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六章 学前心理学教案

第六章 学前心理学教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案

授授课课课题时目 间 次 1次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 第 周 课时建议 4课时 课型(请打√) 理论课( √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1.理解想象的概念与分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2.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3.掌握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 1.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2.掌握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的方法。 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 一、以案例导入的形式,引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二、基本过程: 第一节 想象概述 1.什么是想象 2.想象的分类 3.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教学内容 1.0~3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2.3~6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经验,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 2.保护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创造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学前儿童大胆想象 4.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三、结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思考题与作业 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怎样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 讲稿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指对人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知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

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不仅可以创造出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人是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即记忆表象进行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想象归根结底还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象的一般特征与加工方式

1.想象的一般特征 (1)形象性 想象是鲜活的表象。 (2)新颖性

人的头脑不仅能回想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因此,想象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头脑中要有大量的表象储备;其次,头脑中要有操作表象的能力。

(3)非真实性

想象中的事情总是基于已有经验的重新组合,在想象结果变成实物之前,都是非真实的。 2.想象的加工方式

对表象的操作,就是想象的加工,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1)黏合

黏合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元素、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方式。

(2)夸张

夸张又称强调,是指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方式。

(3)典型化

典型化是指根据一类人或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方式。 (4)拟人化

拟人化是指把人类的特点附加于某些动植物甚至非生物,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想象某种形象的过程。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在 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也是学前儿童想象的典型形式。

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的表现,是人们在睡眠状态下一种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想 象。引起梦的原因很多,有身外刺激引起的梦,比如,风吹窗外树叶沙沙作响,可能做下雨之类的梦;有身体各部位的生理变化引起的梦,如胃中空虚,可能会做劳动后感到饥饿的梦;有精神紧张引起的梦,可能做没有复习就进入考场参加考试的梦等等。按照巴甫洛夫的解释,梦是人们在睡眠中,大脑皮质产生的一种弥漫性抑制,由于抑制发展的不平衡,皮层上有些区域的神经细胞仍然处于兴奋状态,就出现了梦。

在梦中,人们的心理活动不受意识的控制,因而梦中出现的形象或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时 虽然荒诞离奇,似乎离现实很远;但其实构成梦境的一切素材都是做梦者曾经经历过的事物,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的新形象,依然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做梦是脑功能 正常的表现,不仅无损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大脑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必要的。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有计划的想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为完成某项活动任务所进行的想象,都是有意想象。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模型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所谓再造,是指这个新形象并非自己的独创,而是根据当前任务或提供的材料,在词语或其他元素的调节下运用个人经验把自己没有感知过的新形象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出来。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人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等特点,创造想象是各种创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幻想

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介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中间的一种想象。幻想的形象是人们希望所寄托的东西,根据想象的现实程度,幻想可以分为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 三、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象在学前儿童认知中的作用

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学前儿童的想象把记忆和思维连接起来,并成为思维发展的基础。

想象与记忆的关系密切。想象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原材料,但有所超越。因此表象是记忆通往想象的桥梁。记忆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的重新出现,即表象恢复的过程;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料,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的过程。想象更超越注意和感知觉对现实的依赖。 (二)想象在学前儿童情绪中的作用

想象能引发情绪活动,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常常由想象引发;情绪影响想象,学前儿童游戏中的想象更多地表现了他们的情绪和愿望。学前儿童的想象不仅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还容易被自己的情绪和兴趣左右。 (三)想象在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作用

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在儿童的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以及游戏的整个过程都要依靠想象。 (四)想象在学前儿童学习中的作用

想象能够帮助儿童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0~3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岁之内婴儿是没有什么想象的,1.5~2岁左右的儿童出现了想象的萌芽。此时的想象是一种类似于情形的记忆再现或联想,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表现为以下特点: 1.记忆表象在新情境下的复活

2岁左右孩子的想象,基本是完全重复自己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条件下的表现。

2.简单的相似联想

幼儿最早的想象是完全依靠事物外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3.无情节的组合

幼儿最早的想象仅是以一物代替一物的简单替代行为。而这种代替没有太多想象的情节在其中,很少甚至没把己有经验的情节成分重新组合。 二、3~6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1.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学前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并且内容零散无系统 (3)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4)想象的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2.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

学前儿童的想象虽然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但有意想象已经开始萌芽,并在教育的引导下逐步发展。

(1)中班幼儿的想象已具有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2)大班幼儿想象的目的性进一步明确,主题逐渐稳定,而且想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学前儿童主要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是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行动是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必要条件。

学前儿童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对原型的改造程度不高。学前儿童创造想 象的形象与原型只是稍有不同,可以说是模仿,但又不是完全地模仿,这种最初级的创造,严格来说,还只是创造想象的萌芽或雏形。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想象情节逐渐丰富,对原型的改造程度不断增大,从原型中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三)想象脱离现实或与现实混淆

