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铝型材构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铝型材构件[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爱go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5894386 U(45)授权公告日 2017.01.18

(21)申请号 201620889269.4(22)申请日 2016.08.17

(73)专利权人 苏州苏美铝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

道聚金村(72)发明人 侯礼友 (51)Int.Cl.

E04B 2/7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铝型材构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有一形状固定层,所述形状固定层的厚度为6.76mm,所述形状固定层的侧向层上开有一内扣固定面,所述内扣固定面与所述形状固定层侧向层的夹角为75°,所述形状固定层的底层上形成有一固接面,所述固接面与所述形状固定层底层的夹角为80°。本实用新型铝型材构件通过改进整体结构,利用内扣固定面与固接面配合连接配套的隔断板,使整个框架固定后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提高了框架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便于施工,使安装成本降低。

CN 205894386 UCN 20589438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铝型材构件,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形成有一形状固定层(11),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厚度为6.76mm,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侧向层上开有一内扣固定面(5),所述内扣固定面(5)与所述形状固定层(11)侧向层的夹角为75°,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底层上形成有一固接面(6),所述固接面(6)与所述形状固定层(11)底层的夹角为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扣固定面(5)为两个且沿所述本体(1)的中轴线呈左右对称,所述固接面(6)为两个,所述固接面(6)与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底层连接形成燕尾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固定层(11)内并排形成有若干排支撑内壁层(13),所述支撑内壁层(13)与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侧向层包裹形成一L形空腔(2),所述支撑内壁层(13)与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顶层及底层包裹形成一矩形空腔(3),所述矩形空腔(3)为依次并排的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型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壁层(13)的厚度为5.44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型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底层上融合形成有一强固层(12),所述强固层(12)与所述形状固定层(11)的顶层及两个相邻的支撑内壁层(13)包裹形成一正方形空腔(4),所述正方形空腔(4)沿所述本体(1)的中轴线对折呈重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型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固层(12)与所述形状固定层(11)底层的总厚度为16.88mm。

2

CN 205894386 U

说 明 书一种铝型材构件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型材构件。

背景技术

[0002]型材具有一定外观尺寸,其断面呈一定形状,同时型材的整个结构具有一定力学物理性能,尤其是铝型材构件具有自身强度大,整体重量轻的优点,已成为型材应用在制造安装的主流方向,例如办公隔断的安装框架,其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型材,但是有的铝型材构件自身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其安装后整个框架与隔断板连接不牢固,使用一定的年限后,框架与隔断板连接处缝隙变大并出现松动,使整体结构变得不牢固容易散架。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与配套隔断板固结不牢而散架的铝型材构件。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0005]一种铝型材构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有一形状固定层,所述形状固定层的厚度为6.76mm,所述形状固定层的侧向层上开有一内扣固定面,所述内扣固定面与所述形状固定层侧向层的夹角为75°,所述形状固定层的底层上形成有一固接面,所述固接面与所述形状固定层底层的夹角为80°。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扣固定面为两个且沿所述本体的中轴线呈左右对称,所述固接面为两个,所述固接面与所述形状固定层的底层连接形成燕尾槽结构。[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形状固定层内并排形成有若干排支撑内壁层,所述支撑内壁层与所述形状固定层的侧向层包裹形成一L形空腔,所述支撑内壁层与所述形状固定层的顶层及底层包裹形成一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为依次并排的两个。[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内壁层的厚度为5.44mm。[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形状固定层的底层上融合形成有一强固层,所述强固层与所述形状固定层的顶层及两个相邻的支撑内壁层包裹形成一正方形空腔,所述正方形空腔沿所述本体的中轴线对折呈重合状态。[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强固层与所述形状固定层底层的总厚度为16.88mm。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2]本实用新型铝型材构件通过改进整体结构,利用内扣固定面与固接面配合连接配套的隔断板,使整个框架固定后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提高了框架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便于施工,使安装成本降低。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铝型材构件的剖面图。

3

CN 205894386 U

说 明 书

2/2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阅图1,一种铝型材构件,包括本体1,本体1上形成有一形状固定层11,形状固定层11的厚度为6.76mm,形状固定层11的侧向层上开有一内扣固定面5,内扣固定面5与形状固定层11侧向层的夹角为75°,进一步,内扣固定面5为两个且沿本体1的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形状固定层11的底层上形成有一固接面6,固接面6与形状固定层11底层的夹角为80°,具体地,固接面6为两个,固接面6与形状固定层11的底层连接形成燕尾槽结构,通过形状固定层11上的内扣固定面5与配套的隔断板相互的扣接起来,利用内扣固定面5自身形成的里凹外凸结构,内扣固定面5与隔断板固定连接后,两者的连接处不会出现缝隙即不会有松动,这样就防止隔断板横向脱出,同时主框架配合插接在固接面6与形状固定层11形成的燕尾槽结构中,利用燕尾槽结构的特性,主框架插接后不会与本体1脱离,这样就使本体1与主框架的整体结构变得牢固且不会散架。

[0015]形状固定层11内并排形成有若干排支撑内壁层13,具体地,支撑内壁层13的厚度为5.44mm,通过支撑内壁层13与形状固定层11形成一个整体支持结构,使本体1的自身结构满足所需的强度,受到较大的冲击力而不会发生变形,支撑内壁层13与形状固定层11的侧向层包裹形成一L形空腔2,支撑内壁层13与形状固定层11的顶层及底层包裹形成一矩形空腔3,矩形空腔3为依次并排的两个,形状固定层11的底层上融合形成有一强固层12,具体地,强固层12与形状固定层11底层的总厚度为16.88mm,本体1与主框架连接后,利用强固层12的作用,当本体1受到主框架的冲击力而不会变形,提高了本体1的自身强度,强固层12与形状固定层11的顶层及两个相邻的支撑内壁层13包裹形成一正方形空腔4,正方形空腔4沿本体1的中轴线对折呈重合状态,通过L形空腔2、矩形空腔3、正方形空腔4,在满足本体1自身强度的前提下可排出多余的原料,这样能减少本体1整体的重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铝型材构件通过改进整体结构,利用内扣固定面与固接面配合连接配套的隔断板,使整个框架固定后更加的稳定,有效的提高了框架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便于施工,使安装成本降低。

[0017]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4

CN 20589438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