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中慢慢 ,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因为 ;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2、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 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 ;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 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
3、如图,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塞子被冲开,是由于瓶内气体对其 的结果,出现白雾是由于瓶内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发生了 ,瓶内出现白雾说明了 。
4、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这一过程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发现,造成AB端和CD段升温快慢不同的原因是 .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在对500g冰加热的前2mim内冰吸热 J.
5、用同样的酒精灯给金属块甲、乙、丙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已知甲、乙、丙的质量相等,初温均为20℃的,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则加热后末温最高的是金属块 ,若加热后立刻将三金属块放到足够多的表面平整的冰块上,则最终 金属块熔化的冰最多。
6、普光气田是我国川东第一大气田,随着该气田的开发和利用,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天然气
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某一个冲程,该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已知汽油机工作时每秒钟做功10次,那该汽油机的转速为 r/min.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则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J.
7、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 .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 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如果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内对外做功 次.
8、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B.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
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 9、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B.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
C.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D.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 10、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
是:
1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 .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 .在相同状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热量,但内能不一定减少 13、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和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14、如图5所示是用电热水壶烧水时的情境,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时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 B.水沸腾时,继续通电,水的温度会升高
C.壶盖与壶口上方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烧水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
1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0 ℃的冰块也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D.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1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B。 0 ℃的冰变成0 ℃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17、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冬天搓动双手感到暖和 B。 用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C. 石头被太阳晒热 D. 热鸡蛋在水中变冷 1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C.0℃的冰变成0℃的水时,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19、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20、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再互相接触,那么(已知铁的比热比铜的比热大)( )
A.热由铁块传给铜块 B.热由铜块传给铁块
C.铁块跟铜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22、下列是与“热”有关的物理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
B.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C. 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23、如右图所示,两个杯中的冰和水质量相同,温度都为0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内能较大 B.冰含有的热量较少
C.将水和冰混合时,热量从水传到冰 D.将水和冰混合时,热量从冰传到水
2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25、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的温度、质量都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内能的增加不相同; C. 一个物体的温度不改变,但内能可能发生变化; D.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但内能可能不变.
26、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内能多的物体,其温度一定高:
C、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D、烧红了的铁钉的内能一定比一桶沸水的内能要大;
27、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在软木塞被冲开的过程中( ). A.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D.外界对水蒸气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28、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 ).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减小 D.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大
29、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
A。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的石头的温度低
B.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的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3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海边昼夜温差小 B. 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 C.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31、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32、关于“海陆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风发生在白天,由于陆地升温快,海水升温慢,空气由大海吹响陆地; B.陆风发生在白天,由于陆地升温较快,海水升温慢,空气由陆地吹响大海; C.海风发生在夜晚,由于陆地降温较快,海水降温较慢,空气由陆地吹响大海; D.陆风发生在夜晚,由于陆地降温较快,海水降温较慢,空气由大海吹响陆地。
3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图中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质量也相同.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比较热值,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比热容,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B。比较热值,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比热容,应选择乙丙两图进行实验 C.比较热值,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比热容,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D。比较热值,应选择乙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比热容,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34、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 A.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 B.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 C.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 D.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 35、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B.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压缩冲程,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D.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36、热机包括内燃机,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关于热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
C.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 D.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3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常见的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原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38、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B、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剖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
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D、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
39、为了比较水和酒精的吸热能力,小明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实验.(在实验条件下,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
(1)在两个容器内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它们的初始温度都为20℃。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酒精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
(2)小明在同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酒精温度升高到60℃,而水的温度升高到43℃,这说明______的吸热能力强。酒精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
(3)小明继续同时加热较长时间,发现酒精温度升高到78℃,而水温升高到86℃,仪器装置都正常工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选用电加热器而不用酒精灯加热,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0、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 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 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 ℃. (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 倍,甲的吸热能力比乙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斥力。
2、解:液氨在常温下汽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泄露的液氨迅速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结冰;氨气是有毒的,扩散到空气中,会对人们产生伤害.故答案为:汽化吸热;液化;汽化吸热使水凝固;扩散.
3、 做功 、 液化 、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4、 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 4.2×104 5、丙 甲
6、不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200;4.6×106.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源分类、内燃机各冲程能的转化、热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各冲程情况的了解以及对飞轮转速的含义的认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mq的了解与掌握,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7、解:真空可以避免空气发生对流而散失热量,防止发生热传递,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瓶塞跳起来,机械能增大,这是由于暖瓶内气体膨胀做功造成的,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瓶塞的机械能;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气缸内高温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已知飞轮每秒转数为:
n==30r,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此柴油机每秒钟内完成60个冲程,对外做功15次. 故答案为:减少热量散失;内;做功;15. 二、选择题
8、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A解:A、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是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错误; C、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是米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10、A 11、 D 12、B 1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14、D
15、 B 【解析】因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则0 ℃的冰也有内能,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单比较物质的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则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发生热传递时,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减小的内能可能降低温度,也可能发生状态变化;则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 B 【解析】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A正确;0 ℃的冰变成0 ℃的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B错误;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如果温度一样,则不会发生热传递,C正确;摩擦生热,是用克服摩擦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D正确.故选B。 17、 A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其中,利用做功改变内能时,其能量发生了变化,如搓动双手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如A;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能量没有发生变化,如B、C、D.故选A。 18、C.
【点评】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
19、B解:A、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单比较物体的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因此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功,故C错误;
D、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D错误. 故选B.
20、B解:已知铜和铁的质量、初温相同,并且吸收相同的热量,但铁的比热容是铜的比热容大,由公式△t=可知,比热容越大,升高的温度越低,即最后的温度越低,所以铜的末温比铁的末温高,热量将会由铜块传向铁块; 故答案为:B. 21、D
22、B解:A、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熔化吸热,而此时的冰仍然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C、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3、A
24、D解: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一个物体温度不变,也可能吸收热量,如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在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正确; 故选D. 25、C 26、A 27、A 28、D
29、 B 【解析】由热量公式Q=cmΔt,可得Δt=,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条件下,也就是吸收相同
的热量时,水的升温慢,因此会觉得凉爽些.故选B.
30、 解:A、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故A不符合题意. B、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水蒸气.故B符合题意.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C 32、A 33、A 34、D
35、A解: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并且电火花打火,这是做功冲程的特点; 在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A.
36、C解:A、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此选项错误; B、工作过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此选项错误;
C、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此选项正确;
D、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此选项错误. 故选C.
三、多项选择
37、AC 38、ABD
四、实验,探究题
39、(1)吸收相同的热量 (2)水 2。4×103J/kg。0C (3)酒精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 (4)效率高(或没有污染) 40、相同规格的加热器 质量 等于 60 2 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