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了解萤火虫的有关知识,分析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品味语言,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知识链接: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三、教学过程:
导入: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种生灵,夏夜在空中闪烁过的时光,是我们儿时美好的回忆。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整体思路进行感知,今天,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有关萤火虫的知识,更深层次的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基础知识回顾
注音:
黑魆魆 ( ) 发祥地 ( ) 肺 蛭( ) 车 胤 ( )
纳 凉 ( ) 辉 耀( ) 戳 穿( ) 摇 曳 ( )
1
2、脉络回顾
(1-3段)
(4-5段) (6段)
(7段)
(8-9段)
3.师生共同研讨: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最主要的是那些内容?
答: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分析四、五段)
4.作者在引出萤火虫这一说明对象后,介绍了“腐草为萤”的传说,他对这个传说故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从哪可以看出?
答:
2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去年那号称中国第一家的老牌杂志,竟发表过罗广庭博士的生物生化说,所以腐草化萤,大概是可靠的。”
答:
(2)“罗博士经广东方面几位大学教授要求严密试验以后,一直到现在还未曾有过下文,至少那家老牌杂志,没有再把他的实验发表过,大抵罗博士已被他们戳穿西洋镜了。”
(3)答:
5.萤火虫是怎样发生的呢?
答:
下列句子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全世界能够发光的萤有二千种,形态相像而不能发光的也有二千种。”
(2)“这卵也能发一些微光,经过二十七八天,就孵化为幼虫,幼虫的身体有13个环节,长纺
3
锤形,略扁平;头和尾是黑色的,体节的两旁也有黑点。”
6.课后作业: 找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在成虫位于尾端的腹面,表面是一层淡黄色透明质硬的薄膜,下面排列着多数整齐的细胞,形成扁平的光盘,细胞里有多数黄色细粒,叫做“荧光体”。
\"人类所能利用的,在历史上有晋代的车胤,把它盛在袋里,以代烛火读书。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