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越南鸟图腾崇拜的起源问题

越南鸟图腾崇拜的起源问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2年第2期 越南鸟图腾崇拜的起源问题 宦玉娟 吕士清 (云南民族大学 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鸟图腾崇拜在越南图腾崇拜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其起源对于我们了解原始越南先民的生产 生活方式,文化发展程度及其与我国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旧石器时代,越南本土土著居民及 东亚大陆先民在各自生活的地域中从事原始采集渔猎时都形成了鸟类自然崇拜观念。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东亚大陆 的先民在往南迁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鸟类的崇拜。这些移民在到达今天的越南红河流域以后,与当地土著在共同的 原始劳作生产中最终形成了越南的鸟图腾崇拜。 关键词:越南;乌图腾崇拜 起源  -文章编号:1674m6392(2012)O2一o074—05 中图分类号:G112.333 文献标识码:A 图腾(totem)一名,源自北美印第安阿尔衮琴部 鱼”。鸟图腾崇拜不仅反映了原始“骆越(雒 越)” J(n 人同大自然和谐相处、发展自身的强烈 落奥吉布瓦方言。_1](H∞我国学者严复将图腾的英文 totem直接音译为“图腾”。在越南语中,图腾一词并 没有像大多数汉越词一样直接从中文音译为越南语, 而是由其本国学者直接从英文音译为“t6tem”。学者 何星亮认为: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中期,繁荣于旧 愿望,也反映了他们“生产活动的多方面积极成 果”。‘3 J(n 研究越南鸟图腾崇拜的起源对于我们了 解原始越南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发展程度及其 与百越民族之间的交流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越南鸟图腾崇拜的起源问题,国内外专家持 石器晚期和中石器时代。[1](啪 新石器时代则是图腾 文化开始衰落的时期。¨ 脚 但是,由于世界各地自然 条件、生存环境的不同,各民族的图腾崇拜起源在时 间与方式上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的鸟图腾崇 拜起源也是如此。 有不同的意见。西方学者认为世界各地所有的图腾 崇拜都源自原始社会时期的采集、渔猎业。我国研究 越南文化的部分学者则认为越南鸟图腾崇拜是在百 越先民海洋南迁的过程中形成的。越南相关专家将 其本国神话传说及与鸟类密切相关的水稻农业生产 相结合,认为越南的鸟图腾崇拜起源于其本国的水稻 越南自古以来就属于汉文化圈,也是受汉文化影 响最早最深的国家之一。和中国发达的图腾崇拜文 化一样,越南也有着丰富的图腾崇拜文化。鸟图腾崇 拜在越南图腾崇拜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 种植。虽然多数学者都提出了充分的理由,但并没有 就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越南人的传统观念中,他们的祖先来自于“蛇,鸟, 收稿日期:2012—04—10 作者简介:宦玉娟(1988 ),女,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学(越南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吕士清(1945 ~),男,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①“骆越:或作雒越,分布地区与西瓯相接,大体相"3于广西西南、贵州西南以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在本文中骆越仅指越南 -的红河三角洲一带。 74 mu6n loci mu6n vfit.C6n 1ai mOt trifm c thing thi nO ra .一、越南乌图腾崇拜与原始采集渔猎业的关系 conngubi.D6 1a ngubi Mu6ng va ngu¥i Kinh”.[ ] 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植被丰 富,雨水充沛。