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0分)[ID:139820]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CsCl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sCl的摩尔质量可以表示为( )
NAa3ρg·mol-1 B.
6NAa3ρg·mol-1 D.
8mol A.NAaρg·
-1
3NAa3ρg·mol-1 C.
42.(0分)[ID:13980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②熔点: Al>Na>K
③第IA、II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 B族到II 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沸点: NH3<PH3<AsH3
⑥NaCl和HCl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
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 A.②④⑥
A.熔点:SiO2<CO2 C.晶格能:CaCl2<MgCl2
B.③⑤⑥⑦
C.②④⑥⑦ B.沸点:H2O<H2S D.热稳定性:HF<HCl
D.⑤⑥⑦
3.(0分)[ID:13989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4.(0分)[ID:13988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Cl和NH3均为配体
D.Cl为配体,而NH3分子不属于配体
5.(0分)[ID:139872]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D.某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6.(0分)[ID:13986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 g金刚石中含有NA个C-C键
B.1 mol金刚砂(Si-C)中含有NA个C-Si键 C.1 mol白磷(P4)中含有4NA个非极性键
D.0.5 mol雄黄(As4S4结构为)含有2NA个As-S键
7.(0分)[ID:1398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HF在高温下也不容易分解,是因为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SiO2和CO2熔点相差很大,是因为Si-O的键能比C=O的键能大 D.在HCl分子中,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形成了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8.(0分)[ID:139849]下列关于配合物NH42PtCl6、CdNH34(O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配合物均含有两种配体
B.两种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 C.1 molCdNH342含有4 mol配位键
D.向NH42PtCl6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稀溶液,立即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9.(0分)[ID:1398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B.非金属性Cl>Br>I,则酸性HCl>HBr>HI C.Li、Na、K的熔点逐渐降低
D.Na2O2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个数比是1:1
10.(0分)[ID:139843]某同学将稀氨水滴入AgNO3溶液得到银氨溶液,再加入葡萄糖加热获得光亮的银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主要是因为NH3与H2O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B.银氨离子的形成是因为Ag+提供孤电子对与NH3形成配位键 C.银镜的产生是因为葡萄糖分子中的羟基将银氨离子还原 D.图中所示的银晶体中银原子的配位数为8 11.(0分)[ID:1398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2、SO2均是非极性分子 A. B.羊毛织品水洗后会变形、DNA双螺旋结构均与氢键有关 C.金属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都是通过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实现的 D.SiO2晶体中,原子未排列成紧密堆积结构的原因是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12.(0分)[ID:139828]已知M是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只有Z为金属元素,其晶胞如图,则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M的化学式可能是ZXY3 B.电负性:ZXY C.熔点:金刚石M干冰 D.M中可能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填空题
13.(0分)[ID:140019]2019年1月3日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它所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通过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开展工作。下表是As、Ga等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l Ga Si Ge P As (1)上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元素周期表中镓的位置是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磷与砷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aAs可以用浓硝酸溶解,生成H3AsO4和Ga(NO3)3。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GaAs+HNO3→Ga(NO3)3+NO2↑+H3AsO4+H2O,_________
(3)GaN、GaAs、GaP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类型与晶体硅相同,它们的熔点如表。
晶体 熔点/℃ GaN 1700 GaAs 1238 GaP 1480 解释它们熔点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4)亚磷酸(H3PO3)与NaOH反应只能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这两种盐溶液均呈碱性。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亚磷酸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酸,Na2HPO3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
14.(0分)[ID:140099](1)碳元素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___。
(2)碳元素、氧元素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为___(写化学式),原因是___。
(3)R为铬元素,R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3·6H2O。已知0.01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此配合物最可能是___。 A.[R(H2O)6]Cl3 B.[R(H2O)5Cl]Cl2·H2O C.[R(H2O)4Cl2]Cl·2H2O D.[R(H2O)3Cl3]·3H2O
(4)向含少量CuSO4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继续滴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15.(0分)[ID:140097]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①O2 ②金刚石 ③NaBr ④H2SO4 ⑤Na2CO3 ⑥NH4Cl ⑦NaHSO4 ⑧Ne ⑨Na2O2 ⑩NaOH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_______;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_______;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_______。
