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神经内科专业规培试题2

最新神经内科专业规培试题2

来源:爱go旅游网


神经内科专业规培试题2

.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

1 .男,27岁,突然四肢弛缓性瘫痪,双侧面瘫 1周来院,无尿、便失禁,无发 热,腰穿正常。病前无感染史,首先应想到的诊断是 A .格林-巴利综合征 B .脊髓灰质炎 C .重症肌无力 D .周期性瘫痪 E .急性脊髓炎同

2 .患者,男性,40岁,因右侧后枕部阵发性抽痛 2天就诊,诉2天前有受凉感 冒史,查体提示右侧后枕部风池穴处压痛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颈椎病 B .后颅窝病变 C .枕大神经痛 D .耳大神经疼 E .偏头痛

3 .癫痫定义包括以下要素,其中错误的是: A .至少一次以上的癫痫发作史 B .反复癫痫发作的倾向

C .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 D .必需伴有意识障碍 E .以上均错误

4 .以下哪种神经核与迷走神经功能无关 A .迷走神经背核 B .疑核 C .上涎核 D .孤束核

E .三叉神经脊束核

5 .下列哪项不是多发性硬化的常见症状? A .单肢乏力 B .视力减退 C .复视 D .脊髓损害 E .面神经炎 6 . 30岁男性,于昨晨出现双侧肢体瘫痪。3年来曾有十几次类似发病,均在 2〜 4天内自愈。体检:四肢肌力 0级,腱反射消失,B.abi nski征阴性,深浅感觉均正 常。心电图QT间期延长,血钾2.2mmol/L,腰椎穿刺正常,以下最不合适的治 疗是 A.口服氯化钾溶液

B .静脉点滴10%葡萄糖液1000ml C . 肌内注射维生素 B121mg

D . 静脉点滴含钾液体 E . 针灸治疗

7 . 男性, 61岁,突然意识不清 1小时。头颅 CT 显示右侧大脑半球 3cmX3cmX6cm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昏厥 B . 脑出血 C . 脑栓塞 D . 脑血栓形成 E . 高血压脑病

8 . 一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 A . 中脑被盖部 B . 脑桥被盖部 C . 脑桥基底部 D . 延髓背外侧部 E . 延髓基底部

9 . 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的鉴别点中错误的是 :

A . 在咳嗽和用力时疼痛都会加剧,根性坐骨神经痛呈放射状分布 B . 干性坐骨神经痛有明显的压痛点 C . 干性坐骨神经痛牵拉症状明显

D . 根性坐骨神经痛不存在肌力减退和腱反射消失

E . 根性坐骨神经痛在腰椎棘突和横突处压痛和叩击痛明显

10 . 脑卒中后常继发癫痫发作,根据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将卒中后癫痫发作 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癫痫,区别这两者的时间点一般为 : A . 1周 B . 2周 C . 1 个月 D . 2 个月 E . 6 个月

11 . 下列有关核上性跟肌麻痹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双眼可同时受累 B . 无复视

C . 累及内侧纵束

D . 可见于脑出血患者 E . 反射性运动仍保留

12 . 如进行脑脊液检查,以下哪项最可能是检查所见 A . 脑脊液出现蛋白升高 B . 脑脊液正常

C . 脑脊液出现大量白细胞 D . 脑脊液出现肿瘤细胞 E . 血性脑脊液

13 . 脑出血后 3个月,病人病情稳定,生活自理,但血压偏高,现最佳处理是 A . 可中断抗高血压药物

B . 继续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C . 继续服用止血药物 D . 降颅压药物 E . 抗生素应用

14 . MG 的肌无力最常表现为 A . 膈肌无力 B . 垂腕 C . 垂足 D . 眼肌无力 E . 吞咽无力

15 . 患者肩以下右侧深感觉障碍,左侧痛温觉障碍,右上肢周围性瘫,右下肢中性瘫,其病变位于 A .右侧上颈髓(C2〜C4) B . 右侧颈膨大 C . 左侧颈膨大 D . 左侧延髓

