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无主自行车,它们被弃置在停车处,常年无人动用,不仅占用车 位资源、破坏环境,成为高校改善校园环境、打造绿色校园的障碍, 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本文以现有自行车管理制度为基 础,提出以高校为责任主体,学生为责任承担者,共同构建校园无主 自行车再利用链,以图改进现有高校无主自行车管理现状。 一、天津高校无主自行车现状调查
本课题组调查了天津各高校无主自行车管理现状,调查走访共
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 1430 份。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及实地 考察发现:
1.监管不力,自行车乱停乱放。由于校方在监管上难以达到理想
效果.这就导致了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校园交通使利,也破坏了校园 的秩序,损害同学们的利益。
2.多数大学并未设置专门的自行车回收点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 施。无主自行车管理主体缺失,无主自行车大量存在。
3.信息沟通不流畅,导致无主自行车难以及时处理。由于学校很
难根据外观和停放时间去判断是否确为无主自行车,而这些自行车的 车主往往又不闻不问不用,就一直将其弃置在校园里。
4.自行车使用人数增多,加大管理难度。由于高校人数众多,且 其行为受个人意愿支配,校方难以控制。
5.高校自行车中,有一部分虽布满灰尘,但是车体状况依然良 好,稍做维修任可继续使用。 二、高校无主自行车再利用链设计
无主自行车再利用链就是对大学生遗弃的自行车进行甄别、维 修、租赁、运营等系列活动。
1.设计思想。以高校为责任主体,学生为责任承担者,共同构建 校园无主自行车再利用链,其目的在于明确无主自行车管理责任主 体,由学校牵头,学生参与,以规范无主自行车的处理活动为宗旨, 起到服务师生,打造绿色校园的目的。 2.可行性分析。问卷调查中,“如何对自己的自行车进行处理”
这一问题的调研结果分析表面,只有部分毕业生将自己的自行车出售 给了他人,有75%的大四学生没能将自己的自行车进行处理,原因可 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大四毕业生面临毕业,有些人忙着写毕业 论文,有的忙着找工作,没有精力去处理自己的自行车。(2)没有 合适的自行车处理平台。在课题组实地访问过程中,很多毕业生表示 愿意将自己的自行车低价转让给他人,但是因为没有一个自行车处理 平台无法发布处理信息,最终不了了之。除此以外在大学BBS以及其 他电子化的交易板块上,只要低于五成新的自行车都很难寻到下家, 所以,把车子留在学校任凭处置自然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另外,在校学生中拥有自行车的同学不足 30%。75%的大四毕
业生不会对自行车进行处理,有73.2%的同学愿意将自己的自行车交 由学校再利用,10%的同学选择将自己的自行车出售。关于现存无主 自行车的小范围摸查过程中,在已经标记确认为无主自行车中,我们 发现,有一部分车况相当完好,很大一部分存在车胎,车闸等小问
题,但车身状况基本完好,维修过后任可继续使用。由此可以看出, 在前期自行车租赁系统实现过程中,自行车来源拥有充分的保证。 3.无主自行车再利用链设计。由学校牵头,学生参与,组建管理
组织,在学校中实行自行车回收租赁模式。经调查发现,在高校现有 基础上可用来回收租赁的车辆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收购大四毕 业生的自行车;(2)租借同学们手中的闲置自行车;(3)将校园中 可以使用的无主自行车维修并加以使用。
将上述自行车统一回收,对校园内已经报废的自行车进行及时
的报废处理,构建自行车回收租赁系统。在学校合适的地点建立租赁 站点,采用现有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借还信息化。借入时,将借入信 息记入学生信息数据库。归还时归还指定车辆并对车辆的损毁情况进 行检查。另外,系统根据使用时间在一卡通系统中扣租借费。从而保 证自行车回收租赁模式的持续经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