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试题】【统编版】 (1)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试题】【统编版】 (1)

来源:爱go旅游网


【考点训练】隋朝大运河-2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10分)淮北柳孜运河遗址是我国隋朝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为隋朝大运河路线之谜揭开了谜底,证明了通济渠的确切走向。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方便隋场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保证首都物资供应 2.(10分)观察图。下列选项中,数字序号与其代表的地名相符的组是( )

A.①长安②涿郡③余杭 B.①洛阳②余杭③涿郡 C.①洛阳②涿郡③氽杭 D.①长安②氽杭③涿郡 3.(10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便利了南北的交通。假如你是当时苏州的一名行商,你要去洛阳谈一笔生意,你选择的水路出行路线应不包括哪一段航道?( ) A.江南河 B.邗沟 C.永济渠 D.通济渠 4.(10分)开通大运河、三征辽东、巡游江都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隋文帝 C.唐玄宗 D.隋炀帝 5.(10分)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 ) A.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B.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6.(10分)小明在复习历史时,将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编了如下口诀:“一个中心两个点,经过五河分四段,运河浩荡过六省,一个数字掉两边。”大运河自北向南依次分为四段( ) A.通济渠一永济渠一邗沟一江南河 B.永济渠一通济渠一邗沟一江南河 C.永济渠一邗沟一通济渠一江南河 D.通济渠一永济渠一江南河一邗沟 7.(10分)《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B.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 D.589 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二、材料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8.(10分)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1

第1页(共3页)

材料二:图2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展示的中外交流通道的起点是哪里?是谁打通了这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苏州的那段运河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材料三:“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第2页(共3页)

(1)材料一中“此河”是指什么?

(2)隋朝的灭亡与此河与关吗?为什么?

(3)依据材料二,家住余杭的书生李某要乘船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请问他要经过此河的哪几段?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10.(10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唐诗人皮日体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材料二列举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三项?请用任一发明说明培根的观点。

材料三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3)写出明长城的起止点。据材料三,说明长城的功能。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第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