E . 左侧上位胸髓

16 . 下列对感觉障碍判断哪项不正确

A . 周围神经末梢性损害可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套型深浅感觉障碍 B . 脊髓半侧损害可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C . 延髓外侧病损可出现同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的变叉性感觉障碍

D . 丘脑病损可引起同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一深感觉障碍重于浅感觉 E . 皮层性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等复合感觉障碍 17 . 急性脊髓炎的脑脊液检查不正确的是 A . 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高 B . 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 C . 压颈试验有梗阻

D . 脑脊液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E . 无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18 . 下列哪个是下行的传导束? A . 脊髓丘脑束 B . 脊髓小脑束 C . 皮质脊髓束 D . 簿束 E . 楔束

19 . 偏头痛的最常见类型为 A . 典型偏头痛 B . 丛集性头痛 C . 普通型偏头痛

D . 眼肌瘫痪型偏头痛 E .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20 . 癫痫发作的两大主要发作类型是 : A . 全面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B . 全面性发作和失神发作 C . 全面性发作和局灶性发作 D . 部分性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 E . 部分运动性发作和失神发作

21. SLE患者可见的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是 A . 偏侧投掷症 B . 帕金森综合征 C . 扭转痉挛 D . 舞蹈病

E . Meige 综合征

22 . 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左眼向下向外运动受限,病损部位在 A . 左动眼神经 B . 左滑车神经

C . 左三叉神经眼支 D . 左展神经 E . 左视神经

23 . 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中最突出的是 A . 亚急起病

B . 步态不稳和感觉性共济失调 C . 肢体无力较轻

D . 腱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E . 无病理反射

24 . 诊断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 . 对呼唤无反应

B . 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C . 眼球浮动

D . 角膜反射消失 E . Babinski 征( +)

25 . 下列哪项不符合视乳头水肿 A .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B . 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 C . 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乳头周边出血 D . 早期即可出现视力减退 E . 晚期可继发视神经萎缩

26 . 鉴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和周期性瘫痪(常见类型)最主要的 是

A . 运动障碍 B . 感觉障碍 C . 血钠改变 D . 血钾改变 E . 脑脊液改变

27 . 下列哪项不是下运动神经元 A . 脊髓前角细胞 B . 前根 C . 神经丛

D . 周围神经系统 E . 皮质脑干束

28 . 患者男, 45岁,近 2个月出现走路不稳,走路似踩棉花样,尤以夜间为重。 查体发现登下肢位置觉、震动觉消失, Romberg征阳性,肌力正常,双侧跟腱反射 消失,跖反射无反应。其病变定位在 A . 前庭神经 B . 锥体外系统 C . 小脑

D . 脊髓后索 E . 皮质脊髓侧束

29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 A . 待病毒学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 B . 可用阿昔洛韦治疗 C . 可用更昔洛韦治疗

D . 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脱水降颅压等

E . 重症患者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 30 .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共有的神经核是 A . 上涎核和下涎核 B . 疑核和孤束核

C . 疑核和迷走神经背核 D . 上涎核和孤束核 E . 下涎核和孤束核

31 . 病理反射的发生系因 A . 脊髓反射弧受损

B . 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 C . 基底节受损 D . 锥体束受损

E . 脑干网状结构受损

32 . 不属于周围性眩晕特征的是 A . 突发性和旋转性 B . 持续时间短暂

C . 发作时伴有意识丧失

D . 垂直性眼震可自然缓解或恢复 E . 有前庭反应分离现象反复发作

33 . 多梗死性痴呆最须注意与哪种疾病鉴别

A . Binswange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进行性白质脑病) B . Parkinson 病

C . 脑囊虫病 D . 脑膜炎 E . 脑性瘫痪

34 . 左侧痉挛性偏瘫,右侧外展神经和面神经麻痹,病灶应在: A . 右内囊 B . 右中脑 C . 右桥脑 D . 左延髓 E . 右延髓

35 . 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下哪项不正确 A .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