(2)将NaHSO4溶于水,破坏了NaHSO4中的 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_______;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破坏了 _______。 16.(0分)[ID:140096](1)已知: 物质 性质 质硬,熔点:3200℃,沸点:4820℃ 具有挥发性,熔点:25℃,沸点:136.4℃ TiC TiCl4 TiC 的熔沸点明显高于TiCl4的原因是_______。
(2)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如下图)与石墨相似,都是混合型晶体。但六方氮化硼晶体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
17.(0分)[ID:140087]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H、B、N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根据对角线规则,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__的相似。
(2)NH3BH3分子中,N-B化学键称为_______键,其电子对由_______提供。
(3)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δ+),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Hδ-),电负性从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与NH3BH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___(写分子式)。
18.(0分)[ID:140072]I.氮化硼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晶胞如图所示。
(1)在一个晶胞中,含有硼原子_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个。
(2)已知氮化硼晶胞参数为γcm,则在此晶胞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是___cm,DE原子之间的距离是____cm。
(3)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已知三个原子分数坐标参数:A为(0,0,0)、B为(0,1,1)、C为(1,1,0);则E原子为________。
(4)氮化硼晶胞的俯视投影图是_______。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氮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用代数式表示)。 II.在硅酸盐中,SiO4四面体(如图为俯视投影图)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可形成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型式。
4-
(6)图甲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 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
19.(0分)[ID:140056]有下列七种物质:
A.干冰 B.氧化镁 C.氯化铵 D.固态碘 E.烧碱 F.冰 G.过氧化钾 (1)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_。
(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 (4)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5)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20.(0分)[ID:140018]硒化物(如KCu4Se8)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传感器,热电发电与制冷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
(2)K与Cu位于同周期,金属钾的熔点比铜的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
(3)O、S、Se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A族,它们的氢化物H2O、H2S及H2Se分子的键角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
(4)TMTSF()中共价键的类型是
___________,每个分子中含___________个σ键。
三、解答题
21.(0分)[ID:139977]锌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1)指出锌在周期表中的_______区。
(2)葡萄糖酸锌[CH2OH(CHOH)4COO]2Zn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补锌剂。写出Zn2+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葡萄糖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
(3)Zn2+能与NH3形成配离子[Zn(NH3)4]2+。配位体:NH3分子属于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Zn(NH3)4]2+中,Zn2+位于正四面体中心,NH3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试在图甲中表示[Zn(NH3)4]2+中Zn2+与NH3之间的化学键_____________。
(4)图乙表示锌与某非金属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化合物晶体的熔点比干冰高得多,原因是_______。 22.(0分)[ID:139974]I.有以下物质:①HF、②Cl2、③H2O、④N2、⑤C2H4、⑥C2H6、⑦H2、⑧H2O2和⑨HCN。
(1)只含有σ键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______。 (2)含有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σ键的是______。
(3)写出以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NH3:______,H2O:______, SO2:______,BeCl2:______,CO2:______。
II.钴的一种配位聚合物的化学式为[Co(bte)2(H2O)2](NO3)2}n。 (1)Co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NO3的空间结构为______。 (2)bte的分子式为C6H8N6,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
①[Co(bte)2(H2O)2]2+中,与Co2+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和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C、H、N的电负性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 ③bte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和______。 ④1mol bte分子中含键的数目为______mol。
23.(0分)[ID:139952]如图表示NaCl晶胞,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或Cl所处的位置。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
(1)请将其中代表Cl的圆圈涂黑(不必考虑体积大小),以完成NaCl晶胞示意图__________。
(2)晶体中,在每个Na的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_______个。
(3)在NaCl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上、面上、棱上的Na或Cl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Cl的个数等于_____,即_____(填计算式);Na的个数等于____,即____(填计算式)。
24.(0分)[ID:139929](1)晶体的自范性即___________,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2)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作共价键。σ键与π键都属于共价键,σ键的特征是___,π键的特征是___________。
(3)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原子,试观察图形回答。这个基本结构单元由___________个硼原子组成,共含有___________个B-B键。
25.(0分)[ID:139923]Cu的一种氯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表示铜原子,白球表
3示氯原子),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gcm,以NA表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边长a_________nm.