在旧石器中、晚期,采集、狩猎经济仍 然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中心。[ ]‘踟) 这段话的意思是:很久以前,大地还无人居住时, 地面干旱,树木枯死。后来下了一阵很大的雨,雨水 汇成河流冲积成平原,石块堆积成丘陵山岗。地下长 旧石器时代越南原始土著在改造自然发展自身 的时候,必然要和大自然作斗争以取得生存主动权。 在采集作业中,一些果实长在高高的树枝上,原始先 民无法得到树上全部的果实,于是非常羡慕鸟类可以 出一棵小叶榕树(c si),小叶榕长得飞快,枝叶大得 遮住了天,但是害虫把小叶榕蛀得断了树枝掉了树 叶。这时,小叶榕树根下飞出一对鸟。Chimflty是雄 鸟,c矗j 6"a是雌鸟,两只鸟飞上小叶榕做窝。小叶榕 倒了,两只鸟飞上大叶榕(C怠y da)做窝,大叶榕倒了, 它们又飞到山上取草在哮洞做窝。雌鸟产下成百上 千个鸟蛋,鸟蛋中生出各种动植物。最后的一百个蛋 中生出了人,那就是芒族和京族。 借助双翅轻易摘取任何一颗想得到的果实。在捕鱼 过程中,先民们观察到一些鸟类可以掠过水面用喙迅 速从水中捕获鱼虾,而不是像人一样,要经过多次努 力,甚至还要借助其他工具或同伴的帮助才能捕获鱼 虾。在狩猎过程中,先民们可以捉到野猫、野狗,甚至 可以集体围猎大型动物,但是却很难捕捉到动作敏 捷,体态娇小的鸟类。由此,越南原始先民对与自己 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鸟类的灵活性产生了一种羡慕 与敬仰,从而产生对鸟的自然崇拜。 越南民族有关祖先起源的神话传说中也流传着 不少与鸟有关的故事。芒族就是典型的一个。芒族, 古老的传说虽然带有神话性,不能确证越南鸟图 腾崇拜的起源事实,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越南的鸟自 然崇拜观念具有久远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越南原 始土著居民生活的混沌时期。 然而,当时越南原始先民智力发展还非常有限, 审美、宗教观念还处于朦胧阶段,能够用来表现自身 思想意识的也只有石器。这时的鸟崇拜只是一种朦 胧的敬羡,属于自然崇拜,还没有上升到图腾崇拜的 居住在今越南北部和平、宜安、清化等省山区。许多 越南学者认为芒京同源。由于长期居住于山区,芒族 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小。芒族视自己的祖先来自于 鸟。该民族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 “Thu6 xua,khi con ngtrbi chua xuSt hi白,tr 1/*m h.an 高度。只能说越南的鸟图腾崇拜深受原始采集渔猎 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可能是从对鸟的自然崇拜观念发 展而来,而不是西方学者一概而论地认为世界各地的 图腾崇拜都产生于原始采集渔猎业。 hfin,cSy cbi kh6 m矗ch&,r6i trbi 1.ai ml/a.M6t tr扣ml/a to chua g they.Nu6c chay thbaah su6i thfirda sbng.D 16 b6i thfinh d6ng b缸g.Da l矗n cMt dfiy th ̄th g6 th ̄mh d6ng, thbaah doi thbxda n .T/t du6i d moc l白m6t cfiy si.Cfiy si .二、越南乌图腾崇拜与百越先民海上南迁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及考古发现,国内外学者公认,越南 文明从石器时代就受到中国文明的强大影响。我国 研究百越史的专家一致认为,越南红河流域的骆越人 16n nhtr th6i tr#th ̄ala to 16n,canh l矗che kin ca bau trbi.Cay si bi shu d.uc矗n l蛔1 cho g cbxda ru.ng l矗.T讧g6c cay si de ra m6t d6i chim.Chim Ay la dtrc,c l=ra 1a cfii.D6i chim .属于中国百越民族的一支,由中国“扬子江流域”①迁 往今越北,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今天的越南主 体民族京族。 r6 nhau bay 1钿cal1ll c Chim bay l ̄nThah si g Chim bay l白c da lmrlt6.Cfiy da .Chim Ay va c 1ai r6nhau .我国周朝时期(公元前11世纪r公元前256年), 疆域不断扩展,覆盖了今天的黄河流域,一直延伸到 今长江流域,以致威胁到当时聚居在扬子江流域的百 越先民。