B . 发作突然,历时短暂,每次发作持续不超过 24小时 C . 常反复发作

D . 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血管供应区的脑功能 E . 发作间歇,症状完全恢复,仅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 36 . 一患者患有小脑肿瘤,其最可能有的症状是 A . 肌张力增高 B . 腱反射消失 C . 共济失调 D . 静止性震颤 E . 偏瘫

37 . 76岁男性,左侧头部钝痛,时向右侧头部放射,无明显恶心、呕吐。近两月 消瘦6斤,血沉103mm/h,伴轻度贫血,未查出肿瘤证据,可能的诊断为 A . 鼻窦炎 B . 低颅压头痛 C . 无菌性脑膜炎 D . 颞动脉炎 E . 偏头痛

38 . 患者左上肢弛缓性瘫痪,左下肢痉挛性瘫痪,左肩以下深感觉障碍,右侧痛 温觉障碍,其病变位于

A . 左侧上颈髓 (C2 〜 4) B . 左侧颈膨大 C . 右侧颈膨大 D . 右侧延髓 E . 右侧上胸髓

39 . 脑干病损时瘫痪的特点 A . 完全性均等性偏瘫 B . 单瘫 C . 截瘫

D . 交叉性瘫

E . 伴明显肌肉萎缩

40 . 脊髓肿瘤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 . 不对称 B . 有脊髓休克 C . 弛缓性瘫 D . 肌萎缩明显 E . 有肌纤颤

41 . Shv-Drager 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依据是

A . 皮肤划痕试验消失、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病症状 B . 自主神经损害、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病症状 C . 锥体束损害征、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病症状 D . 直立性低血压、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病症状 E . 直立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42 . 下列哪项不是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 A .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B . 多系统萎缩 C . 淀粉样变性 D . 左旋多巴 E . 多发性硬化

43 . 男, 8岁,进行性上肢抬举困难,行走鸭步样,登楼困难 3年,体检:神 清,双侧肩胛带肌萎缩,近端肌力叭远端肌力叭翼状肩,臀部肌肉萎缩,双下 肢近端肌力W, GOWER征(+),腓肠肌双侧肥大,诊断为 A . 多发性肌炎

B . 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C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D . 运动神经元病 E . 脊髓压迫症

44 . 下列对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描述正确的是 A . 外观无色透明或微黄 B . 糖及氯化物正常

a

C .白细胞数通常为(1000〜10000) X0 /L

D . 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E . 蛋白正常或仅轻度升高

45 . 男性, 75岁,头晕伴行走不稳半年,下列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提示

匱旳醉饋竝 BAEP 2 曲

左侧心 潜伏期 (ms)^ 波幅(感加 0.30+ 0.34^ 0.43V 1右侧3 潜伏期 (ms)^ 1.71^ 3.8^ 6. I*3 波幅(或冲 EFT A1-CZ / A2左4 潜伏期匸 波幅心 -1.90^ 0,99^ -1.03 43.1^ so a 兀a 444 552^ 663^ 右心 港伏期以 波幅心 -1.38^ 1.17^ -2.3^ 平均* P4E N5O P6B •胳磁电位 ■^SSEP 4 ■4 一 3 左心 潜伏期匚 19.5^ 波幅心 右寂 平均4 C<-F2 / C3'-FZ*j N20 33 潜伏期Q 19.8*3 波幅卞 5& A .双下肢上行体感传导障碍,听觉诱发电位左侧中枢性异常,右侧中枢和外周均 异常 B.双上肢上行体感传导障碍,听觉诱发电位左侧外周异常,右侧中枢异常 C .四肢上行体感传导障碍,双侧听觉诱发电位中枢性异常 D .四肢上行体感传导正常,双侧听觉诱发电位外周性异常 E .正常

46 .男患,41岁,近半年来反复发生左上肢抽动,每次约半分钟自行缓解。最可 能的诊断是

A .单纯部分性发作 B .肌阵挛发作 C .自动症 D .小舞蹈病

E . 低钙性手足搐搦

47 . 常会引起严重特异皮疹反应的是哪两个药 ? A . 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

