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增大; B.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减少; C.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不变; D.均衡数量增大,均衡价格不确定。 8.若某商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则( )可提高厂商收入。 A.适当提价;B.大幅提价; C.降价;D.以上均可。 9.若需求函数QKME,其中M为消费者收入水平,K为大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P a 1.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1和D2相交于a点,在交点a,D1上a点的需求点弹性( )D2上a点的需求价格点弹性。 A.大于; B大于; D1 D2 O C.等于;D.无法确定。 Q 2.若X商品对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eXY0,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 )关系。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6页,此页是第1页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于0的常数,则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 )。 A.-E; B.E; C.K; D.-K。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 A.递减;B.先递增后递减正;C.不变;D.递增。 11.现有两种商品X和Y的组合A(XA,YA)和B(XB,Y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当XA =XB时,若YA>YB,则消费者对A的偏好强于B; B.当XA =XB时,若YA K A C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 19.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所能生产的( )之间的关系。 A.最小产量; B.最大产量; C.平均产量; D.以上都可能。 20.当MPLAPL时,有( )。 A.APL达到最大值;B.MPL达到最大值; C.TPL达到最大值;D.MPL达到最小值。 2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前提是( )。 A.连续增加同质可变要素的投入而保持其它要素不变; B.可获得的可变要素数量越来越少; C.固定要素的数量与可变要素的数量比保持不变; D.以上都对。 22.对于生产函数QALK,当( )时,规模报酬递增。 A.1; B.1; C.1; D.0。 23.已知某产商既定的等成本曲线为AB(如下图所示),厂商现在C点进行生产。为尽可能提高产量,厂商应( )。 A.同时增加L和K的投入; B.只增加要素L的投入; C.沿着等成本线AB增加L的投入而减少K的投入; D.只增加要素K的投入。 2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APL和MPL相较于APLQ B L 的最高点; B.但APL=MPL时APL达到最大值; C.当MPLAPL时,APL递增; D. APL和MPL相较于MPL的最高点。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产量线一般凸向原点; B.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C.两条等产量线无限延长后可能相交; D.等产量线离原点越远表示产量越高。 26.对于Qf(L,K),若Qf(L,K)且,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 )。 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皆有可能。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的均衡条件是MRTSLKPL/PK; B.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均衡条件是MPL/PLMPK/PK; C.厂商长期利润最大化可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D.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均衡条件是MRTSLKMPL/MPK。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属于会计成本; B.隐性成本是会计成本而显性成本不是;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6页,此页是第3页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C.显性成本是会计成本而隐性成本不是; D.以上都不正确。 29.SMC呈U形的原因是( )。 A.规模报酬递增; 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规模报酬递减; D.规模报酬不变。 30.已知Q8时STC9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AVC12元,那么此时的SMC为( ) A.6; B.10; C.7.5; D.5。 35.当LAC =LMC时,( )。 A.LAC达到最小值; B.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LTC曲线相切; C.LMCSMC; D.上述都正确。 36.假设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SMC3Q230Q100,且当Q=10时STC=1000,则TFC为( )。 A.300; B.400; C.200; D.500。 37.当MRSMC时,完全竞争产生厂商应( )。 A.维持原有产量不变; B.停止营业; C.增加产量以增加利润;D.减少产量以减少亏损。 38.若MRSMC,同时有ARSAC,则厂商( )。 A.亏损立即停止生产; B.亏损,生产或不生产均可; C.获正常利润,继续生产;D.亏损但继续生产。 39.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为( )。 A.SMC曲线上盈亏平衡点及其以上的部分; B.SMC曲线上停止生产点及其以上的部分; C.SMC曲线;D.SMC的上升部分。 40.若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Q215Q,则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产量Q为( )。 A.1; B.5; C.0; D.无法确定。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元;B.12元;C.88元;D.10元。 31. 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与( )有关。 A.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D.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2、若MCAC,则AC曲线处于( )区域。 A.最高点; B.上升; C.最低点; D.下降。 33.随着短期产量的增加,则( )。 A.SAC曲线与AVC的之间垂直距离越来越小,直至两曲线相交; B. SAC曲线与AVC的之间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之后两条曲线重合; C.SAC曲线与AVC的之间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两曲线不可能相交; D.SAC与AVC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大。 34.已知企业短期总成本为STC0.04Q30.6Q210Q5,则SMC达到最低时,产量Q为 ( )。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6页,此页是第4页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A.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一与产量轴平行的直 ( )。 A.1; B.0; C.-1; D.正无穷大。 47.如果PAC,MRMC,则垄断厂商多卖1 单位产品时( )。 线,其纵轴截距为市场均衡价格; B.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C.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市场需求曲线; D.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斜率大于0。 42.假如某垄断厂商的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503.25Q,则该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 A.P150Q; B.P1506.5Q; C.P753.25Q; D.P3003.25Q。 43.完全竞争厂商总收益曲线为( ) A.以MC为斜率的直线; B.以AC为斜率的直线; C.以MR为斜率的直线; D.先递增后递减的曲线。 44.下列关于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斜率为0; B.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斜率大于0; C.完全竞争行业供给曲线斜率小于0; D.以上都有可能。 45.完全竞争厂商达到LMCMR的长期均衡条件时,有( )。 A.利润为0; B.利润大于0; C.亏损; D.以上都有可能。 46.如果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中点对应的MR等于A.对总利润没有影响,但会缩小MR和MC之间的差额; B.总利润会减少; C.厂商总收益会减少,其数额等于P-AC; D.总利润增加MRMC,MRMC缩小。 48.垄断竞争厂商处于长期时,利润为( )。 A.大于0; B.小于0;C.0; D.都有可能。 49.以下关于垄断厂商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垄断厂商供给曲线斜率为正; B.由于不存在价格与最优产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也不存在供给曲线; C.垄断厂商供给曲线斜率为负; D.垄断厂商供给曲线斜率为零。 50.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 A.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一定会减少收入; D.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X) 1.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而收入效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6页,此页是第5页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应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 2.厂商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前提是该商品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 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假设。( ) 4.机会成本即会计成本。( ) 5.固定投入比生产函数为Qmin(L,K),其中u和v分uv别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数量。( ) 6.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是因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作用。( ) 7.垄断竞争厂商垄断力来源于产品差异性。( ) 8.LTC是代表不同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包络线。( ) 9.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是SMC曲线。( ) 10.只要具有垄断性,厂商的MR就一定大于AR。( ) 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3分)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3分)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2分) (4)判断(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试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有何区别?(5分) 2.你认为花钱做广告宣传是完全竞争厂商获取更大利润的手段吗?(5分) 五.分析题(10分) 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作图分析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六.计算题(10分) 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 注意:答题不能超过密封线!本套试卷共6页,此页是第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