26.(0分)[ID:139913](1)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存在___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2)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 (3)N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n(σ)∶n(π)=___________。
(4)[Fe(H2O)6]2+与NO反应生成的[Fe(NO)(H2O)5]2+中,NO以N原子与Fe2+形成配位键。请在[Fe(NO)(H2O)5]2+结构示意图的相应位置补填缺少的配体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分析】
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说明它不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以强碱处理无NH3放出,说明不存在游离的氯离子和氨分子,所以该物质的配位化学式为[PtCl4(NH3)2],据此分析解答。 5.C 6.A
7.A 8.C 9.C 10.A 11.B 12.B
二、填空题
13.磷 第四周期第IIIA族 磷原子和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磷原子比砷原子少一层电子,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所以磷的非金属性强于砷
GaN、GaP、GaAs都是原子晶体,原子
半径N<P<As,键长Ga−N<Ga−P<Ga−As,键能Ga−N>Ga−P>Ga−As,故GaN、
GaP、GaAs的熔点依次降低 二元弱 HPO3>OH->H2PO3
214.3:2 H2O 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 B
Cu2++2NH3·H2O=Cu(OH)2↓+2NH4 Cu(OH)2+4NH3=[Cu(NH3)4]2++2OH-
15.①②④ ③ ⑤⑥⑦⑨⑩ ⑧ 离子键和共价键 NaHSO4=Na++H++SO4 离子键 【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单原子分子中不含化学键;NaHSO4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成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破坏了离子键。
16.TiC是原子晶体,TiCl4是分子晶体,共价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氮化硼晶体的层状结构中没有自动移动的电子
17.B Si(硅) 配位 N N>H>B C2H6 18.4 2425333322n2b(,,) 3 1:3 SiO3或[SiO3]n NA44442【分析】
结合晶胞示意图、确定原子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计算;用均摊法计算晶胞密度、硅酸盐的化学式;
19.C A CEG AF DG 【分析】
A干冰为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常温下为气体,熔点低;B氧化镁为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C氯化铵为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D固态碘为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晶体;E烧碱为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F冰为只含极性共价键的分子晶体;G过氧化钾为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结合化学键等相关知识分析可得。 20.3d104s24p4 钾的原子半径比铜的大,价电子数比铜少,钾的金属键比铜的弱
H2O>H2S>H2Se σ键和π键 27
三、解答题
21.ds 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sp2和sp3 极性分子 ZnX
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
22.①②③⑥⑦⑧ ④⑤⑨ ⑦ 三角锥形 V形 V形 直线形 直线形 [Ar]3d7或1s22s22p63s23p63d7 平面三角形 N O N、C、H sp2 sp3 21
23.