B . 拉莫三嗪和卡马西平 C . 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 D . 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 E . 丙戊酸钠和托比酯

48 . 不属于腰丛的神经是 A . 髂腹下神经 B . 股外侧皮神经 C . 臀上神经 D . 股神经 E . 隐神经

49 . 下列有关核上性眼肌麻痹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双眼可同时受累 B . 无复视

C . 累及内侧纵束

D . 可见于脑出血患者 E . 反射性运动仍保留

50 . 男性, 36岁,突起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 “针尖样”缩小。其最可能的疾 病是 A . 额叶出血 B . 脑桥出血 C . 小脑出血 D . 基底节出血 E . 蛛网膜下腔出血

51 . 患者左侧肢体无力 1年余,查体左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肌力 4级,左下肢 上运动神经元瘫,肌力 3 级,其病变部位为 A . 右上胸髓部 B . 左上胸髓部 C . 双侧颈膨大部 D . 右侧颈膨大部 E . 左侧颈膨大部

52 . 震颤麻痹源于什么部位变性 A . 纹状体 B . 黑质细胞 C . 红核 D . 小脑 E . 脑干

53 . 左眼上睑下垂,左瞳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向内、向上运动不能,向下运 动受限,病损部位在 A . 左动眼神经 B . 左滑车神经

C . 左三叉神经眼支 D . 左展神经 E . 左视神经

54 . 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 A . 腕下垂

B . 腕部及手指不能屈曲

C . 拇指背侧及第 1、2 掌骨间隙背侧皮肤感觉减退 D . 拇指不能外展 E . 肘关节不能伸直

55 . 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 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 B . 头痛,瞳孔异常和肢体运动障碍 C . 血压,呼吸和脉搏改变 D .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E . 进行性意识障碍

56 . 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 A . 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安定 C . 止痛片

D . 维生素 B1 E . Asprin

57 . 有眼睑下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有的症状是 A . 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B . 调节反射消失

C . 眼球向内、上、下运动受限,复视 D . 眼球震颤

E . 角结膜反射消失

58 . 65岁男性,突然右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右上、下肢无力活动不灵,右偏身 对针刺不敏感,看不见右侧物体,病变位于 A . 左侧中央前回 B . 左侧中央后回 C . 左侧额下回后部 D . 左侧内囊

E . 左侧枕叶矩状裂

59 . 卡马西平治疗后,多少比例的患者会出现与剂量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A . 0-5% B . 5-10% C . 10-20% D . 20-30% E . 40-50%

60 . 有关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 .脑叶血肿量<10ml,可不考虑手术 B .脑叶血肿量>30-40ml,易手术治疗

C . 出血原因不明或可疑血管畸形,即使血肿量 <30ml 也应手术探查 D . 70 岁以上,多灶性脑出血者也应手术治疗

E .丘脑血肿量>13ml可手术治疗

61 . 男, 30岁,突发头痛伴右上睑下垂。体检:右侧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对光 反射消失,右侧眼球仅能外展,最可能病变部位是 A . 右侧面神经

B . 右侧三叉神经 C . 左侧面神经 D . 左侧动眼神经 E . 右侧动眼神经

62 . 下述哪项不符合震颤麻痹的症状 A . 面具脸 B . 慌张步态 C . 搓丸样动作 D . 写字过小征 E . 动作时震颤加剧

63 . Bell 麻痹的急性期以下哪种药物最重要 : A . 地巴唑 B . 加兰他敏 C . 抗生素 D . 维生素 B1 E . 泼尼松

64 . 成年型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与下列哪种因素相关 A . 中毒因素

B . SOD1 基因突变 C . 免疫因素 D . 病毒感染 E . 微量元素缺乏

65 . 关于重症肌无力危象不正确的是

A . 危象是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 B . 肌无力危象为疾病发展,或服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足所致 C . 胆碱能危象是使用抗胆碱酯酶剂过量所致 D . 反拗性危象可用阿托品对抗 E . 判断危象性质,可用腾喜龙试验

66 . 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准确和轮替 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A . 小脑蚓部 B . 右侧小脑半球

