抗拔强度下降,需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钢筋笼采用Φ16螺纹钢筋制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以提高锚固强度。
(5) 当采用A类锚固时钢柱混凝土基础地脚螺栓锚杆孔径不小于Φ42,基础顶面用薄层C20细石混凝土或M20水泥砂浆抹平。
(6) 当基础所处地层为厚度小于混凝土基础深度的覆盖层时,覆盖层部分用混凝土置换,下部直接钻凿锚杆孔,形成复合基础。
(7)钢柱基础地脚螺杆用Φ28螺纹钢筋加工制作,总长5m,顶端丝口M27×100,锚孔直径为Φ42,拉锚绳采用Φ16双股钢丝绳,总长度5m,锚杆孔径不小于42mm。
2.施工顺序
(1)按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对锚杆进行测量定位。系统走向(机座间连
3
线)应尽可能为水平直线,必须避开较大的地形起伏或在必要时进行平整处理(填平凹坑、整平凸起体或延等高线放线)。当系统走向不是直线时,应根据其走向变化情况设计增加下拉锚绳。
(2)柱间距标准值为10m。必要时,在保持系统走向总长度和各分段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在8m-10m范围内进行调整。
(3)钢丝绳锚杆的位置由其与相邻基座间的水平距离确定,该距离标准值取决于系统高度,必要时允许有10%的调整量,但必须注意的是除上拉锚杆以外的所有锚杆均不得位于上坡侧。
(4)基座安装:
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栓并用螺母拧紧。 (5)钢柱安装
① 将钢柱顺坡向上放置并使钢柱底部位于基座处;
② 将上拉锚绳的挂环挂于钢柱顶端挂座上,然后将拉锚绳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拉锚杆环套连接并用绳卡暂时固定(设置中间加固和下拉锚绳时,同上拉锚绳一起安装或待上拉锚绳安装好后再安装均可);
③ 将钢柱缓慢抬起并对准基座,然后将钢柱底部插入基座中,最后插入连接螺杆并拧紧;
④ 通过上拉锚绳来按设计方位调整好钢柱的方位,之后即可用绳卡将拉锚绳与钢丝绳锚杆紧固连接(本设计中拉锚绳和支撑绳的紧固绳卡数量均为4个,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得6-7倍,其U形螺栓应位于尾绳段一侧)。 (6) Φ18侧拉锚绳的安装
安装方法同上拉锚绳,只是在上拉锚绳安装好后进行。 (7) 减压环的布置
① 减压环分布于上拉锚绳及两根上支撑绳与两根底部支撑绳上; ② 减压环在上支撑绳及底部支撑绳上每跨网之间为两个分布。 (8) Φ22上支撑绳(双绳)安装
① 将第一根支撑绳的挂环端暂时固定于端柱(分段安装时为每一段的起始钢柱)的底部,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距钢柱约50cm,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
4
钢柱对称布置);
② 将该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的顶部挂座上(仅用30%标准固力);在第三根钢柱处.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恻;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侧,直到本段最后一根钢柱并向下统至该钢柱基座的挂座上,再用绳卡暂时固定;
③ 再次调整减压环位置,当确认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
④ 从第一根支撑绳的最后一根钢柱向第一根钢柱的方向按相同方法反向安装第二根支撑绳(有减压环时);
⑤ 在距减压环约为40cm处用一个绳卡将两根上部支撑绳相互联结(仅用30%标准固力)。
(9) Φ22下支撑绳(双绳)安装
① 将第一根支撑绳的挂环挂于端柱基座的挂座上,然后沿平行于系统走向的方向上,调直支撑绳并放置于基座的下侧,并将减压环调节就位(距钢柱约为50cm,同一根支撑绳上每一跨的减压环相对于钢柱对称布置:当每跨为单减压环时,应与上部支撑绳的减压环呈对角关系);
②在第二个基座处,用绳卡将支撑绳固定于挂座的外侧(仅用30%标准固力);在第二个基座处,将支撑绳放在挂座内下侧;如此相同安装支撑绳在基座的外侧和内下侧,直到本段最后一个基座并将支撑绳缠绕在该基座的挂座上,再用绳卡暂时固定;
③ 检查确定减压环全部正确就位后拉紧支撑绳并用绳卡固定;
④ 按上述步骤安装第二根支撑绳,但反方向安装,且减压环位于同一跨的另一侧;
⑤ 在距减压环约40cm处用一个绳卡将两根底部支撑绳相互联结(仅用30%标准固力),如此在同一挂座处形成内下侧和外侧两根交错的双支撑绳结构。
(10) 钢绳网按组编号,并在钢柱之间按照对应的位置展开
① 用一根多余的起吊钢绳穿过钢绳网上缘网孔(同一跨内两张网同时起吊),一端固定 在一根临近钢柱的顶端,另一端通过另一根钢柱座绕到其基座并暂时固定;
② 用紧绳器将起吊绳拉紧,直到钢绳网上升到支撑绳的水平为止,再用多
5
余的绳卡将网与上支撑绳暂时进行松动联结,同时也可将网与下支撑绳暂时联结以确保缝合时的更为安全,此后起吊绳可以松开抽出;
③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钢绳网暂时挂到上支撑绳上为止,并侧向移动钢绳网使其位于正确位置;
④ 将缝合绳按单张网周边长的1.3倍截断,并在其中点作上标志; ⑤ 钢绳网的缝合:从系统的一端开始,先将缝合绳中点固定在每一张网的上缘中点。从 中点开始用一半缝合绳向左逐步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直到用绳卡将两根支撑绳联结在一起的地方之后,用缝合绳将网与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当到达柱顶挂座时,将缝合绳从挂座的前侧穿地,并继续转向右缠绕不带减压环的一根支撑绳,直到联结两根支撑绳的绳卡之后。从这里开始用缝合绳将网与两根支撑绳缠绕在一起,直到跨越钢绳网下缘中点1m为止,最后用绳卡将缝合绳与钢绳网固定在一起,绳卡应放在离缝合末端约0.5m的地方;
