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流水灯试验
欧阳学文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51单片机的引脚结构。
2.根据所学汇编语言编写代码实现LED灯的流水功能。 3.利用开发板下载hex文件后验证功能。 二、实验器材
个人电脑,80c51单片机,开发板
三、 实验原理
单片机流水的实质是单片机各引脚在规定的时间逐个上电,使LED灯能逐个亮起来但过了该引脚通电的时间后便灭灯的过程,实验中使用了单片机的P2端口,对8个LED灯进行控制,要实现逐个亮灯即将P2的各端口逐一置零,中间使用时间间隔隔开各灯的亮灭。使用rl或rr a实现位的转换。
欧阳学文创编
欧阳学文创编
A寄存器的位经过rr a之后转换如下所示:
然后将A寄存器转换一次便送给P2即MOV P2,A便将转换后的数送到了P2口,不断循环下去,便实现了逐位置一操作。
四、 实验电路图
五、 通过仿真实验正确性
代码如下:ORG 0 MOV A,#00000001B LOOP:MOV P2,A RL A
ACALL DELAY SJMP LOOP
DELAY:MOV R1,#255 DEL2:MOV R2,#250 DEL1:DJNZ R2,DEL1
欧阳学文创编
欧阳学文创编
DJNZ R1,DEL2 RET
End
实验结果: 六、实验参考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table[]={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sbit P00=P0^0; sbit P01=P0^1; void delay(uchar t) { uchar i,j; 欧阳学文创编 欧阳学文创编 for(i=0;i for(i=0;i<8;i++) { P1=table[i]; 欧阳学文创编 欧阳学文创编 P2=table[i]; delay(2000); } P01=1; delay(2000); P01=0; } } 实物展示:(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 2)自己焊制的集成最小系统板 欧阳学文创编 (欧阳学文创编 (3)自己制作的心形流水灯实验板 欧阳学文创编 欧阳学文创编 (4)系统板与实验板的连接展示 欧阳学文创编 欧阳学文创编 七.实验总结: 这次试验我通过Proteus仿真实现对流水灯功能的实现。受益匪浅,对80c51的功能和结构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我深刻的明白,要想完全了解c51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会一如既往的同困难作斗争。在实验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不知道怎么将程序写进单片机中,写好程序的却总出错,不知道什么原因,原来没有生成hex文件。这些错误令我明白以后在试验中要步步细心,避免出错。 欧阳学文创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