出于生存需要,我国南方的百越民族由扬子 bay l钿 i幽lay c6 lhm thhah t6 Hang Hao.Chim Ay va Cai a de ra t m ngfin qufi tr6-ng.Trthag chim nO ra th ̄da ①远古扬子江流域并不是仅指现在的江苏长江沿岸,而是广泛地指长江以南的江浙、江西、福建等地。也有学者认为是从四川沿 江地区至今江苏盐城滨海县的广大地区。 75 江流域通过陆海两路迁往今越南的红河流域一带,被 快,由此会产生对鸟的崇拜观念。 海上迁徙难以找到具体的考古实物确证,但是陆 称为骆越人。由此,许多专家学者推测:由于当时航 海工具落后,人们无法抵御海上迁徙时遭遇的风浪。 “于是他们对每年平安往返的一种名叫雒的鸟产生了 地考古发现却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证实 这一观点,可以参见以下考古表格: 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发现动物骸骨分类一览表(部分) ‘嘲 。’ 文化遗址动物骨骼 雕 崇拜观念。每次向南越海,他们都头戴羽冠、身穿羽 毛,把自己化装成‘雒鸟人’,用鸟头形作为标志把船 装饰成‘雒鸟船’,以此来表达对雒鸟的崇拜。希望能 鸟类 鸡 鸟 够安全到达理想之地。” “ 此观点是“根据现存在 河内市博物馆的一面被命名为‘玉缕铜鼓’的铜鼓和 ‘雒’的字义进行推断的。”-6 J( 虽然这种观点有据可考,但是仍有一些疑问。 首先,“目前越南确知年代的最早铜鼓是海防越 溪墓出土的东山鼓,其年代是公元前530年”。[ ]‘聊’ 百越民族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南迁。百越 民族越海南迁的时间与越南铜鼓出现的时间差距将 近500年。而且,铜鼓上的鸟纹出现在东南亚图腾崇 拜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鸟图腾崇拜早已形成。我国 及一些越南学者认为铜鼓上的雒鸟船是出海打渔的 船,当时的人们为了安全返航,将船图腾化,祈求平 安。至今,在越南会安港口出海捕鱼的渔船都打造成 鸟形,并在船头绘有鸟眼。因此并不能说明越南铜鼓 上的雒鸟船就是百越民族在南迁过程中形成的。 其次,据考古发现及专家研究证明,在百越先民 南迁之前就已经出现过一次移民,即东亚大陆移民。 而且这次移民起始时间比百越先民开始南迁的时间 早了将近7000年。“从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东亚 大陆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_7]( 由于原始人 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 出于生存的需要,东南亚温热的气候,丰富的植被,充 沛的雨水,成为原始人类自然趋向的理想之地。东亚 大陆先民(主要为两广,福建地区)“从中国华南地区 的广西、广东和福建,由陆路和海路,可以进入中南半 岛的越南和东南亚海岛地区。” 7¨∞ ’在此期间的海路 迁徙过程中,先民们对可以躲避风浪的鸟自然会产生 敬羡之情。 东亚大陆先民(主要为两广地区先民)是通过陆 海两路迁往今天的越北地区的,海上迁徙不仅需要制 造工具,也会遭遇风浪,造成人员伤亡,因而部分先民 也会选择陆地迁徙,鸟崇拜观念也可能在东亚大陆先 民陆地迁徙的过程中形成。在陆地迁徙途中,先民们 同样会遇到猛兽袭击的危险,看到鸟儿用带有羽毛的 翅膀飞翔,不仅可以躲避猛兽攻击,而且速度也非常 76 广东英德青塘洞 、/ 江西万年仙人洞 、/ 、/ 、/ 广西东兴贝丘 、/ 广西桂林白莲洞 、/ 从此表中,可以看到在东亚大陆移民陆地南迁的 沿途,鸟类骸骨中鸟是最多的,约为其他鸟类的4倍, 在表格中的四个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这进一步说 明了越南鸟崇拜观念可能在东亚大陆移民陆地南迁 过程中形成。 其三,有的读者会考虑到板块迁移学说对移民陆 路南迁的影响,认为那个时候如今的越南版图同现在 中国的版图可能是割裂开来的。众所周知,地球分为 五大板块,而现在世界的这五大板块和七大海洋在2 亿年前就已经形成,各个板块至今都在不断迁移变动 中。中南半岛(包括越南版图在内)与中国同属一个 板块,即亚欧板块。在亚欧板块中,菲律宾、阿拉伯半 岛、土耳其分为独立小板块。中南半岛并不在独立小 板块之中。可以肯定,当时的中南半岛和现在其所在 位置一样是同中国版图连成一片的。从东亚大陆移 民开始南迁到我们这个世纪,亚欧板块迁移变化并不 大,只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地震与火山运动。 通过以上论证,鸟图腾崇拜不大可能在百越先民 自扬子江流域南迁至今越南红河流域的海上迁徙过 程中形成。