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玉成中学: 罗建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 归纳观点的能力. 2.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培养热爱祖国, 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突破:
“我与祖国共命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 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是本课的重要价值追求, 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落脚点. 这部分教学内容涉及的内容多, 角度新, 把继承民族精神放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中进行讲解是教材整合的创新. 三. 教学方法; 1. 图片展示法, 用此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案例分析法,故事感悟法.
四.教学准备: 1. 学生搜集有关海外华人华侨爱国的典型事例. 2. 教师准备有关祖国统一的诗歌, 歌曲等. 教师活动 【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烘托课堂气氛. 导入课题 学生活动 思考、感知: 设计意图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历史. 炎黄子孙同根同源, 一脉相承。
【问题讨论】 (1).清明节海内外炎黄子孙公祭轩辕黄帝,如何理解这种民族情结? (2)列举史实,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3)讲述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 阅读教材21—22页的三个事例及内容; 讲述自己搜集海外华侨华人爱国的典型事例; 与同学交流,讨论台湾史实. 得到结论: 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引导学生对华夏儿女同根同源正确认识. 突出对重点理解和掌握. 【探究与研讨】 一.当帝国主义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时, 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尊严. 二.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在东北平原时,回民支队的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是什么精神激励着中国人勇往直前? 1.同桌进行讨论. 2.通过讨论明白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 3. 明白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1.加强师生互动. 2.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3.通过学生讨论巩固本节的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1.学生读材料.. 【组织活动】 .看教材P25思考: 2.思考、分析活动中的问题. 1.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3.完成活动中的问题. 称赞为 “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4.通过交流,得出结论 国的代表? 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增强热2.讨论作为新时代的中华爱祖国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要弘扬少年如何承担振兴祖国的历史伟大的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使命? 锐意进取, 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顽强3.理解 “少年兴则国兴, 拼搏, 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少年强则国强,” 体会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的关系,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强化对本节难点的认识. 【中考链接】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访问大陆期间答记者问时指出: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两岸一家亲.”
材料二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到: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是坟头\\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运用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乡愁))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
(2) 为早日消除台湾同胞的乡愁, 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1)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血肉相连. ((乡愁))反映了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的分离之苦以及他们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亲人团聚的愿望. (2)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断创新, 大胆实践, 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 坚决同分裂祖国, 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