C . 左侧小脑半球

D . 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E . 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67 . 一侧小脑幕裂孔疝时出现对侧肢体瘫痪的主要原因是 A . 同侧中脑受压

B . 同侧大脑半球皮层运动区受压 C . 同侧内囊受压 D . 同侧桥脑受压 E . 同侧延脑受压

68 . 对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描述错误的是 A . 蛋白升高

B . 外观混浊或呈脓性 C . 糖含量下降 D . 氯化物降低

E .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常为(100〜500) X06/L

69 . 患者,女, 25岁。2年以来和丈夫吵架或遇到不高兴的事后,即出现四肢强 直和抽搐样表现。发作时能听清楚家人的呼唤但不予回答。无唇舌咬伤和大小便失 禁,瞳孔无散大,对光反射存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癫痫

B . 创伤后应激障碍 C . 癔症

D . 神经衰弱 E . 适应性障碍

70 . 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及感觉过度,其病变部位在 A . 顶叶感觉皮层 B . 内囊或基底节区 C . 丘脑 D . 中脑 E . 脑桥

71 . 属于肌皮神经支配的是 A . 肱二头肌和喙肱肌 B . 三角肌和小圆肌

C . 桡侧腕屈肌和旋前圆肌 D . 尺侧腕屈肌和拇收肌 E . 指总伸肌和肱三头肌

72 . 男性, 48岁,左肩胛骨骨折 5月。下列肌电图提示

被檢肘肉心 左拇短展肌 左第一背侧骨间肋 丢小増展肌 左楼侧腕屈腳」 左尺测 左擅总伸朋, 左「肱三头肌J 左「聽二头lip 左「大風腳应 左冈卞肌心 左「犬园耕厂 左背阔14门 左前賊I

目发电位q rs®7 插入电位门 纤颤林 正锐诅 - 3+43 正常口 MUPc 多相a - 一* + 1 十 正常 募集相心 单纯相 正常Q 正雷门 正董 正常Q 3 * ■ 3 + H 3* 2 + + P2 + 3+k 3 + 正常卩1 []3 + 3-P — & L 卞 轻收缩未引出MUP*: P单个MUP4 :单纯相口 I |3+^ 3*卫 2 *和 2* 4 3+ ” 03 + ? + - - 轻收缩耒引出MUP・ 正常£ 正當4 「MUP宽大打 轻收缩未引出MUPa 轻收缩未引岀MUP^ 轻收縮耒引出MUF2 轻收缩未引出MUP^ 正常 正富4 正常 单纯相P 单纯相P 单纯相心 P i -忙 ■ =1 —% —*7 ]—护 —+ E -■ 正當八 正和| 正窜\" 正窜* 芷常严 I…3 + ?宁 2 + 02+P 4 ■7? — -*■ 心 -卩 H2 + — 一匚 —1事 二护 p- 单纯相 单纯相匸 单纯相 左斜方耕f 潜伏期』 ms* 3.87^ e.B5*? 4.田心 波幅门 距离3 mow 檢导速度- m/sP F潜伏期 msP ■尺瞬运动左\" ■腕-ADM+3 肘-腕P •正中桂运动左& ・腕-APB^ 肘-腕归 ■正中梅运动右门 -腕-APBQ 肘-腕卢 0,21^ 0.052^ 1,28^ 1,26^ 220^ 442* 3Q4 483 9亦 3.65^> 7.94^ 225^ 7.1^ 73 29 .S+3 50,8^ 2曲 2 潜伏期p 波幅打 距离门 mm*3 传导遠度 m/s^ “护 •前育內ft!皮神竪感觉科 ■ stiml - cet?3 •前育外tmt经廖 左・ ・ stiml - oeb ■尺神餐民觉左昇 NP*3 冊4 -P 7 心 卫 7 一3 4 +=> •儘神轻感觉左匸 棧骨膜'虎口匚 •正中柩海觉左门 指III -腕卩 •正中松僅觉右口 2.21*J 2.48^ 7.3^ 13.2^ 12.0^ 113*3 13亓 130^ 51.1*1 54护 573 指ni -腕心 2②心 A .正中神经损害 B .尺神经顺海 C .臂丛损害

