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朵花本应芬芳》是2013-2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道荣。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每朵花本应芬芳》阅读答案汇总,欢迎阅读。 《每朵花本应芬芳》原文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
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原文有改动) 《每朵花本应芬芳》阅读答案一
24.请将选文题目正确、工整的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2分) 25.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26.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27.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2分) 28.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9.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2分) 30.读完选文,你内心必定有所触动,那么请选择一件你的童年趣事,把它写下来。(2分)
参考答案:
24.正确、工整、楷书即可(2分)
25.(1)两岁半的宝宝误解妈妈的话。(2)不到三岁的男孩戏说地球转动。
(3)四岁多的儿子雨中作乐。(4)上幼儿园的孩子午睡时趣语。(每点1分,共4分)
26. 我是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反省、关注孩子成长的人。(3分) 27. 众人都笑翻了。(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众人笑得前仰后合。)(答其中任何一个即可)(2分)
28.深化主题、升华情感;(1分)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希望孩子永远是快乐的、健康的(3分)
29.(1)母亲对女儿的教训、斥责、教育(1分) (2)女孩认为是物体的色彩(1分)
30.示例:小时候,爸爸出远门要回家了。给家里打电话,妈妈说:“给宝宝买点东西回来。”我一听大喊:“不行,我还要点南北。”妈妈听了笑出了眼泪。(不能与原文重复、语句通顺、童年时候的事)(2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阅读答案二
1.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线词的表达效果。(4分)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答案: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女儿说的“颜色”指色彩,对颜色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
2.从文中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这四件趣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孩子的天性:天真活泼、幽默乐观、伶俐可爱、充满童趣、调皮搞怪。(答对二点即可)
这四件趣事与下文(“我”孩子失去芬芳的高考生活)形成对比,引起“我”的思考,揭示文章主题。
3.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
答案:(1)比喻,作者将孩子失去天性、失去成长的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使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2)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即可)
(3)画龙点睛,暗示中心。 (4)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4.在作者眼里,面临高考的孩子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失去芬芳的。请你站在中考体验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这段经历中的收获。
答案:示例一:备考的日子,繁重沉闷。夜深人静,妈妈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来到我书桌前,我深切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倍感振奋。
示例二:在体育迎考的日子里,所有的训练项目枯燥乏味,我流汗,甚至流血,但是最终我得了A。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我变得更自信、更强大。 《每朵花本应芬芳》阅读答案三
1.请将选文题目正确、工整的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粗词语“颜色”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选文,你内心必定有所触动,那么请选择一件你的童年趣
事,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每朵花本应芬芳
2.(1)两岁半的宝宝误解妈妈的话。 (2)不到三岁的男孩戏说地球转动。 (3)四岁多的儿子雨中作乐。 (4)上幼儿园的孩子午睡时趣语。
3. 我是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反省、关注孩子成长的人。 4. 众人都笑翻了。
5.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希望孩子永远是快乐的、健康的
6.(1)母亲对女儿的教训、斥责、教育 (2)女孩认为是物体的色彩
7.示例: 小时候,爸爸出远门要回家了。给家里打电话,妈妈说:“给宝宝买点东西回来。”我一听大喊:“不行,我还要点南北。”妈妈听了笑出了眼泪。(不能与原文重复、语句通顺、童年时候的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