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日“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回答1~2题。
1、该日,我国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①气压带或风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B.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C.上升,湿润 D.下沉,干燥 1、D 2、B 【解析】
1、气压带、风带向南移至最南,我国正值冬季,选D。 2.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暖湿,B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列3~4题。
3.图中所示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4.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的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3.A 4.A 【解析】
3.图中亚欧大陆上形成热低压,该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可根据图中低压的分布位
1 / 6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置来推断,该低压形成于北回归线附近,该位置附近的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4.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5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及景观图。据此回答第5题。
5.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5、D
解析:选D。该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原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说明此时是湿季,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下图8为模拟绘制的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①~④图中,符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若甲地常年受该气压带控制,其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C 7.C 【解析】
6,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可知图③正确。
7,因上题中图③正确,图③表示的是南半球高气压带,即副热带高气压带,故常年受其影响形成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8~9题。
2 / 6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8.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 abe B. bcd C. ade D. cde
9.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
8.C 9.D 【解析】
8、三圈环流中,空气上升气流即对应的低气压带,分别为a赤道低气压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流向较高纬度引起降水的为西风气流,对应图中的d,据此选C。信风为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一般不会降水。高压气流下沉,也鲜有降水。
9、结合上题图示,C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信风,据此选D。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图中气压带代表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11.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 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 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 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0.D 11.C 【解析】
10.根据风带风向,图中气压带代表的高压,A、B错。极地高气压带周围是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C错。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对。
11.根据图中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结合风带的风向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 该气压带不能影响北非地区,A错。风带1位于南半球,不影响台湾东部夏季降雨,B错。受风带
3 / 6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2影响,南半球的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C对。旧金山位于北半球,不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D错。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面12~14题。
12.有关B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大气冷干 B. 有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气流暖湿 C. 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D. 高空气流堆积下沉
13.常年受A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14.此时,北半球地中海地区气候特点是( )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旱 C. 寒冷干燥 D. 温和多雨 12.D 13.A 14.D 【解析】
12.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B气压带位于30°S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是受动力作用影响,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近地面形成的高气压,故D正确; 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大气冷干,为极地高气压带,故A错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气流暖干,故B错误;B位置为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故C意,故答案选D项。 13.读图分析可知,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属于赤道低压,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选A。
14.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冬季南移,夏季北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气压带、风带南移,说明北半球冬季,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D正确。 二、综合题
15.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 6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反映了北半球________(季节)的季风环流。
(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________(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出现________天气。 (3)乙处的风向为________,丙处位于______________(风带)。
(4)此季节,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________(南或北)的位置,受该气压带影响,丁地气候特征为________。
解析:图示风向自内陆吹向海洋,应是北半球的冬季。甲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受亚洲高压控制,形成寒冷干燥的天气。此季节,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南位置,在其控制下,丁地天气高温多雨。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 (2)高 晴朗(或干冷)
(3)西北(或偏北) 东南信风带 (4)南 高温多雨
16.读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图1)和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P 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2)A 地 的 气 候 类 型 是 ______________ , 该 气 候 的 成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地 的 气 候 类 型 特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其 气 候 的 成 因 是
5 / 6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专题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________季。 (5)N 地此时受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降水较____(多或少)。 (6)此时 M 地盛行________风,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M、N 两地纬度位置接近,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地的____________。 解析:
(1)图中 P 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2)A 地位于北 纬 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3)B 地位于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炎热干燥。
(4)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中气压带明显北移了,所以北半球为夏季。
(5)N 地地处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6)此时,M 地盛行夏季风(东南风),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M、N 两地尽管纬度位置接近,但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N 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 M 地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故气候类型不同。
答案:(1)D (2)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3)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4)夏 (5)副热带高 少 (6)东南 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大气环流不同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