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8年第1 7卷第4期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与对策探索 口邓劲松 【内容摘要】就业质量既是大学毕业生发展的重要保证,又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提高就 业质量”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成了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3-作者的研究重点。针对当今大学 生的就业现状,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就业质量;就业期望 【作者单位】邓劲松,重庆三峡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社 在找寻工作时心中都有自己的期望值。对自己所从事工作 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是一 个高校教育质量的检验,也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因 素。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每年都在增长,2017届毕业生在800 万左右,2018届毕业生将超过810万。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 的待遇、福利、发展前景及工作环境等有着美好的想象和憧 憬,但在每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岗 位和自己的期望有所差距。例如,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想在一 情况加之每年大学毕业生呈增长趋势,无疑给大学生就业带 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和国家 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提高就业质量”的 要求,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 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就业工作经验, 线城市工作或想进入机关部门l丁作,但最后却留在西部或非 线城市或者小型企业工作。由于偏离自己的就业岗位,对 一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导致看不到单位的前景,工作干劲 不足,跳槽意识重,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损害了单位的利益。 (二)就业待遇和教育背景有差距。就业待遇是每个大 学毕业生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每届毕业生的调查,很多毕业 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一生的待遇不高,和自己的教育背景有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高素质人才的主体力量,所以 在众多大学毕业生心目中,初次参加工作的工资应该是中等 水平。虽然是大学本科毕业,但是参加工作后由于单位的工 果进行奖励。同时,加强实验系列老师和企业的合作,进一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就业岗位和就业期望有所偏离。就业期望是个体 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工作特征的最低期望目标,每个大学生 持同一水平,加强对实验教学老师的人文关怀。二是各高校 应积极主动关心实验教学老师和实验室管理老师,承认实验 步提升实验室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真正实现实验室教学、 科研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五)敢于创新,勇于实践,逐渐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 系列老师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和实验室管理工作量,提高实验 系列老师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实 验系列老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才能减少实验系列老师 的流失,留住爱岗敬业人才。 (三)统筹规划,合理分配,逐步提高实验室管理建设经 费。各高校应做好教育部门下拨经费的统筹规划,在学校理 资源共享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充分利用资源,避免重 复建设和浪费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各高校应打破传统方式, 敢于创新,建设科学规范的资源共享实验室。高校在运行管 理资源共享实验室时,做好证件检查和使用登记,责任到人,才 论教学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经费方 面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对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重视程度,逐 步提高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经费。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 计划和预算,确保仪器设备的更新费用和维护维修费用充实 够用。另外,加强对实验室老旧线路和安全门窗等设施的检 能进一步提升其他高校师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避免仪器 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当然实现不同高校 之间实验室的资源共享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先做到 高校内不同院系之间的实验室资源共享。在高校不同院系之 间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实践中,进一步发现资源共享中存在的 问题,并逐渐完善,逐步推广至各高校间实验室的资源共享。 查和更换,做到未雨绸缪,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消除实验室 安全隐患。 (四)积极培训.加强合作,提升实验室科研成果数量质 量。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完成实验教学的同 时,应重视发挥实验室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积极对在职 实验系列老师进行培训,提供攻读在职博士和出国进修的机 【参考文献】 [1]吕长平,周凤莺,何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242~244 『2]左苏霞.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 科技论坛,2008,7(3):189—190 会,提升实验系列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鼓励实 验系列老师申报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出版著作,并按照 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规定对实验系列老师的科研成 『3]赵民.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低温与特气, 2011。29(4):40—42 Tndll tri口1. r{pnPp Trlhiiilla 资和福利比较低,感觉没有体现 受过高等教育的价值,从 而对单位的热爱度不高,就不会有高涨的 作热情和十足的 工作劲头。 (三)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影响因 素很多,导致大学生的丁作不稳定。很多学者存对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研究的时候,都建构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确定了体 系里面的具体衡量指标。王霆等将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为 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客观方面包括 位领域、单位性质、薪 资水平、社会保险和在职培训这五大 素,主观方面则是就 业满意度。 杨其勇等认为就业质量的影响凶素为“五个满 意”,即社会满意、学校满意、个人满意、家庭满意和用人单位 满意。