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口文/潘世华 摘要:“小金库”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国家的利益,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也是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必 须坚决清除。本文从“小金库”形成的原因、途径及特性出发展开分析,并着力探讨了治理“小金库”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金库”;形成原因;机制;防治措施 “小金库”久治不能根除的重要原因在于制度上有 所欠缺、管理上有漏洞、监督上不到位。“小金库”治理是 一l“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及形成原因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以各种名义挪用,转 移国家预算内、预算外收入;截留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和 其他收入;高价倒卖、非法牟取差价收入:一些经济部门 和监督部门侵占、截留罚没收入。 (1)单位主要领导法规法纪意识淡薄,我行我素,自 我监督意识不强,片面的认为,只要不装进个人腰包,为 项长期的工作,在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一边抓检查清 理,一边抓长效机制建设。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要在全 面研究分析现行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基础 上,注重改革创新,逐步深化财税、金融、国有资本运营 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机制和,采取积极稳妥、切 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 制,在源头上防止并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实现标 本兼治。 职工搞福利就不算违法,而且存有侥幸心理。 (2)财务监管薄弱,为“小金库”的滋生提供了可乘 之机。由于财务人员属于单位内部员工,他们的任免、薪 酬标准、获取奖金多少等,都由单位决定,因而有些财务 人员在发现单位有违规违纪现象时,也不能坚决予以抵 制,有的甚至同流合污,制造假账,销毁“小金库”原始记 录,为公检法、审计部门设置障碍。 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 条线管理、采购等一系列财政改革,以及反腐 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私设“小金库”的势头得到了一定 的遏制。但是有些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依然我行我 素、明知故犯私设“小金库”,致使大量收入游离于账外, 失去监管,损害了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减少了国家财 政收入,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知 (3)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到位。有些单位存在不相 容职务没有有效分离、内部管理松弛,给越权行事、滥用 职权、贪污舞弊造成可乘之机,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为 “小金库’’滋生提供了温床。 “小金库”,客观分析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危害,从而杜绝 和根治“小金库”,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船妇逝坐盘 立妇 些逝 业妇妇 逝 业 逝业业(4)监督处理软弱乏力。由于“小金库”成因复杂,隐 船逝逝 妇 业业业业 业 业 妇 容,并同党的领导的其它组成部分相联系。同志 又是立国之本。如果削弱了党的领导,也就动摇了立国 之本,那是很危险的。以上说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党 的领导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政治生活中的 说:“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 想政治工作。 ‘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 上,否则党的领导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强。”如果 削弱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势必削弱党的领导。而坚持党 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和加强的必然性。 的领导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作者单位:扬州市客管处) 厂东科技201010总第247期I 17 l 商界 蔽多端,综合管理监督部门因监管范围人而难以察觉。 同时,对“小金库”问题的惩处是以罚代法,对滥发或挥 霍的资金因难以追缴而不追缴,最终将违法和违纪的责 任落在单位头上,这就使“小金库”的设立者感到违法成 本小而“前腐后继”。 2“小金库”的途径和特性 2.1“小金库”的途径 根据转发的《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 民银行关于清查“小金库”的意见》(国办发[1995129号) 和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 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单位账薄的各项资金 (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1)收入不入单位财务账。常见表现手法有:①利用 单位有收费权利,随意放宽收费标准,从监管单位收取 一定账外资金,对这些收入隐瞒、截留不入账。②固定资 产处置和清理、出租取得的收入不入账。即把单位出租 房屋、车辆、场地等所取得的收入和出售单位固定资产、 边角料等收入不入账。③财政补贴收入不入账。主要是 出El退税、财政追加补贴等收入不入账。④经营服务性 收入不入账。⑤其他收入不入账。 (2)虚列支出,虚报冒领套取现金。常见表现手法 有:①虚增经费支出,套取现金。②虚列支出项目。将本 应收回的应收账款,作呆账核销或以对外投资、下拨经 费等名义虚列支出项目,套取现金。③虚增成本。如虚列 产品成本、在建工稃成本和材料成本支出。 2.2“小金库”的特性 (1)使用性质的违法性。“小金库”多用于单位职工 个人福利、补助、奖金以及超标准、超范围解决单位公用 费用等“灰色消费”,且相当一部分用于满足个别人的利 益。 (2)存放形式的隐蔽性。从存放的形式看,它们大都 存放在单位财务人员或其他个别人员手中,多以个人储 蓄名义的方式存放,或者存放在与本单位业务联系密切 的外单位。 (3)参与人员的单一性。由于“小金库”的用途有着 不可告人的目的,故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掌握、控制和 使用。 18 l厂东科技 0 。 。总第 4 期 (4)开支和使用的随意性与挥霍性。由于私设“小金 库”的用途就是滥发、私分、请客送礼、游山玩水以及为 特殊人群“买单”等,故而其开支和使用基本上无所顾 忌,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挥霍性。 3治理“小金库”的必要性 “小金库”的存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 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削弱政 府宏观能力,是防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小金库”是 滋生的土壤,它使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影响了干群关系,使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丧失信心。 “小金库”的治理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具体体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 求,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等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 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小金库’’的防治措施 (1)通过警示教育、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切实提高单 位主管领导的法纪意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 体广泛开展“小金库”违法性和危害性的专项教育活动, 强化宣传教育,使单位主管领导真正在思想上认清“小 金库”的严重危害性。要加强单位内部各级领导和全体 职工的法制观念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各单位负责人和财 务人员的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教育。单位的财务部门 要经常组织单位的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规,认 真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制度,在财经工作中严格按照规 章制度办事。让他们克服侥幸心理,切实增强守法意识, 使设立“小金库”违纪、违法、易诱发职务犯罪的观念深 入人心,警钟长呜,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制定财务人员垂直管理制 度,营造良好的会计监督环境。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 教育,要严格遵守《会计法》,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处 理账务,不做假账,对不合法的财务活动进行坚决抵制, 拒绝执行。制定财务人员垂直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人 员的管理,特别是对其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 面的教育,营造良好的会计监督环境,支持会计人员依 法从事会计工作。 (3)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彻底治理“小金库”。各单位 应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 的原则,遵循内部牵制思路,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实行交 叉控制,杜绝徇私舞弊,以及经济犯罪活动的发生。具体 措施有:强化单位预算控制重点完善预算审批制度、非 税收入管理制度以及企事业资产处置制度等,进一步深 化“收支两条线”,对预算外收入要统筹使用,从根本上 堵住滋生“小金库”的渠道。强化单位主管领导的内控意 识和责任机制,使之高度重视滋生“小金库 的危害性。 树立全员责任意识,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实行财务透明 公开,从而铲除滋生“小金库”的温床。 (4)规范票据管理。各单位财务部门应集中统一管 理全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和其他合法票据,建立 单位内部的领购、使用登记、检查和核销等管理制度和 程序,实行票款分离制度。要采取多种措施,公开收费票 据的样本,票样标准,公开收费项目及标准,对违规收 费、违规使用票据实行举报奖励制度等,充分发挥民主 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5)加强对举报的重视程度和奖励力度。笔者认为, 把鼓励职工群众参与调查和监督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 来,不但能尽快查清“小金库”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形 成遏制“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6)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小金库” 之所以层出不穷,三令五申屡禁不止,是因为它披着‘集 体福利’的外衣,却掩盖了个别领导干部的和“集体 ”行为,掩盖了巧立名目、变相贪污的本质,所以根 治“小金库”工作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对私设“小金库” 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心慈手软。要坚持经济处罚、 行政处罚、法律制裁和监督并重的处罚原则。在对 违法违规单位进行处理的同时,还要对有关行为人及单 位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直至追究行政、刑事责任,让违 规者付出高额成本、沉重代价。积极运用社会工具, 对查处的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在报刊上和屏幕上曝 光,形成社会震动效应和威慑力量,真正使“小金库”成 为~个“禁区”,一道“高压线”。要加强对各单位负责人 和财务人员的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教育,财务部门要经 常组织各单位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规,严肃法 纪,严惩违纪人员。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对 查出私设“小金库”问题的单位,要按照财政部、审计署 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 (财监字[1995129号)进行严肃处理。除给予单位经济处 罚外,还要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党纪、政 纪处分。 (7)提高预算的透明度。预算信息公开,加强预算监 督,监督审查预算,单位应成立采购中心,对各部门仪 器、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组织招投标会,按照招标投标 会的结论及采购中 tl,与供货单位签定的合同执行。 5结束语 “小金库”是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 现象,是滋生领导干部和单位“集体”的“暖 房”。要杜绝“小金库”的存在,须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 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必须教育、制度、监 督、惩治一齐入手,不断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 长效机制。同时,各部门、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财政财务 管理,以及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规定,强化 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 收,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科技2叭0’0’总第 4 期I 19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