4 811164 4 1214
48224.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X射线衍射实验 轴对称 镜面对称 12 30
3.98102325.CuCl 3
NA26.AB 离子键 1∶2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解析:该晶胞中铯离子个数为8=1,含有一个氯离子,其体积为a3cm3,一个氯化
333mol-1。 铯的质量为aρg,1mol的质量为NAaρg,则其摩尔质量为NAaρg·
18故选A。
2.解析: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①正确;
②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越大,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熔点越高;离子所带电荷Al3+>K+=Na+,离子半径:Al3+<K+<Na+,故金属性Al>Na>K,则熔点: Al>Na>K,故②正确;
③第ⅠA. ⅡA族元素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③错误;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故④正确;
⑤均形成分子晶体,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沸点最高,AsH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PH3的大,AsH3分子间作用力更强,AsH3的沸点高于PH3的,故沸点:PH3<AsH3<NH3,故⑤错误;
⑥NaCl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的是离子键,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二者溶于水破坏的作用力不相同,故⑥错误
⑦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N>P,故⑦错误; 上述说法错误的有③⑤⑥⑦,故答案选B。
3.解析:A.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原子晶体需克服共价键,分子晶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则熔点原子晶体SiO2>分子晶体CO2,故A错误; B.水分子间除了分子间作用力外,水分子间还形成氢键,H2S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汽化时,水分子间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而H2S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则水的沸点高,即沸点H2O>H2S,故B错误;
C.离子晶体中,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电荷成正比,氯化镁和氯化钙中阴离子相同,阳离子不同,镁离子半径小于钙离子,所以氯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氯化钙,即晶格能CaCl2<MgCl2,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F、Cl二者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序数F<Cl,则非金属性F>Cl,所以稳定性HF>HCl,故D错误; 答案为C。
4.解析:A.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电荷数为4,故A错误;
B.因为配体在中心原子(或离子)周围配位时采取对称分布以达到能量上的稳定状态,
Pt4的配位数为6,则其空间结构为八面体形,故B错误;
C.由分析可以知道,Cl和NH3均与Pt4+配位,形成配合物为[PtCl4(NH3)2],故C正确; D.用强碱处理无NH3放出,说明NH3为配体,故D错误; 答案选C。
5.解析:A.在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受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影响。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气化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与分子内的化学键强弱无关,A错误;
B.在分子晶体中,分子内化学键的键能越大,断裂化学键消耗的能量就越高,物质的分子就越稳定,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无关,B错误;
C.在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断裂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就越高,物质的熔、沸点越高,C正确;
D.某些晶体溶于水后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如HCl等,也可能是离子晶体,如NaC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解析:A.6 g金刚石中含有C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在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与相邻的4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共价键为相邻的2个原子形成,则每个C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是4×=2个,则1 mol C原子形成共价键为2NA,0.5 mol C原子形成的C-C共价键数目是NA,A正确;
B.在金刚砂中每个C原子与相邻的4个Si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则1 mol金刚砂(Si-C)中含有4NA个C-Si键,B错误;
C.在白磷(P4)分子中,每个P原子与相邻的3个P原子形成P-P共价键,每个共价键为相邻的2个P原子形成,则在1个P4中含有的P-P键数目为(P4)中含有P-P非极性键数目是6NA个,C错误;
D.根据雄黄分子结构可知,在1个雄黄分子中含As-S键数目是8个,在1 mol雄黄分子中含As-S键数目是8NA个,则在0.5 mol雄黄分子中含As-S键数目是4NA个,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23?4=6个,所以在1 mol白磷2
7.解析:A. 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二者均为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均为离子键,故A正确;
B. HF在高温下也不容易分解,是因为H-F键的键能大,难被破坏,故B错误; C. SiO2和CO2熔点相差很大,是因为SiO2是原子晶体,固体CO2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
D. 在HCl分子中,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8.解析:A.NH42PtCl6的配位体是Cl-,CdNH34(OH)2的配位体是NH3,可见两种配合物均只有一种配位体,A错误;
B.NH42PtCl6的中心离子Pt4+的配位数是6,而CdNH34(OH)2的中心离子Cd2+的配位数是4,B错误;
C.在配离子CdNH34键,则1 molCdNH342中,中心离子Cd2+与4个配位体NH3的N原子形成4个配位含有4 mol配位键,C正确;