在东亚大陆移民潮之前,东亚大陆先民在 采集渔猎生活中已经形成对鸟的朦胧的自然崇拜,在 通过陆海两路南迁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对鸟的崇 拜,处于由对鸟的自然崇拜观念向图腾崇拜的发展的 阶段。 三、越南鸟图腾崇拜与本土原始稻作生产的关系 自古至今,水稻种植一直是越南最基本的农业生 产方式。不同于畜牧文化崇拜大型动物如虎,狮子 植联系起来,使得鸟图腾崇拜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 各个方面,显得愈加重要,以致掩盖了越南鸟图腾崇 拜确切的起源时间。 等,越南崇拜的都是同水稻生产相关的体型较小的动 物,如牛,鸟,蛇,鱼等。这些动物都是越南最早的图 腾崇拜之一。 首先,相对于小麦,高粱等耐旱经济作物,水稻种 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求更多的团结性和 协作性。种植水稻工序繁琐,包括播种、犁地、插秧 、四、越南鸟图腾崇拜形成并表现 在越南原始印纹陶纹饰中 根据考古发现,越南出土的原始陶器大多为印 纹陶。陶器上的纹饰多种多样,跟中国出土的印纹陶 灌水等。在越南的秧池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 景:全家老少齐上阵,有的挑秧,有的丈量,有的插秧, 有的放水……而在原始社会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更 为落后,需要更多的团结性。原始稻作业的合作性和 团结性塑造了骆越人文化性格的群居性。鸟也是一 种群居性很强的动物,互帮互助,这同骆越人的群居 性非常相似。 其次,从鸟的特点来看,大多数鸟都是益虫,对庄 稼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越南人认为,鸟的肥胖象征 着稻谷的丰收。鸟的繁殖能力很强,这也是当时需要 发展人口的骆越人所敬羡的。许多鸟所表现出来的 道德行为,如乌鸦,喜鹊的反哺,也得到骆越人的尊重 与肯定。 关于越南稻谷的由来,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早先,天帝心疼世间饱受疾苦的百姓,便让水稻自然 生长,不需要人类参加劳动,而且颗粒也比现在的大 很多。稻谷成熟以后会自动飞到各家谷仓中。有一 次,一个懒妇居然拿扫把把飞进来的稻谷赶出去。此 事惹怒了天帝。天帝不仅把稻谷粒变小,而且还让人 们自己去耕种。这种飞来型稻谷传说不禁让人将其 与鸟的飞翔本领联系起来,认为鸟为人工水稻栽培作 出了贡献。 鸟的生存方式与骆越人生活劳作方式都具有群 居性、团结性的特点。鸟对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 献。鸟的道德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规范。因而, 一些越南专家认为鸟崇拜观念产生于越南原始的水 稻生产。但是这种观点从时间上却说不通。 “位于越南红河流域的冯原文化的遗址发掘结果 表明,当地居民在距今4500 ̄3800年前 J( ’,”出现 了人工栽培水稻。而能够表现越南图腾崇拜观念的 最早器物陶器比越南的人工水稻栽培业早出现了将 近500至800年。因此,笔者认为:越南鸟图腾崇拜 不可能起源于越南本土的原始水稻生产。在水稻种 植产生之前,鸟图腾崇拜观念已经形成,从事水稻种 植的骆越人只是将已有的鸟图腾崇拜观念与水稻种 纹饰很相似。这些纹饰,有“蜂窝形纹、双螺旋纹、方 格纹”等。[7] ‘有的(如曲折纹)可能反映了图腾崇 拜 J( ’。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认为,“螺旋形纹饰 是由鸟纹变化而来的”。… m’而国外一些学者也认 为,“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纹样在原始人或者当做闪电 或鸟”o[9](P301) 这里,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疑问:由于很多考古发 现都证明东南亚的印纹陶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越南 印纹陶也是源于中国,上面的纹饰也多与中国相似。 其印纹陶上的纹饰包括从鸟纹发展而来的一些抽象 纹饰会不会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而不是本土的鸟图 腾崇拜观念的艺术外化? 首先,艺术源于生活。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艺术等活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越南出土的 印纹陶上的纹饰也是如此,确实受到中国南方印纹陶 的影响,但绝不是全然不动的照搬照抄。