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仆,为农村、为农业、为农民、为小岗,鞠躬尽瘁——优秀村官,千秋永在;时代先锋,献人生,献才智、献财力、献生命,死而后已——沈浩同志,永垂不朽。”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与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说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的丰功伟绩。
看完《第一书记》之后,我不禁会想,为什么第一书记沈浩可以如此的鞠躬尽瘁,执政为公,执法为民,为什么会验证了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就是他那独有的品格铸就了他这光辉的人生。
2004年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职务。在他任职之前的小岗村满目萧瑟之景,人人都知道那些来这里任职的人只是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积累材料,所谓政绩只是意思意思而已,就好比在电影里那句“干点事,你意思意思,干多了,你什么意思”那样真实,但沈浩书记相对于那些说漂亮话的人来说,他则是一个实干家。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他帮小岗村修了公路,架了跨铁路桥,引进了外资,合理分配了村内的共有财产,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起草了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应用按下红手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这是第二次,第二次村民印下自己的手印,但这次不同,这次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能留下沈书记。98颗鲜红的手印,感动了组织,也感动了沈浩。村民们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送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办工业、兴商贸 、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可在小岗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之时,沈书记却倒下了。
农村就像一个大舞台,沈浩书记无疑在小岗村这个舞台上展现了他人生最壮丽的一幕,而我们,没有理由退却,我们必将踏着沈书记的道路坚持走下去!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凛冽寒风,悄然带来的是您离别的脚步,但我们所有的爱,都将伴随你青春的脚步,让梦想绽放,让我们的热情在广褒农村绽放,在广大农村必将有千千万万个“沈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