2D.在向NH42PtCl6外界离子中没有Cl-,因此向其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稀溶液,不会立即生成大量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解析:A.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且M处于R相邻的下一周期,所以原子序数R<M,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HCl、HBr、HI中卤素不是最高价,B错误;
C.Li、Na、K 均属于金属晶体,影响其熔沸点高低的因素是金属键,原子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熔沸点越低,则Li、Na、K的熔点逐渐降低的熔点逐渐降低,C正确; D.Na2O2固体中的阴离子为O2,阴离子和阳离子个数比是1:2,D错误; 故选C。
2-
10.解析:A.氨气分子极易溶于水主要是因为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增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故A正确;
B.银氨离子的形成是因为银离子提供的空轨道与氨分子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了配位键,故B错误;
C.银镜的产生是因为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将银氨离子还原,故C错误;
D.由晶胞结构可知,与顶点银原子距离最近的银原子位于面心,则每个银原子周围有12个银原子,银晶体中银原子的配位数为12,故D错误; 故选A。
CO2中C原子不存在孤电子对,为直线型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叠,为非11.解析:A. 极性分子,SO2中S原子存在一对孤电子对,为V型,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故A错误;
B.羊毛织品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大量氢键,水洗时会破坏其中部分氢键,使得织品变形,DNA为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对以氢键相连,故B正确; C.金属导电是由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中的定向运动完成,金属导热是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在相互碰撞中完成的热能的传递,故C错误;
D.SiO2为原子晶体,其中原子以共价键连接,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导致了原子晶体中原子的堆积不属于密堆积,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
12.解析:A.根据均摊法分析,X的个数为8=1 ,Y的个数为12为1,所以化学式可能是ZXY3,A正确,不符合题意;
B.Z为金属,XY为非金属,金属的电负性小,B错误,符合题意;
181=3 ,Z的个数4C.该晶体为离子晶体,根据晶体的类型和熔点的关系分析,熔点:金刚石M干冰,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物资为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XY之间有共价键,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解析:(1)上表中,根据层多径小,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最小的是磷元素,Al在周期表中是第三周期第IIIA族,Al和Ga是同族,因此元素周期表中镓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IIA族。磷原子和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磷原子比砷原子少一层电子,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所以磷的非金属性强于砷;故答案为:磷;第四周期第IIIA族;磷原子和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磷原子比砷原子少一层电子,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所以磷的非金属性强于砷。
(2)GaAs可以用浓硝酸溶解,生成H3AsO4和Ga(NO3)3。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GaAs中As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升高8个价态,HNO3中N化合价降低到NO2,由+5价降低到+4价,降低1个价态,根据升降守恒得到NO2系数为8,GaAs系数为1,H3AsO4系数为1,Ga(NO3)3系数为1,HNO3系数为11,H2O系数为4,根据O守恒检验,因此得到GaAs+11HNO3 = Ga(NO3)3+8NO2↑+H3AsO4+4H2O,其单线桥法为
。
(3)从图中熔点变化分析出GaN、GaP、GaAs都是原子晶体,原子半径N<P<As,键长Ga−N<Ga−P<Ga−As,键能Ga−N>Ga−P>Ga−As,故GaN、GaP、GaAs的熔点依次降低;故答案为:GaN、GaP、GaAs都是原子晶体,原子半径N<P<As,键长Ga−N<Ga−P<Ga−As,键能Ga−N>Ga−P>Ga−As,故GaN、GaP、GaAs的熔点依次降低。 (4)根据信息,说明亚磷酸(H3PO3)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Na2HPO3,说明亚磷酸应属于二元弱酸,Na2HPO3溶液显碱性,说明HPO3水解大于电离,因此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
--
小的次序为HPO3>OH>H2PO3;故答案为:二元弱;HPO3>OH>H2PO3。
;故答案为:
222
14.解析:(1)碳元素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该氢化物为乙炔,其结构式为:
,碳碳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其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3:2,答案为:3:2;
(2)碳元素、氧元素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是甲烷和水,其中沸点较高的为
H2O,原因是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答案为:H2O;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沸点升高;
(3)R为铬元素,R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3·6H2O。已知0.01molRCl3·6H2O在水溶液6H2O中能电离出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说明1molRCl3·2molCl-,此配合物最可能是[R(H2O)5Cl]Cl2·H2O,答案为B;
(4)向含少量CuSO4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Cu(OH)2↓+2NH4,继续滴加氨水至过量,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为:Cu2++2NH3·
液,形成了四氨合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2++2OH-,答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案为:Cu2++2NH3·