⑥ 缝合绳的另一半从网上缘中点开始向右缝合,直到与另一张网交界的地方转向下起,最后使左右侧的缝合端头重叠1m。
(11) 格栅网的安装
① 格栅网铺挂在钢绳网的内侧,并应叠盖钢绳网上缘并折到网的外侧15cm,用扎丝将钢绳网与格栅网联结在一起;
② 格栅网底部应沿斜坡向上敷设0.5m左右,为使下支撑绳与地面间不留缝隙,用一些石块将格栅网底部压住;
③ 每张格栅网之间应叠盖10cm;
④ 用扎丝将格栅网固定到钢绳网上,每平方米固定约为4处。 (12)每隔50m设置φ18中间加固拉锚绳一处。 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有针对性地对各工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各工序标准化作业细则,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2、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3、按要求配置施工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以提高施工水平。
4、在施工中充分发挥质量检查人员的作用,对各工序进行全面检查,使工
6
程每一环节质量均有保证。
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技术素质,确保施工质量。 6、所有材料进场时,材料员、质量员等根据有关技术指标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验收,以保证材料满足施工需求。
7、按规定进行材料的抽样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8、坚决杜绝不合要求的材料进入现场。 八、安全保证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施工作业。提前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工人统一上意外伤害保险。一方面要让上路的施工人员必需穿带标志安全服,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车辆管理,保证上路车辆车况良好,各种手续齐全,避免事故发生。
2、加强安全监督巡查。要求施工队在施工时,合理安排,加强工序衔接。 3、建立长期的安全教育制度,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作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4、合理摆放施工标志等安全设施。
5、所有机械设备严禁非操作人员进行操作、酒后操作、疲劳操作。 6、现场施工人员与机械车辆必须服从管理,统一调度,安排专人进行指挥。 7、施工完毕后,施工现场杂物、材料清理干净。
8、杜绝工程质量重大、一般一级事故的发生。杜绝施工机械设备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9、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到施工区域以外活动,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工作贯穿工程始终。
九、文明施工措施
1、各种施工标识齐全、完好并设置在明显位置。 2、施工场地整齐有序,无杂物乱丢乱放。
3、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程序要求,不违章指挥、不蛮干。
4、合理布置场地。各项临时设施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做到场地整洁、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作业要求。
7
十、环保保护措施
项目部成立扬尘防治工作小组,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组织和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战略部署,将本工程的施工扬尘控制融入到整个管理中。扬尘防治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1、治理范围
扬尘治理范围:应急抢险工程 2、保障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制定的《天津市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导则》、《天津市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及相关扬尘污染防治标准,严格落实扬尘控制工作要求。
3、出现5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4、施工现场作业必须采用雾炮降尘,防止造成扬尘污染。 5、施工现场的弃料必须及时清运,防止起尘。 6、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7、项目部成立防尘污染工作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施工区域内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工完场清。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