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
作者:余姗姗
来源:《检察风云》2014年第04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年画的延续和遍布各处,是源于民间的祈福吉祥之愿。故有名门年画之乡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和山东杨家埠,还有今天要介绍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中国各地的木版年画各有思想与历史的衬托,传达吉祥如意与地方特色。 寻源,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产于河南开封朱仙镇而得名。北宋时,开封街坊就有印版门神:钟馗、回头鹿马、财门钝驴等“贴子”年画出现。那时,汴梁东京木版门神的衍续,它是汴梁(开封)与朱仙镇及其周围三十余毗邻村庄,民间作坊的艺匠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和创造、集体智慧与群体审美意的艺术结晶,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木版绘画形式,在全国诸年画流派中独树一帜。到了明末,因黄河冲决,当地年画一度衰落,清代开始复苏并达到鼎盛。 虽然河南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没有前面提到的四大木版年画之乡有名,但朱仙镇是历史上的商业重镇,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南20公里处。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河北武强和山东杨家埠都受其影响而发展。故此,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
与另两处极富盛名的年画之乡的不同在于,朱仙镇与苏州桃花坞和天津杨柳青在艺术传承上是各有千秋。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线条吸取了古法画技,较为清秀细腻。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除了要印刷主版线条,还要加上“点染丹青”。朱仙镇木版年画,是用古法色料还原古老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铁笔十八描
朱仙镇木版年画,产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在艺术上摆脱宫廷人物画的束缚和影响,一扫温文尔雅、老气横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刻线粗犷奔放、情节概括洗练、构图饱满匀称,人物形象夸张、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典丽。在人物处理方面,头大而富有装饰性,人物比例虽不够理想,但加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人物的面貌健美英俊而又传神,这是朱仙镇木版年画最为突出的地方。
题材上来评价,除了神鬼迷信有毒之类的作品外,尚有雷峰塔的故事,倡导反封建的精神。在雕刻线条方面,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古代人物画“铁笔十八描”的技法,尤其在衣纹等地方最为明显。在色彩方面喜欢采用青、黄、红三原色。原色亮堂鲜艳,使人看了感到饱满热情,能较好的体现人民的健康纯真的性格和丰富的感情。同时,在用色时以暖色调为主。与先秦的彩漆“画荼、垒并”、汉魏早期的神荼门神、唐末形成的将军户尉门神和辟邪门神,以及丹青手绘装饰门神有着明显的渊源,它伴随着北宋社会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火药、活字印刷等)的发展而诞生,形成一门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中华民间艺术。虽然也曾受到宋室封建礼教的影响,但是一经民间艺匠掌握工艺,就形成了洒脱不俗,纯朴健美,寄托民间百姓美好理想的年画。
朱仙镇民间木版年画在造型艺术上,吸收宋元杂剧和明清戏剧舞台人物的脸谱艺术。年画艺人根据不同人物性格特征,以民间特有的主观审美理想和情趣,加以浪漫夸张,塑造出千姿百态、形形色色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年画的人物动态,也吸取借鉴了戏曲舞台人物造型,如戏剧武将的亮相动态以及耸肩、挺胸、甩腿、横枪跨马、马步工腿等,武戏开打功架,在门神武将年画造型上,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人物线条也较粗犷、曲直挺拔,富有动感韵律。
年画中的仕女、书生形象,则是柳眉细眼、高额直鼻、樱桃小口加以刻画,勾绘出封建时代的窈窕淑女与眉清目秀温稚少年的英俊形象,加以概括美化,这与戏剧中的善男信女形象如出一辙。刻线亦娟秀流畅,较之门神造型手法迥然有别。
诚如宋人吴自牧《梦粱录》所记:“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亦蓄寓褒贬于其间耳。”年画艺匠归纳为“五开脸”,如表现历史英雄人物时,将人们崇拜的关羽,刻画为红脸、蚕眉凤眼,正气轩昂;把刚猛粗莽的张飞,塑造成豹头环眼,满髯胡须;对英勇善战的赵子龙,则描绘得英武俊秀;对于钟馗绘以紫脸铁面、敬德便以月额黑头,刻画出刚正不阿和镇邪驱恶的人物性格;对历史上的误国奸臣秦桧、潘洪等民族败类,亦以鼠目白脸、神态奸诈刻画其丑陋嘴脸;使人一目了然,爱憎分明。 古法七彩色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料也非常讲究,是一代代年画艺人的智慧结晶。颜色的原料多取自天然植物、中药材和部分矿物质,经过复杂的工序,精心炮制而成,这也是与其他年画的不同之处。
木版年画颜色的种类不多,但色泽粗丽、浑厚古朴,而且不脱色褪色,防虫防腐、耐晒耐放,存放时间越长色彩越艳丽。
年画常用的颜色是以下七种:墨黑色是采用油烟为原料,加入中药白芷、辛夷、薄荷、川椒,然后用适量的皮胶和水配置而成。这种墨黑色味道,馨香又适宜存放,主要用于印制木版年画的轮廓线。
槐黄色:采用中国黑槐未开花前之槐米(槐籽)为原料,加入生石灰,用大锅炒黄,再加五倍子、明矾,然后熬制而成。槐黄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用来配制绿色。
丹红色:又叫杏黄色,取中药材广丹为原料,先把广丹用磨研细,然后加入小米制的糖稀、明矾末、皮胶水研磨而成。
木红色:又叫水红色,取中药材老苏木为原料,先把老苏木刨切后放入铜锅内加入五倍子、白芨、土碱等,用井水熬制而成。
葵紫色:是以紫向日葵籽为原料,先把紫向日葵籽放入锅内加水和土碱文火慢煮,然后加入明矾水、皮胶水调制而成。
苦绿色:是以铜钱、铜粉为原料,加入米醋或硫磺,使其形成铜锈,然后将铜锈细磨成粉,再加入中药五倍子、明矾、胶水调制而成。
印金粉:是以中药材木鱼骨粉、金粉或泥金,混合掺配制成的。撒金是用金箔制成碎片装在纸筒内,用时摇动纸筒将金箔片撒在画面人物的服装上,使画面形成金光闪烁的效果。 所以,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古法色料制作与它的选料,皆是艺人们凭历代经验调制的,各年画作坊、商号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始终保留着传统颜色的炮制方法,沿用至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求、继承和珍藏的理念。年画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了年画“红肉绿皮黑骨紫筋”的设色、印制要领。他们在刻画神话传奇人物以及天仙神祇时,更是富有神奇想象和浪漫的艺术夸张。有些题材和内容虽然也受封建习俗的浸染,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仍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好素材。
正如著名美学理论家王朝闻所说:“朱仙镇年画曾经丰富过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对于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正如河南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尽管不能不带有一定程度的糟粕,但就群众的审美趣味的发展和变化而论,还有许多尚有待于我们加深认识的精华。” 如今,朱仙鎮已开始重建年画社,用木版和胶版印刷年画,并保存下古版约有100种之多,这也是传承下与继往开来的一种转变与保护,也是中国木版套印的艺术珍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