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省种植桑树改良开发盐碱地的思考

黑龙江省种植桑树改良开发盐碱地的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农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5期

黑龙江省种植桑树改良开发盐碱地的思考

高 清,韩 伟

(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盐碱地面积逾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黑龙江有3000多万亩盐碱地,其中重度盐碱地面积为1600万亩。我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肇东、肇源、肇州等地和西部地区,如果能得到治理,农产品产量将有大突破。当前,栽植桑树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生物措施之一,可有效改良盐碱地,恢复土地功能,增加适耕耕地面积。

1 改良开发盐碱地的目的意义

盐渍土作为一种资源,在我国有80%左右尚未得到利用,盐渍土综合治理重点是盐碱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其目的在于改善环境、扭转系统退化、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恢复能力,以期缓解耕地压力、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生物措施改造盐碱地,增加耕地面积,对粮食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在人口、粮食、土地矛盾日益加剧的今天,选择栽植桑树进行适应种植,可大幅度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并改善盐碱土的生态环境。2 桑树改良盐碱地的必要性

黑龙江省有3000多万亩盐碱地,其中西部地区有盐碱土近1000万亩,其中含盐量超过1%的盐土和盐碱土超过150万亩,全省盐渍化土壤比50年代增加了300万亩。由于对土壤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盐渍化面积扩大,影响粮、草产量,影响农牧产业的发展。据统计,松嫩平原的盐渍土大多属苏打碱化型,土体总含盐量不高,但含有碳酸钠、重碳酸钠,土壤具有较高的pH值,对植物的毒性大,出现不少斑状的光板地。这里的盐土、碱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黏重,保水保肥性能好,一旦开垦利用,作物产量较高。盐渍土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机械耕作,又有一定的灌溉条件,改良利用盐渍土,可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3 桑树改良盐碱地的可行性

生物措施的应用是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土壤改良的主要途径。桑树是改良盐碱地的事宜树种。桑树有巨大的树冠,高可达12m,能蒸发大量的水分,根系又像一台抽水机,将地下的水源源不断地向树冠输送,地下水位就慢慢地下降,溶解在水中的盐碱也就随着水慢慢地移到土壤的深层,这就是生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桑树耐干旱、耐瘠薄,可耐-40℃的低温,在酸性、中性及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桑树在荒山绿化、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治理方面作用日益突出,成为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和重建工程中重要的先锋树种之一。

自2009年起,在我省肇东市的德昌、四站等五地的部分盐碱地种植桑树改良治理证明,桑树可以在pH值8.3~9.5范围内生长,种植桑树三年后,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土壤砂粒和粘粒含量降低、粉粒含量升高、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土壤含盐量明显降

低,土壤pH值减小0.5~1.0。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保水保墒能力增强。同时,土壤N、P、K,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都呈增大趋势,主要原因是桑树在盐碱地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枯枝落叶、残留根系、根系分泌物、代谢过程等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和腐殖质含量的增长,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N素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增加以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植物根系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此外,桑树根系也能分泌柠檬酸和苹果酸等有,这些酸性物质对土壤难溶物质的溶解起到促进作用,促进P、K、Ca盐等的溶解,从而全面改善土壤肥力,产生良性循环。

4 桑树改良盐碱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开发桑树产品,充分利用桑树资源,一方面可以改良盐碱地,也可作为防风林带,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种桑养蚕附加效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生物改良盐碱地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优的改良盐碱地模式。在盐碱地上,不同的农业措施对农业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主要是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盐碱地的经济效益。在土壤盐分较高的盐碱地上,通过3年桑树种植,可以退林还田,使pH值降至2.5~3,重新栽培大田作物。因此,以生物方式(栽桑养蚕)改良盐碱地,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退林还田后,作物的增产效益也非常显著。盐碱地经过生物改良后,其土地有较高的生产潜力,比利用排水洗盐的增产效果要好得多。实验表明,在土壤盐分含量高于1.5% 的土壤上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通过3年生物改良后种植玉米和小麦的平均产量要比灌水洗盐方法后种植的产量高出一倍左右。这主要因为,在生物改良过程中,不仅降低了土壤盐分,而且还通过养殖业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桑树改良的在盐碱地上直接种植大田作物,可有较好的收益。

种植改良土地的桑树也可创造很可观的经济效益。每亩桑树可养桑蚕1.5张,产桑叶1250kg可做菜食用,产桑条5000kg,用于牲畜饲料,桑条粉碎后做蘑菇木耳培养基,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在黑龙江省现有的耕地面积中,受不同程度盐化危害的面积有3000万亩,所以土地盐碱化是制约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持续农业包含了农业经济产出的可持续性,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和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性。而生物改良盐碱地,是以生物循环为机制,一方面提高地表覆盖度,降低土壤盐分,另一方面通过栽桑养蚕,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盐碱地。这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得的优良的改良盐碱地模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上也是比较合理的,它对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