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北大附中历年小升初语文真题

(最新)北大附中历年小升初语文真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精选习题及答案

重点字词解析 (1)注音

愠(yùn)罔(wǎng)殆(dài)诲(huì)弘(hóng) 凋(diāo)恕(shù)勿(wù)施(shī) (2)多音字辨析 (3)形似字区别 (4)解词

有朋自远方来(朋,朋友。自,从。) 不亦君子乎(亦,也。乎,吗。)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主意。忠,尽心。) 可以为师矣(成为) 温故而知新(旧的)

学而不思则罔(表示转折,却) 诲女知之乎(教诲)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里边)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仁以为己任(作为) 死而后已(停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欲:讨厌的事。施,施加。 1 / 7

)

(5)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同“xx”,你。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同“智”,智慧。 (6)xx辨析 (7)成语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重点句分析 (1)翻译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1

“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论语>十则》中是如何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 7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论语>十则》中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1、4、5、6、7、8、9、10章。 背景知识介绍 (1)作家作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书,共二十篇。

(2)文学常识

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古字的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但是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因此学习的时候要加以注意,准确把握。

(3)背景知识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他的思想影响极大,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同步xx练习】

(1)默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____________则罔,______________则殆。”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7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xx的字注音。 ①论语()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 ④吾日三省()吾身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诲()女()知之乎!

⑦岁寒,然后知xx之后凋()也 (4)解释下列句中xx词语的含义。 2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习:()说:()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xx:()信:()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 7

故:()为:()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殆:() ⑥由,诲女知之乎! 诲:()女:()

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是:() ⑧士不可以不xx。 xx:()

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善:()之:()

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xx:()

(5)《论语》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请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①温故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7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A.学习按时间温习它,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B.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令人愉快的事吗? C.学习了时时预习它,不也高兴吗?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A.替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B.替人办事是不是不忠心,跟朋友交往而不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3

C.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替别人传播知识是不是不习惯呢?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B.知道它或者不知道它,这都是聪明智慧。

C.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7)请从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修身做人这三方面把下面的句子进行归类。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吾日三省吾身。

6 / 7

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学习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修身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xx练习】

(1)①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思而不学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⑤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

(3)①lún②yuè③yùn④xǐng⑤wǎngdài⑥huìrǔ⑦diāo(4)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说:通“悦”,愉快。②愠:生气,发怒。③忠:忠心。信:真诚,诚实。④故:原有的、旧的。为:当做。⑤罔:迷惑。殆:有害。⑥诲:教导。女:同“汝”,人称代词,你。⑦为:是,就是。是:此,这。⑧弘毅:强毅。⑨善:好的。

之:代词,代指缺点。⑩欲:想要。施:施加。(5)①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②担子重,路程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④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造句略)(6)①B②A③C(7)a.②③b.⑤⑥c.①④

4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