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2.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3.下列哪项不是认知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5. 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6. 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7. “无意义音节”是发明的。 A:奥苏伯尔 B:马斯洛 C:艾宾浩斯 D:布鲁纳
8.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性格差异 B:气质差异 C:能力差异 D:兴趣差异
9. 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称为。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0. 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 A:能力 B:难度 C:努力 D:运气
11. 俗话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表明人的个性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差异性 C:客观性 D:独立性
12.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3. 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1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题型? A:问题解决题 B:论述题 C:简答题 D:选择题
15. 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信念 B:兴趣 C:动机 D:气质
16. 普遍迁移也叫。 A:顺向迁移 B:负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非特殊迁移
17. 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18.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一般的学习来说,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A:中等偏低的强度 B:中等强度
C:中等偏高的强度
D:越高越好
4.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9. 情感具有。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20. 画线、写标题、列提纲等方式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21. 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A:高尔顿 B:加涅 C:华生 D:桑代克
22. “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23. 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称为。 A:安静型 B:抑制型 C:兴奋型 D:活泼型
24. 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25. 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信念 B:兴趣 C:动机 D:气质
26.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27.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28.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加涅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皮亚杰
29.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30.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31. 狗、鼠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连锁学习 B:规则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32. 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3. 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34. 小学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 A:心理健康教育 B:心理评估 C:心理咨询 D:心理治疗
35. 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36. 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 A:任务难度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能力高低
37.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38. 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39.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40. 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
41.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复述 B:记忆 C:练习 D:反馈
42. 儿童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A:抽象化阶段 B:符号化阶段 C:类化阶段 D:辨别阶段
43. 群体规范强大的动力功能主要通过什么发挥出来?。 A:舆论 B:目标 C:奖励 D:领导
4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 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45. 从同化论的角度说,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派生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6. 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为。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7. 下面对心智技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B: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 C: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D: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而形成
48.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9. “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再去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A:符号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50. 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这种原则被称为原则。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教育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