D .臂丛外侧束损害 E .臂丛后束损害 73 . 不能引起共济失调的病变部位有

A . 皮质脊髓束 B . 脊髓后索

C . 额桥束和颞枕桥束 D . 脊髓后根 E . 小脑

74 . 对动脉瘤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判断,下列哪项是重要的 A . 血压升高的程度 B . 意识障碍的程度 C . 脑动脉瘤的大小 D . 脑动脉瘤的多少 E . 有无偏瘫

75 . 高颈段脊髓损伤 A . 四肢瘫痪

B . 上肢瘫痪,下肢正常 C . 上肢正常,下肢瘫痪 D . 四肢正常 E . 上肢软瘫

76 . 脊髓侧索急性损伤可导致受损平面以下 A . 同侧肌肉瘫痪 B . 对侧肌肉瘫痪

C . 同侧腱反射永远消失 D . 对侧腱反射永远消失 E . 同侧痛温觉丧失

77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 A . 地西泮 B . 苯妥英钠 C . 卡马西平 D . 维生素 C E . 德巴金

78 . 下列哪项是小脑出血后需考虑外科治疗的 A . 意识清楚 B . 无脑干受压征 C . 无脑积水

D . 小脑半球出血 >15 毫升 E . 小脑蚓部出血

79 .测量距离相同,腕部刺激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W指所得 A . <0.4ms B . <0.3ms C . <0.7ms D . <0.5ms E . <0.6ms

80 . 在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例中,首选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 A . 双氢克尿噻 B . 乙酰唑胺

潜伏期差CMAP

C . 氨苯蝶啶 D . 甘露醇

E . 呋塞米 (速尿 )

81 .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出现的时间最多见于 A . 起病后 1周内 B .起病后1〜2周 C . 起病后第 3 周 D . 起病后 4 周 E . 起病后 2个月

82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 A . 流感嗜血杆菌 B 型 B .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 乙型脑炎病毒 D . 铜绿假单胞菌 E . 脑膜炎双球菌

83 . 男, 30岁,右侧乳突区痛 2天,口角向左歪A . 双侧皱额和眼睑闭合情况 B . 双侧面部针刺觉 C . 张口时下颌偏斜 D . 伸舌偏斜 E . 双侧肢体无力

84 . 小脑幕裂孔疝时,疝入小脑幕裂孔的组织是 A . 额叶内侧 B . 颞叶钩回 C . 顶下小叶 D . 枕叶 E . 小脑扁桃体

85 . 人类的朊蛋白病是 A . 羊瘙痒病

B . 皮质一纹状体一脊髓变性 C .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D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E . 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86 . 重症肌无力患者针对其肺部感染应选用 : A . 磺胺类抗生素 B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天。最有助于定位诊断的体征 是 1

C . 四环素

D . 庆大霉素 E . 头孢类抗生素

87 . 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 .监测脑死亡时脑电图仪的灵敏度为 2 — B . 监测脑死亡时电极间间距需大于 10cm

C . F7和F8分别位于双侧额下回后方,并不是真正的前颞区 D . T1 和 T2 位于眼外眦与外耳孔连线的后 1/3 点上 2cm 处

E . 波幅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脑死亡监测时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应 小于 3cm 88 . 失神小发作的脑电图表现 A . 高度节律失调

B . 局限于额颞区的周期现象

C . 双侧同步对称 3Hz 重复出现的棘慢复合波 D . 低电压脑电图 E . 纺锤波

89 . 卧位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压力正常值是 A . 50 〜180mmH2O B . 80 〜180mmH2O C . 120〜180mmH2O D . 80〜220mmH2O E . 70〜 170mmH2O

