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途径

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途径

来源:爱go旅游网
教育论坛

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途径

◇ 田金菊

最近,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市级课题调研活动。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薄弱,比较落后,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此,我专门走访了一些农村学校、语文教师和学生,对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以下思考及建议。

一、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须做到“三个加强”

(一)加强宣传

增强教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责任意识。通过各级各类会议宣传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在各级教研活动和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展示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从而使广大一线教师建立起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并知道一些实施方法。

(二)加强督查

加大学校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工作力度。只有增强校长的课程资源意识,才能谈得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教师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三)加强考核

提高学校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工作水平。通过常规管理,定期开展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有记录、有反思。不定期检查教案,要求语文教师教案内容要反应一定比例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

二、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须坚持“三个全面”

(一)全面关注教材体系,体会编者意图

如使用人教版的教材时,教师要有整体把握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单元提示、课前导读、课后思考题、文中小泡泡,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二)全面研究教材目录,把握教材内容

在学期初安排好教学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初看每个课题,推想大致内容。在讲新课时通过目录找页码,节约时间。晨读时从某课读至某课,自觉运用目录。单元复习时读指定课文,看谁读得快。在期末复习时看目录回忆课文内容,想写法及好处。看目录说喜欢的单元或课文,谈喜欢的理由。还可以进行课题趣连。

(三)全面利用教材封面插图,培养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看图进行阅读训练、说话训练、写话训练。特别是低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须走好“五大途径”

(一)全面开发校内教育资源

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课程资源、学校里的学习氛围、教室的环境布置同样是课程资源。一块块标语牌是语言的精华所在,一处处名人名言极具教育意义,一条条文化长廊是语文知识的海洋,引领学生在语文世界里遨游。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阅历、实践智慧、特长技能、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方式等就是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好有限设施设备的多种功能。如,篮球,既可以用于体育课教学,又可

以作为数学课上认识球体的教具。

(二)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

区域不同,特点各异,只有开发利用好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自然资源,才能被学生所熟悉,才具有亲切感和感召力。如,春天万物复苏,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花、草、农作物等大自然的变化,训练学生观察、说话、写作的能力。如,在教学《麦穗》一文“咀嚼‘茅茅针’”时,可以在课前让孩子们去山上找茅茅针来嚼着体会,课中就能产生共鸣,课后可以试写自己的感受。(三)有效借助其它人文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山歌“调同词异”的特点给山歌填词,如,秀山县就可以把《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当地民歌以及秀山花灯引入到学习中,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表达思念之情的课文时,可以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特别多的现状,通过书信、电话等来表达对父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收集民间传说故事,再进行整理、编写、交流,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四)积极组织各项语文活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可以结合校园生活开展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语文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拟写通知、留言条、寻物启示、请假条、书信、借条等,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习惯;组织学生对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演出、爬山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进行全程宣传报道,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学习专栏等活动。

(五)认真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学习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作用于学习,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也有干农活,钓鱼、逮鸟、采蘑菇等的体验和收获,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体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如,《挑山工》一文中讲到“登山的时候,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城里的孩子对挑山工为什么这样做不易理解,农村的孩子有的做过活,挑过担,还能讲述自己是怎样做的。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这样曲折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石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就能体会挑山工这样登山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乡土课程资源贴近农村师生的生活,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有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对实现新时期农村小学的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秀山县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凤翔小学)

2013.N45

43

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途径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

田金菊

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凤翔小学科学咨询

Scientific Consult

2013(32)

英文刊名:年,卷(期):

1.秀山县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xzx201332037.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