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鉴赏
《西游记》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受到国人的青睐,而且得到世人的好评。之所以谓之名著是因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思想独到先进,可谓“价值连城”啊。它非但没有在时间的冲刷下陨落,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光辉依旧。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西游记》时看到的折射现代思想,现代科技的点点滴滴。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本回开头讲到,师徒四人忽见一座城池相近,城头上杏黄旗明书“朱紫国”三字,三藏、八戒、沙僧均不得见。唯有孙悟空一人看的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孙悟空自打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出来,就拥有了一双能辨别真假的千里目。这是大家所熟知的答案。把这个现象放到现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千辛万苦的发明了望远镜,结果他比所有人都看得更远。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作者其实就是想告诉世人,人的视力范围可以更广,但需要借助“外力”作用才可以实现。比如说现代的天文望远镜,我想这应该就是作者提到的“千里”目的现代版了吧。可见作者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想到,人类一定可以看得更远。
本回还提到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例如给人看病讲求的是望、闻、问、切,即使是神人也不例外。到如今,“望、闻、问、切”也还是每个医生给人看病的必要步骤。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莚上论妖邪
本回提到很多关于给人切脉的方法及不同脉动下的不同症状分析。这些内容一直受到
很多学医之人的研究,因为它着实利于人民、利于社会。
在需要无根水给国王治病时,有这样一段情景:好大圣步了罡决,念声咒语,早见那正东上一朵乌云,渐近于头顶上,叫到:“大圣,东海龙王敖广来见。”此情景似乎就是“千里传音”,在作者那个年代,能如此之快的“千里传音”根本无法实现,但现如今却实现了。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向家里保平安已成常态。以及交通设备的先进化,飞机越飞越快使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可想而知,作者早已想到,随着社会的发展,“随叫随到”定会成为现实。
随后龙王降雨皇宫,救了国王。很明显这和现代的“人工降雨”极为相似,而且还是有限的调整范围跟雨量。到此已对作者的超前思想赞不绝口了。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本回提到一小妖腰间挂一镶金牙牌,牌上有字,写到:心腹小校一名,有来有去。五短身材,疙瘩脸,无须,长川悬挂,无牙牌即假。联想到现在的我们身上,这牙牌岂不如我们的身份证一般。
本回还提到妖怪的三个金铃,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他将头一个幌一幌,有三百丈火光烧人;第二个幌一幌,有三百丈烟光熏人;第三个幌一幌,有三百丈黄沙迷人。我觉得此处大可这样理解:三个金铃是三件武器,一个是火焰抢,一个是化学烟雾发生器,另外一个是毒气发生器。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本回提到行者变成春桥模样盗得金铃。此处亦可联想到现代医学中的整容技术,虽不能整的十分相同,但也可谓九分相像了。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菩萨将铃儿套在犼项下,飞身高坐。你看他四足莲花生焰焰,满身金缕迸森森。此处提到“四足莲花生焰焰”随后犼载菩萨飞走,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空气动力学原理,书中犼足生焰焰随即飞走,并非空穴来风。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本回提到行者使法术变出黄、麻、鸽、白、雕、鱼、鹞来对付无穷之数的蜜、蚂、蠦、班、蜢、蜡、蜻。此处算是引入了“天敌”的概念,反映了自然界生物的规律,即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本回讲到孙悟空的“铜头铁脑”被道士的万道金光所伤,能破铜铁的光是那个年代所没有的,但作者似乎在构想一种能破铜铁的“光”。其实也就是现代的大家所熟知的激光。
细细咀嚼《西游记》,其实不难发现作者大智慧的构想和预见,真可谓学问深不可测啊。
延安大学 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10级
学号 1070210014001 赵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