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宕昌县南阳镇中心卫生院 赵耀平
一、 概述
党参系桔梗科植物, 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包括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此外还有绿花党参、秦岭党参、新疆党参等入药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与人参类似,但分枝较少,仅根上端1~3cm部分有环纹,质稍软,断面裂隙少。味微酸。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0.4-2cm。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党参其味甘,性平,入脾,肺二经,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和胃之功。本品临床应用最早见于清代张璐《本草逢划》,当时仅作为清肺之药应用于临床。作为补益药则首见于清朝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书中认为党参具\"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本草正义》对党参的应用很有发展,认为\"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特别指出:党参\"健脾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本草钢目拾遗》也有党参能\"治肺虚益肺气\"之说。因而,使党参在临床上的作用更趋完善,一直延伸至今。
在党参的品种方面,《本草正义》认为\"凡古今成方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
之,即凡百证应用人参者,亦无不以潞党投之\",肯定了潞党参的临床地位。故人参,党参在古今不分。《本草纲目》只有人参的记较,而无党参品种的论述,在人参条下有\"上党来者,形长而黄,状如防风\"的记述,更证实上述观点。
党参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多种作用,这与党参含有多糖和构成营养物质的多种氨基酸,多种无机元素有关,这些是党参作为补益药的物质基础,其中菊糖不仅是营养素而且是佐齐;铁,铜,钴等微量元素,对血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锌还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性功能;钾、钠;钙,镁等元素对调节神经,肌肉的功能和酶代谢,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人体环境有重要作用,虽然党参较人参作用弱,但基本具人参的功能,故党参代替人参应用于一般性虚证是有科学根据的。
1、化学成分:含多糖、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
2、毒性:党参水提乙醇沉淀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79.21±3.6g/kg。小鼠1次口服党参多糖10g/kg,观察72小时无死亡,外观也无明显变化。
3、功能主治: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二、药理作用:
党参的药理作用较为复杂,其主要药理作用如下:1、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2、补血作用,党参能够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 3、对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作用与影响, 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又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4、抗疲劳作用,党参具
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效; 5、对环磷酸腺甘的作用与影响; 6、抗高温作用,党参具有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 7、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党参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抗休克的作用; 8、抗溃疡作用,党参抗溃疡作用的机制: ①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 ②促进胃黏液的分泌,增强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③增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PGEZ)含量。党参对肠胃道的调节作用,党参水煎醇沉液对应激型、幽门结扎型、消炎痛或阿司匹林所致实验性胃溃疡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党参为补中益气之要药,能纠正病理状态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9、促进凝血作用,; 10、升高血糖作用; 11、促进血液及细胞免疫作用,党参可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能力,党参提取物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 12、其它作用: 有人试验证明,党参对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卡他球菌,副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又有人认为,党参可对嗜盐菌,大肠杆菌等反而加速共生长作用。
三、临床应用
1、代替部分方剂的人参,用于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因其甘平而不燥不腻,故有补脾肺之气和养血生津之效果,但其药效力量远较人参薄弱,且不能持久,故需在临床上加大其应用剂量,但对于气虚欲脱等亡阳急救方剂中的人参,则不宜用党参代替。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久泻或脱肛患者,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此外,亦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营养性贫血等。临床上治疗方剂常用的有四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丸等。
2、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与黄芪甘草等配用,并对白血病及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疗效。
3、治疗肺燥声哑,脾肺两亏。本品与消参,桂圆肉水煎,空腹服,有补元气,开声音,助力之功效,尤其对毒性症状较劝的肺结核患者疗效较好。
4、用于泻痢,脱肛,气虚致内脏下垂等征。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党参为补中益气之要药,能纠正病理状态的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方剂用补中益气汤之类疗效俱佳。
5、治疗小儿口疮。有一定疗效, 以党参、黄芪各15g其研细末用时以药粉吹撒患处。小儿口疮脾胃虚弱型: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黄芪15~3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6、用于脾胃虚弱所致之消化不良或呕吐腹泻,四肢无力等;药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7、用于肾炎,肾病综合症引起的蛋白尿;主要是指慢性肾炎之脾气虚弱证。症见面色浮白,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脘腹胀满,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 弱,尿检蛋白量多或迁延不愈,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可用黄芪、党参、淮山药、莲子肉、干葛、升麻、人参等。
8、用于治疗银屑病:有人报告,用参术苓汤治疗银屑病15例,服药两周,10例有效;
9、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主要药用健脾益肾升白汤:黄芪、党参、白术、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补骨脂等;
10、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党参具有①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 ②促进胃黏液的分泌,增强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③增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PGEZ)含量。党参对胃肠道有调节作用,党参水煎醇沉液对应激型、幽门结扎型、消炎痛或阿司匹林所致实验性胃溃疡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功效;
11、用于热伤气津,气短,口渴;党参能补中益气,生津益血。用于津伤口渴,血虚萎黄,心悸头晕。用于久病或热伤气阴所致的气短、口渴之等症,药用生脉饮加减治疗;
12、用于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常见症状为头痛头晕,焦虑不安,心悸失眠健忘等,药用归脾汤加减治疗;
13、胃手术后用药;促进血液及细胞免疫作用,党参可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能力,党参提取物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党参对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卡他球菌,副大肠杆菌及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4、用于胃溃疡;主要采用了党参具有①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 ②促进胃黏液的分泌,增强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③增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PGEZ)含量;
15、用于妊娠呕吐;适用于胃弱型呕吐,孕后呕不能食,胸满腹胀;平素体弱,精神倦怠,大便溏泻;舌淡口和,苔白,脉滑无力。治法和中健胃,降逆止呕,六君子汤主之(《和剂局方》)。
16、用于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党参补血作用,配伍黄芪能够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
17、治疗斑秃;党参具有益气补血补肾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引起的脱发;
18、治疗婴儿脾胃虚弱泄泻;采用健脾益气的作用,药用参苓白术散等;
四、结语
党参自古作用于补中益气、健脾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等病症。随着医药科学不断发展至今,党参的药用范围已非常广泛,剂型也多样,包括中药针剂、片剂、丸散及饮片。除了党参的药用价值,它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在炖汤时加入党参,可增加汤的鲜味及营养价值。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党参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美价廉的一件必备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