_2 笔者认为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为薪资水平、单位前景、 单位口碑和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单位如果薪资水平低、单位 发展潜力不足、前景黯淡、口碑不好都会导致毕业生对单位 满意度不高,自我效能感不强,导致工作懒散,效率不高甚至 得过且过,使得就业质量严重下降。 二、就业质量研究 国际上对就业质量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进 入21世纪后开始热化起来,我国对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 晚,但就业质量研究是我们就业主题研究的热点。通过 CNKI检索主题“就、世质量”,核心期刊为1,020篇;检索主题 “大学生就业质量”,核心期刊为101篇。就业质量概念的研 究是就业质量研究主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术界很多学者 对就业质量概念进行了定义。刘素华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 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 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 李军峰认为就业质 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 概念。【 笔者认为就业质量概念的定义应该倾向于工作者个 人的心理体验,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自我满意 度的一个表现。工作者存】:作中,个人的工作心理体验比较 好,自我满意度高,_I=作热情高,就业质量也就会提高。如果 工作心理体验不好,满意度不高,就会影响1==作热情使得就 业质量不高。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依据国家政策。大学生就业质量牵动着大家的心, 为了有效保障大学生就业质量,要积极依据国家政策。依据 国家政策,可以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可以保证 大学生顺利就业,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就业质量。依据政策 可以充分利用周家掌握的资源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和保证大 学生就业质量。国家政策的实施“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 生就业压力” ,又能充分调动政府、社会、高校和市场等不 同主体的积极性,构建保障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机制。依据国 家政策,建立相关就业保障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和 发放一定的就业补助,这样既保障了大学生毕业后竞聘 作 期间的生活,又能促进大学生从更广阔的范围积极参加竞 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就业质量。 (二)提高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一种与工作相关的 综合能力,对提高就业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就业能力强的毕 业生,参加工作后,会很快适应新的岗位,角色转变比较快, 工作效率高,就业质量会相应提高。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很 多,有学者认为家庭情况、就业获取渠道、专业以及学习成绩 Industrial&Seience Tribune圆蕊曩蕊砸 201 8年第1 7卷第4期 等闪素会影响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 上有着密切联系,个体的特征、认知能力等也会影响就业能 力,所以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发展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认知 水平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比如,严 格要求就业指导课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客观分析 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等。 (三)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 效途径,义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保证。国家提出“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同时还出台发展重创空间的相关指导意见, 都是为了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当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 例每年都在增长,既积极响应了国家政策,又极大地解决了 就业问题,提高了就业质量。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创业的主力 军,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 在创业的洪流中会勇往直前,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得自己的 工作自我效能感增强,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四)完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的就业指 导和服务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与职业有 关的身心特点,帮助其顺利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并能胜任。 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就业技能主要是通过就业指导课来 完成的,为提高就业质量,就要积极完善就业指导课的学习。 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大家可以客观分析自己,制定适合 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大学期间可以有意识地为实现自 己的就业目标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从理论上掌握竞聘技 巧,会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就业指导课老师也要认 真上课,创新上课模式,让大学生掌握各种信息和技能,为参 加T作提前做好准备。 四、结语 我国就业质量研究刚刚起步,就业质量的理论研究和实 证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毕业 生又在增加,形势比较严峻,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就业积极 性,为了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为了保证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为了能让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就要加大 就业质量的研究。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我国进入了一 个新时代,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就 业工作和就业理论研究,使得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 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2]杨其勇,张杰.“五个满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体 系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3]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 [4]李军峰.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3.】】 [5]马廷奇.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J].高校 教育管理,2014,7 [6]罗莹.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J].中国 青年研究,2014,9 .9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