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进出口公司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进出口公司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爱go旅游网


进出口公司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2-000-02

摘 要 在构建对策前需要明确一点,即诸多风险控制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受人为意志决定,所以应在“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来进行对策设计。本文分析了进出口公司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 进出口公司 风险控制 挑战 对策

受到进出口公司业务特征的决定,其必然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下各类风险。从当前国际经济形式来看,因主要贸易伙伴国仍处于经济增长不明朗的状态下,这便间接造成了公司在资金回笼、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为此,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题思路,则成为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根据进出口公司的业务结构可知,在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上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风险。具体而言,公司自营业务在国际市场拓展上存在着较大阻力,这不仅与贸易国国内经济环境有关,也与目前它们普遍奉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不无关系。在代理业务上因公司作为中介而存在,此时则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两大不确定因素的考验。由此,有必要分别围绕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分别展开讨论。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进出口公司业务的认识

在分析风险类型之前,需要针对进出口公司的两大业务进行认

识。

(一)自营业务

进出口公司的自营业务无非两块:一是国外市场及客户的的开拓;二是国内市场及客户的开拓。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之处在于抓住了销售代理商或供应商,利用双方的有效销售通路是业绩提高的关键。不同之处,国外的拓展相对成本费用较高;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有很大的不同。寻求与开发客户的关键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能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随着目前各国普遍执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在进入它国市场的摩擦系数将显著增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司自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在国内市场及客户开拓方面,因受我国宏观经济面趋于平稳态势的支撑,在产品销售方面处于相对良性的市场环境下。

(二)代理业务

一般而言,代理业务主要体现在为中小企业代理出口业务。在实施该业务时,主要依托进出口公司的营销渠道。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在代理业务环节中进出口公司主要获得佣金的形式来盈利。但在实施代理业务时,其中介身份必然为此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包括产品使用价值、供应链条等不确定性因素,都将严重影响到进出口公司的国际市场声誉度。而若出现负外部性,则将直接打击到公司自营业务的开展。

对以上两个方面业务的认识,就为下文挑战分析提供了载体。

二、认识引导下的挑战分析

建立在上述认识基础上,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所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自营业务

1.国外销售网络开拓中的挑战分析。这里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基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使然,该现状将主要导致两类风险:市场壁垒和商业信用。就市场壁垒来看,这实则根源于它国所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而这在美国尤为明显。从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看,技术性壁垒则成为市场壁垒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件。而这对于进出口公司而言,则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改善商品组分来应对。商业信用所存在的风险则在于,因它国买家回款速度过慢而导致我方资金周转出现危机。

2.国内销售网络开拓中的挑战分析。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电子商务在国内的逐渐普及,使得国外进口产品的差异化特征日渐下降,而网上购物又变相导致进出口公司商品价格偏高。这样一来,二者所叠加的效应将严重制约国内销售网络的开拓。 (二)代理业务

从代理业务的形态分析来看,其在很多方面所面临的风险控制挑战仍与上文所述相同。但作为中介来看,因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将使得进出口公司难以获得中小企业产品的全部信息。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国际市场壁垒林立的情况下,公司难以确保所代理产品的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而这将因难以进入它国市场,同时又要

履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契约安排,从而使自身的经济地位处于被动状态。从另一方面来看,受商业信用风险的影响也将使进出口公司与中小企业间出现经济纠纷。 三、对策

在构建对策前需要明确一点,即诸多风险控制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受人为意志决定,所以应在“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来进行对策设计。为此,以下可将对策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熟悉贸易国技术性壁垒的要件组成

从绿色壁垒建立的本身来看,其中包含着一系列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大都指向进口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以及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从表象上看,通过绿色壁垒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确要比利用传统关税壁垒更具有合法性。这种基于wto模式下的表现形式,其要求让本国同类型产商也应遵循上述指标,即所建立的技术壁垒应在本国满足的基础上来应对他国。然而,事实如何并不容易说清楚。 一般而言,贸易国所建构的贸易壁垒都受具体的法律支持。或者说,法律制度的设计本身也是迎合贸易壁垒建立的。因此,我国进出口公司应充分了解、熟悉贸易国的特定法律规定。从而,在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有效规避低级违规现象的发生,即使成为诉讼或反诉讼当事人也能够从容面对。在具体熟悉中,应仔细输理相关条文的组成要件。

(二)积极促进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性改造

作为我国外向型企业而言,能否有效规避以绿色壁垒为代表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呢。关于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首先,可以在原料选择和使用能耗上下工夫,进而来逐一满足出口国的标准;另一,在做出上述努力后的产品成本增加问题能否被转嫁,这仍是个未知数。这里需要明确,当前他国绿色壁垒的建立具有很强的主观目的性,并不是单纯的低碳、环保问题。

因此,推进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不仅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需要。为此,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同时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下工夫。根据企业管理研究的结论显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间将形成耦合驱动效应。在涉及到技术改造资金的获取方面,应在国家现有法规允许下,积极借助担保机构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基金项目”。 (三)有效应对的同时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有效途径的设计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给予展开,毕竟这也是政府公权力有效释放的重要形式。从总括层面来看,我国中央政府需要在wto框架下就绿色壁垒问题与相关方进行协商,并在实施报复性惩罚措施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相关产品的绿色壁垒。这实则就是在重复合作博弈下,所能实现的占优均衡解:(合作,合作)。然而,伴随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效规避这种贸易摩擦。

伴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这一现状表明,目前诸多的贸易壁垒实则指向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方面的。因此,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当下,我国进出

口公司还应积极挖掘国内市场需求。从而,在保证生产连续的同时,规避投机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一点,也成为十二五规划中外贸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一。 四、小结

根据进出口公司的业务结构可知,在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上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风险。但在对策构建上,仍应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朱茂琳.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外贸出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经济论坛.2009(23):129-130.

[2]胡冬娟.出口企业外汇风险防范与控制浅析.中国经贸.2010(22):9.

[3]范楚宁.浅议金融危机下钢铁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6):25.

[4]胡琳琳.浅议进出口业务的风险控制.管理观察.2011(3):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