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学前儿童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 1.想象脱离现实

学前儿童想象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想象具有夸张性。

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是其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首先,由于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

尚处在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所以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其次,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 是情绪对想象过程影响的结果,学前儿童的一个显著心理特点是情绪性强,他感兴趣的东西, 往往在其意识中占据主要地位,如儿童对蝴蝶有兴趣,画面上就会让它占据中心位置;最后, 学前儿童对想象与现实之间差异的觉察能力较弱,带来的不仅是儿童对注意焦点的夸张,还 可能是对注意焦点以外的事物或事物某些方面的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能够逐渐觉察到想象与现实的差异,并逐步缩小这种差异。

2. 想象与现实混淆

学前儿童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和学前儿童感知分化发展不足有关。因为感知分化发展不足,儿童往往意识不到事物的异同,察觉不到事物的差别。如小班幼儿在看木偶剧时,看到大老虎出场会感到害怕;而中班、大班幼儿则能认识到这与真实的老虎不同,是假的,并不会感到害怕。

同时,学前儿童想象与现实混淆是由于其认识水平不高,有时会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相混淆。有些儿童渴望的事情,经过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把想象当作现实的情况较多;中班幼儿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情况已有 所减少;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认识能力也逐渐提高,能够分清真的和假的、向往的和真实的。

由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具有夸张与脱离现实的特点,再加上他们的记忆不精确、记忆概念掌握得不好以及表达能力有限,也会出现类似“说谎”的情况。成人在理解了儿童的这些特点以后,不能将儿童不符合事实的话语简单地归结为说谎,并责备之。应考虑儿童想象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耐心地指导儿童,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假想的、多观察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儿童想象的发展,帮助儿童辨别想象与现实。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经验,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经历过的感性经验,感性经验的多少决定了学前儿童想象的丰富程度,感性经验的差异也决定了学前儿童想象内容的差异。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学前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儿童多去看世界,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教师可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儿童的视野,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儿

童的想象增加素材。

语言可以表现想象,学前儿童的语言水平直接影响着想象的发展。儿童在表达自己的想象内容时能进一步激发其想象活动,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教师在丰富儿童表象的 同时,还要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如通过故事续编、仿编诗歌、适时停止故事讲述等形式, 鼓励儿童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看图时,指导儿童认真观察,鼓励儿童将看到的内容讲述出来;可以在组织儿童春游或秋游之后,让儿童描述游玩中看到的事物、游玩之后的心情;还可以鼓励儿童用绘画、泥工等方式大胆想象和创造,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保护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创造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条件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好奇、好问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教师要善于将儿童的好奇心引发为求知欲,多深入到儿童的世界中,用儿童的眼睛看事物,多和他们交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当儿童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马上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该用各种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外,教师也应该经常向儿童提一些引发他们观察、思考、探索 的问题,给他们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如自然角里有几个在水里的蒜头发了芽,而不在水里的蒜头则没有发芽。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找到答案后告诉老师。老师再将一些儿童的想法拿出来和所有儿童一起讨论,使每位儿童都有表现自我才能的机会。 三、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学前儿童大胆想象

游戏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在游戏中可以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毅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和体力等。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儿童以玩具、各种游戏材料代替真实物品,想象故事情节,促进其想象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在角色游戏和造型游戏中,随着扮演的角色和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想象异常活跃。儿童的想象力是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游戏的内容越丰富,儿童的想象就越活跃。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儿童参与各种游戏。

此外,儿童进行游戏,总离不开玩具和游戏材料。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儿童想象的物 质基础。因此,教师要多为儿童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不一定都是精致、漂亮的玩具,只要安全、卫生即可),鼓励儿童大胆想象,这同样能起到活跃儿童想象,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如智力玩具魔棍、魔方等,让儿童独立思考,别出心裁,反复尝试,勇于探索。教师在为儿童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时,关键看它能否满足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而不在于价格。教师应尽

量多地给儿童准备有多种玩法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引导他们在玩法上进行创新,鼓励儿童大胆想象,创编出更多、更好的玩法。 四、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给儿童留有充分想象、创造的空间,为儿童提 供丰富多彩的表现想象力、创造力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是提高儿童想象力的重要措施。

在给儿童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诱导启发式提问,开拓儿童的想象力。 美术活动更为直观,特别是意愿画,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构思出 奇特、新颖的作品。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作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优秀的 作品。

音乐活动不仅符合儿童想象的特点,还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儿童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理解音乐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表达艺术形象。

此外,成人要给儿童想象的充分自由,培养他们敢想、多想的创新精神。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成人应鼓励儿童积极动脑、自由畅想,并且当儿童的想象出现了新颖性、独创性时,及时地给以鼓励和表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