15.解析:各物质的化学键所属类别①O2中O原子之间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②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③NaBr中钠离子和溴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④H2SO4中S原子和O原子、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⑤Na2CO3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C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⑥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N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⑦NaHSO4中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S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⑧Ne中不存在化学键,属于稀有气体;⑨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⑩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①②④;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③;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⑤⑥⑦⑨⑩;不存在化学键的是⑧。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⑥⑦⑨⑩;⑧; (2)将NaHSO4溶于水,电离成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破坏了NaHSO4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其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成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破坏了离子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NaHSO4=Na++H++SO4;离子键。
22
16.解析:(1) TiC 的熔沸点明显高于TiCl4的原因是:TiC是原子晶体,TiCl4是分子晶体,共价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2)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相似,都是混合型晶体。但六方氮化硼晶体不导电,原因是:氮化硼晶体的层状结构中没有自动移动的电子。
17.解析:(1)在所有元素中,H原子的半径是最小的,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H、B、N中原子半径最大是B;B与Si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的位置,根据对角线规则,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Si元素相似;故答案为:B;Si;
(2)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与3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后,其价层电子对只有3对,还有一个空轨道;在NH3中,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故在NH3BH3分子中,N-B键为配位
键;其电子对由N原子提供;故答案为:配位;N;
(3)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说明N的电负性大于H;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说明H的电负性大于B,因此3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B;NH3BH3分子中有8个原子,其价电子总数为14,N和B的价电子数的平均值为4,依据等量代换的原则,可以找到其等电子体为CH3CH3,分子式为:C2H6;故答案为:N>H>B;C2H6。
18.解析:I(1)硼原子位于晶胞内,氮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则在一个晶胞中,含有硼原子4个,81164个。 8213 ,则是cm,DE原子即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B4422,即 是cm。
22(2)己知氮化硼晶胞参数为γcm,则在此晶胞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N与B之间,最短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
原子,二者之间的距离为晶胞的棱长的(3)己知三个原子分数坐标参数:A为(0,0,0)、B为(0,1,1)、C为(1,1,0);则由E原子的位置知,E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4)由晶胞示意图知,氮化硼晶胞的俯视投影图是b。
333444425g ,氮化硼(5)1个氮化硼晶胞内含有的氮原子和硼原子均为4个,则晶胞的质量为
NA33晶胞参数为γcm,则晶胞体积为cm,晶胞密度即 晶体的密度为
425gNA4253。 g/cm3cm3NA3II(6) 观察图可知,每个四面体通过两个氧原子与其他四面体连接形成链状结构,所以每个四面体中的硅原子数是1,氧原子数是22学式为SiO3或[SiO3]n。
213,即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3;化22n
19.解析:(1) 氯化铵为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所以氯化铵晶体熔化时即要破坏共价键又要离子键,故选C;
(2) 根据分析可知:干冰为含极性键的分子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常温下为气体,是七种物质中唯一的气体,熔点最低,故选A;
(3)根据分析可知:氯化铵晶体、烧碱以及过氧化钾为即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选CEG;
(4)根据分析可知:干冰和冰为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选AF;
(5)根据分析可知:固态碘为只含非极性键的物质,过氧化钾为即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
离子化合物,故选DG。
20.解析:(1)基态Se原子位于第四周期,34号元素,[Ar]中含有18个电子,还需要14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填充规则,基态S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4; (2)金属的熔沸点与金属键强弱有关,K、Cu均为金属晶体,Cu的半径比K小,离子电荷比K多,铜的金属键更强,则金属钾的熔点比铜的低;
(3)O、S、Se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ⅥA族,它们的氢化物分别为H2O、H2S及H2Se 中心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对孤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键角越大,电负性:O>S>Se,则分子的键角从大到小顺序为H2O>H2S>H2Se; (4)共价键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一个σ键和 一个π键,