90 . 下面哪根血管出血导致壳核出血 A . 脉络膜前动脉 B . 大脑中动脉 C . 颈内动脉 D . 豆纹动脉 E . 小脑后下动脉

91.男性,20岁,四肢乏力进行性加重2天,查体提示四肢肌力I - U级,肌张力 低,四肢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阴性,双侧针刺觉对称,以下鉴别诊断中错误的 是: A . 急性轴索型运动神经病 B . 急性脊髓炎 C . 重症肌无力 D . 脊髓灰质炎 E . CIDP

92 . 下列哪项不是处理剂峰异动症的方法 A . 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 B . 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C . 药物控制不佳者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D . 金刚烷胺

E . 增加左旋多巴剂量

93 . 临床上癫痫发作与假性癫痫发作的主要鉴别为发作时有 A . 全身抽搐 B . 突然跌倒

C . 呼吸急促,喉中发出叫声 D . 双手紧握,下肢僵直 E . 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94 . 下列哪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通常不是急性起病 A . 变性病 B . 癫痫 C . 脱髓鞘疾病 D . 脑卒中 E . 脑炎

95 . 如病理出现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最有可能是哪种疾病 A . PD B . MSA C . PSP D . CBD E . LBD

96 . 以下哪块肌肉出现神经源性损害提示臂丛上干及其以上的神经根损害B . 冈上肌和冈下肌 C . 大圆肌和小圆肌 D . 颈椎椎旁肌 E . 背阔肌和肩胛下肌

97 . 女性, 36岁,皮肌炎,治疗后复查。下列肌电图提示

A . 三角肌和小圆肌

自发电位* 彼检加肉4 右胫前Ub 右股内肌a 左腓內加 盍器瞎肌亍 MUP^ 插入电位J 正窜1 正常心 正帚 正和 止常 正常门 正富J 正钳心 束新 — 1 + Ip 2 + IP HP i+ |i+^ i+ 2 + J2 + ^ 2 + b : S1P —+ ! 2+不规则波p — 茎渡窄 部归主波窄J 正鬲 部分主波窄门 部分主渡窄P 部分主波窄4 部分主波窄\" 部分主濾窄 募集相口 混合相1 混合相门 混合相P 混合枷 混含相P 一「 耆 — F彳 1+^ 1+^ —*■ 一彳 —*■ —£ 右拇短理皿』 右竝二头舶 左三第JUP ——i —k3 之*不规则挾 2 +不规则谨 — 叶 —匸 左胡方號广 1+p- i+ [ E才 —4 - 混合相P 混合相 ■ 4 潜伏期a 渡幅』 距离a mm 传导速度心 F波潜伏期* •尺瞬运动右軒 「腕-ADM+--1 肘-腕心 •正中松运动右口 1E加 m討 243 九83心 5.73 相 4.84P 8.66 相 3.19 杆 927口 10,3^ 9.0P 5.4P 5.1P 5.0P 47户 223^ 57.2^ 4 25J5+* 腕-APB*3 肘-腕心 •排总柩运动右心 ・踝-EDW 膝下•踝Q 211^ 55.2P 40.7^ 50.1^ 305^ 潜伏期\" msQ 距离门 mm*3 12.1P 1.56+1 19.5^ 113P 113P 118^ 传导速度・ m/s*3 66.1P 31^P 47.2^ •尺神轻皈右J 指IV •腕* •正中梅囲党右心 指IV -腕卩 •麟浅灣聒觉右门 1.71^ 3.62P 2»30心 課-足背\" A .肌源性损害,活动性 B .肌源性损害,非活动性 C .运动神经元损害 D .周围神经病 E .正常

98 .骶髓病变时,通常不应出现的情况是 A .尿便障碍 B .肛门反射消失 C .马鞍形感觉障碍 D .病理征阴性 E .下肢严重瘫痪

99 .下列哪种病毒是沿外周神经侵入中枢神经的 A .腮腺炎病毒

B . 麻疹病毒

C . 带状疱疹病毒 D . 脊髓灰质炎病毒 E . 狂犬病病毒

100 . 双侧瞳孔中度散大、双侧光反应消失而不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情况,考虑 A . 阿托品中毒 B . 神经性梅毒 C . 安眠药中毒

D . 埃一魏核附近的病变 E . 脑桥被盖部出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