这些纹饰同 骆越人的生存环境是分不开的,反映了他们生存环 境、生产生活、思维活动的方方面面。 其次,中国南方尤其是广西广东一带同越南红河 流域的自然环境非常相似,也不能排除骆越人会同南 越、闽越人产生相似的艺术思维。 其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创造性,这是我们 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如上所提及的出现在我国印 纹陶上面的螺旋形纹饰被认为是一种鸟纹。这种纹 饰传播到红河流域,由于骆越人对鸟也有崇拜观念, 他们可以接受这样的纹饰,可能还会根据自身的审美 观念、自然观察进行再创造,改变成越南出土的印纹 陶中的双螺旋形纹饰。 图腾不仅表现原始人对自然物的崇拜与敬仰,原 始人还会用图腾形象作为自己氏族部落财产的标记。 因为原始社会时期的越南红河流域还没有出现文字, 对于个人或部落的财产只能通过抽象的图画来表示, 这些图画通常都是个人或部落所熟悉或崇拜的物体。 77 陶器在当时物质财富并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中不仅是 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也被视为重要的物质财产。先 民们将崇拜的自然物经过艺术加工,以抽象形式绘于 陶器表面,其中必然包括他们一直以来崇敬的鸟形 象。在经过人脑抽象思维的加工后,这些代表着鸟形 形成于越南原始的印纹陶器文化。尔后,随着生产力 水平的发展,骆越人改造自然能力水平的提高,审美 观念、抽象思维能力的上升,鸟图腾崇拜的外在表现 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纹饰也发展得愈加丰富形象。 象的图案也就从简单的鸟自然崇拜转化为高级的鸟 图腾崇拜。 五、结语 根据以上论证,可以做出以下时间表: 印纹陶是越南最早出现的与鸟图腾崇拜有关的 外在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可以肯定越南的鸟图腾崇拜 越南鸟图腾崇拜观念形成过程表① 约250万年前 日石器时代 产生朦胧的鸟 自然崇拜观 距今一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 n东亚大陆先民开始南迁 南迁中,鸟自然崇 拜观进一步加深 距今5000年前 距今4500年前 越南冯原文化出现轮制陶器 越南出现水稻种植 几 形成鸟图腾崇拜 距今3000多年前 公元2012年 百越开始南迁 从此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旧石器时代,越南 [2]宋蜀华.百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3]杨俊峰.图腾崇拜文化[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本土土著居民及东亚大陆先民(主要为我国两广地区先 民)在各自生活的地区从事原始采集渔猎生活,其间都 [4]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中国原始社会史[M].北京:文 物出版社,1983. 形成对鸟的自然崇拜。进入新石器时代,东亚大陆先 民通过陆海两路往南迁徙,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鸟 的崇拜情感。东亚大陆先民们到达今越南红河流域 以后,同当地土著居民的鸟崇拜观念不谋而合。继 而,他们在共同的原始劳作生产中,最终形成了越南 [5](越)张仕雄(Trttong syH6ng).芒族神话史诗史诗(Sirthi thantho搴iMtrring)[M].河内:河内民族文化出版社,1992. [6]罗长山.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 版社,2004. [7]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 社,1996. 鸟图腾崇拜,并通过陶器中的纹饰外化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2. [8]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史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 出版社,1987. [9]林惠祥译.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责任编辑:王国平] ①表中部分数据参考贺圣达著《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