TMTSF(
)中共价键的类型是σ键和π键,
根据结构式可知,每个分子中含27个σ键。
三、解答题
21.解析:(1)Zn元素是30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ds区,故答案为:ds ;
(2)Zn元素是30号元素,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故Zn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葡萄糖分子中-CHO中的C原子成2个单键、1个C=O,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其它C原子成4个单键,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sp2和sp3;
(3)NH3分子呈三角锥形,N原子最外层有一对未成键电子,是极性分子。在[Zn(NH3)4]2+
中,Zn2+有空轨道,N有孤对电子,Zn2+与NH3分子之间存在配位键,故
答案为:极性分子;;
(4)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Zn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晶胞中含有4个Zn原子,X原子处于顶点与面心,晶胞中X原子数目为8×+6×
181=4,故该化合物化学式为ZnX,晶胞中Zn2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故该晶体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干冰属
于分子晶体,故该化合物的熔点比干冰高,故答案为:ZnX;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
22.解析:I.(1)σ键是头碰头的方式形成的,而π键是以肩并肩的方式形成的;单键都是
σ键,而双键或三键中才含有π键,所以只含有σ键的是①②③⑥⑦⑧;既含有σ键又含
有π键的是④⑤⑨,故填①②③⑥⑦⑧、④⑤⑨;
(2)原子成键时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发生交叠,H原子只有1s电子,形成H2时两个H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σ键,故填⑦;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N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H2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SO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
1×(5-3×1)=4,孤电子对数为1,为三角锥形; 21×(6-2×1)=4,孤电子对数为2,为V形; 21×(6-2×2)=3,孤电子对数为1,为V形; 21×(2-2×1)=2,孤电子对数为0,为直线形; 2BeCl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CO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
1×(4-2×2)=2,孤电子对数为0,为直线形,故填三角锥形、V2形、V形、直线形、直线形;
II.(1)Co2+核外25个电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或1s22s22p63s23p63d7,故填[Ar]3d7或1s22s22p63s23p63d7;
NO中N作为中心原子提供5个电子,第VIA族的元素O作为周围原子时,不提供电子,NO有一个负电荷,多1个电子,所以价电子一共6个,即3对,没有孤对电子,N元素属于sp2杂化,离子构型是平面三角形,故填平面三角形;
(2)①Co2+离子含有空轨道,bte中N原子、水中O原子均有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填N、O;
②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C、N的氢化物中它们均表现负化合价,说明它们的电负性都大于氢元素的,故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N>C>H,故填N、C、H;
③bte分子中环上碳原子形成3个σ键,亚甲基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杂化轨道数目分别为3、4,碳原子分别采取sp2、sp3杂化,故填sp2、sp3;
④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bte的分子含有21个σ键,1mol bte分子中含σ键的数目为21mol,故填21。
23.解析:(1)在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或氯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2)从体心处的Na+看,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在棱上,共有12个。 (3)(1)中所示的NaCl晶胞中,所含Cl的个数为8为121164,所含Na+的个数82114。 2
24.解析:(1)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最科学的实验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 故答案为: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X射线衍射实验。
(2)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作共价键。共价单键都是键,而共价双键一个是键,一个是键,键是电子云“头碰头”重合,键的特征是轴对称,可以沿轴的方向旋转,键是电子云“肩并肩”重合重叠程度小,键的特征是镜面对称不能旋转,一旦旋转,共价键就被破坏; 故答案为:轴对称;镜面对称。
(3)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即每个面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共有20个面,每个顶角为5个三角形所共用,所以20个等边三角形所含有的顶角数为203512,即原子个数为12;因为每条边为2个三角形所共用,所以20个等边三角形含有的边数为
203230,即BB键数目为30; 故答案为:12; 30。
1164,所以该氯化物的823437gcma10cm99.5g,解得mV化学式为CuCl;根据可知
NA25.解析:晶胞中铜原子的个数是4,氯原子的个数是83.981023a3nm。
NA3.981023故答案为:CuCl;3;
NA
26.解析:(1)LiAlH4是由Li+与AlH-4组成,阴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Al与H之间还有共价单键,共价单键为σ键不存在π键和氢键,故答案为:AB;
(2)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可以判断其为离子化合物,所以一定存在离子键;
(3)N2的结构式为N≡N,三键中含1个σ键和2个π键,N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n(σ)∶n(π)=1∶2;
(4)根据化学式,缺少的配体是NO和H2O,NO中N为配位原子,H2O中O上有孤电子对,O为配位原子,故结构为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