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功和功率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功率复习》教学设计

来源:爱go旅游网
 .

《功和功率复习》 教 学 设 计

焦 成 华

市第九中学

.

.

《功和功率复习》教学设计

市第九中学 焦成华

一、教材分析:

“功”是本章的重点容之一,在本章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所以也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让学生体会力与距离的关系,从具体实例到抽象得出功的概念,学生易于接收和理解。此外,认识到做功有快慢之分,也就是功率,通过例题,学会基本的关于功和功率的计算。 二、教学设想:

1、本节课主要复习功的概念,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功和功率的计算。

2、本节课主要通过设置情境来使学生回想起功的概念,之后组织学生分析是否做功的情景,认识到三种情况不做功,然后学习功和功率的计算。关于功和功率的计算,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计算,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初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

.

(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4)知道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要因素,培养从生活现象中分析物理本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力未做功的实例,引起学生适当焦虑,激起其学习功的知识容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判断是否做功的讨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①.功的概念 ②.功和功率的计算 2、难点

物体是否做功的判定。 五、教学过程: 一、力学中的功

1、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

.

它们都做功了吗?

有力无距离, 有力但没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不做功。 不做功。

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有力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必要因素:(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F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s

3、物体不做功的情况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 F≠0,s=0,有力无距

(2)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运动 F=0,S≠0,有距无力

(3)物体受到某力的作用,但运动方向始终与该力方向垂

.

.

F≠0,S≠0, F⊥s,力不对距 二、功的计算

1、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计算公式:W = Fs。

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 = 1 N·m表示用1N的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1m的距离,则该力对物体做了1J的功。 4. 学以致用

(1).重100 N的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 前进4m,外力做的功为 J,重力做的功为 J。 (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 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 200 m,又登上大约10 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 家的过程中对书包做的功约为( ) A.0J B.400J C.2000J D.2400J

(3)3一个同学用12N的力,将一个重为4N的足球踢到25米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确的是 ( ) A.做了300J的功 B.做了100J的功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4).如图,用水平力F拉物体A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移

.

.

动s,做功W1;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物体B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沿直线也移动s,做功W2;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物体C在斜面上沿直线也移动s,做功W3。W1、W2、W3的关系是:

A F

B F

A光滑

FC

B粗糙

C斜面

三、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3、公式:功率=做功/时间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4、功率的单位:J/s,瓦特(瓦) 符号W 1W=1J/s,1kW=1000W,1MW=106W

.

.

5、W的物理意义: 1W即1J/S,表示物体1s的时间做功1J。 六、小结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