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作者:魏宁华

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连锁经营再次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村连锁经营;连锁超市

连锁经营引入我国约二十年,已成为城市中商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地区连锁经营进入的较晚,发展的也相对较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对农村连锁经营这种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连锁经营理论的基础研究

连锁经营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Oxenfeldt 和kelly的在《零售学杂志》上发表了《成功的特许体系最终会成为完全所有的连锁体系吗》一文,开创了连锁企业研究的先河。到目前为止,关于连锁经营的理论已经趋于统一。

学者 时间 连锁经营理论

Oxenfeldt & Kelly 1969 资源依赖理论:公司为了达到快速扩张及增加分店以渗透市场并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必须采用加盟方式来快速取得低成本的资本,而形成连锁加盟的经营方式。

Martin 1988 风险规避理论:除了资本需求与监督成本(代理问题)两个传统因素对连锁加盟的解释外,尚有第三个造成连锁加盟的诱因,那就是风险分担。在不确定的地区以开放加盟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加盟店,以降低监督成本;此外,加盟店虽难以承受此风险,但能利用总公司的支援而获取较自己经营更高的利润和较低的失败率。 Minkler 1990

搜索成本理论:为了达到总公司利润极大化,公司会采取任何方法来降低成本,对于取得当地市场资讯所花费的成本,如果总公司的搜索成本比加盟店高,则连锁加盟形态成立。总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司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将当地的开发工作交与熟悉的加盟店主,以降低搜索成本;加盟店也因总公司提供的商标与品牌获取利润。 Carney & Gedajlvic

1991 管理效率理论:直营店的经理(代理人)因为他们的报酬是固定薪资,且代理人员的投入与绩效不一定能从管理的报酬中体现,因此造成代理人会有所怠惰而不是全心投入经营。公司通常会直接监督这些代理人,以保持公司的业绩,因而产生监督成本。

二、国外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的研究

在国外连锁经营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他们对连锁经营的研究并没有将城市和农村分开来进行区别研究。目前国外关于农村连锁经营的研究主要是:

(1)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因素和消费模式的研究。 关于消费模式的研究主要主要学者有John Byrom、 Dominic Medway、Gary Warnaby(2003)等研究人员主要针对各地不同的消费模式提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及策略选择的研究。另外,JohnP.Blair、Thomas Traynor及Manjiang Duan(2004)还对农村零售市场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影响因素是当地的制造业的工厂数和员土数量。

关于人口因素的研究主要学者有F.Larry Leistritz、V.Schuler Alan(1992);

J.S.Shonkwiler、R.harris Thomas(1996)的零售连锁业发展农村市场的最低人口门槛以及人口密度与零售连锁业态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Tabukeli M Ruhiiga(2000);Dawn Tillman、 Nicole McKenney(2005)外来人口以及周边人口对本地农村零售连锁的影响。

(2)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的规模的研究:国外的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的起步比国内要早很多,像我们知道的沃尔玛、家乐福等都是从国外的知名的连锁超市。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的规模扩张的研究的主要观点有:McClelland等人倾向于支持连锁超市的规模经济。他们认为连锁企业规模主要是通过采购成本的节约、固定成本的分摊、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和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等多个方面影响其成本与效益。他们认为,连锁企业的规模经济主要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整体企业的规模经济,另一个是企业各个网点的规模经济。当连锁企业只有唯一一个网点时,这两层次合而为一。当商业企业通过开办连锁店的方式扩大规模或涉足其它行业时,这两者就不一致了。

(3)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国外的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体系已经相当完善,美国作为商业经济的巨头,下面就以美国为例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下其物流体系的先进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配送中心: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我们所熟悉的沃尔玛就是零售型的典型代表;跨地区快递:美国著名的UPS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的配送专家。 三、国内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的研究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对农村连锁经营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关于我国农村连锁经营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

(1)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环境的研究。与国外农村环境不同,国内农村有着比较特殊的连锁经营环境,众多学者对我国农村连锁的经营环境作了相关研究,如:陈奇(2011)在扩大农民消费研究:基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视角一文中写到农民消费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消费环境不尽人意,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的效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村消费品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强化农村执法力度,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另外还有市商务局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处(2011)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文章也对农村消费环境进行了解析。李瑢(2010)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需要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中提到了当前农村消费环境与居民消费质量的矛盾依然严重如:许多农村自然环境劣质化,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市场环境较差,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政策措施不到位,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

(2)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研究。物流配送作为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的重要环节,许多学者作了研究。如杨贵红(2011)在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管理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有以下问题: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物流成本和经营风险高;物流效率低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构建高效率的物流管理系统;就近采购,在物流过程中采用双向物流等。许芳(2010)在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战略选择一文中指出现在超市物流配送的模式有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并提出了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选择——联盟配送。联盟配送是指同地区相近规模的若干家农村连锁超市通过沟通、交流逐步达成共识,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整合,以策略联盟、协同组合、物流共同化等合作方式共享有限的资源,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作为联盟配送中心,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获利能力,进而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促进商业环境和整体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张迎新(2008)在“新合作”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体系研究中指出一级城市向二级、三级城市配送的配送体系。

(3)关于农村连锁超市经营模式的研究。由于国内特殊的农村连锁经营环境就决定我我们不可能像国外一样直接复制城市的经营模式,连锁企业如何进军农村市场成为了一个难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梁娜(2010)农村连锁超市运营模式创新研究:农村连锁超市现行运营模式的弊端有连锁总部经营负担过重;农村连锁超市整体供应链上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交易成本提高;农村超市连锁总部进货成本较高等,提出里农村连锁超市运营的新模式实现“B2B连锁网络与物流共配”综合服务运营模式。安玉发(2009)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农村连锁超市发展模式研究中指出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农村连锁超市发展模式框架:连锁超市的发展应该从其行业整体的角度来考虑,以加盟店为供应链核心,下游为农村消费者,上游包括连锁总部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供应商。连锁超市只有充分了解农村消费者需求特点并将其反馈给上游供应链,才能为农村消费者提供适合的商品和服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而农村连锁超市上游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关系到其商品供给能力,是农村连锁超市稳定发展的后方保障。根据供应链理论,连锁超市供应链的发展模式应是一个闭环系统。时长洪(2007)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运营策略思考中提出发展我国农村连锁超市应注重政策运营策略、形象建设运营策略、服务建设运营策略、采购管理运营策略、物流建设运营策略五个方面的运营策略。

(4)关于不同地域的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研究。针对不同地方特点所展开的农村连锁经营研究有刘超(2010)关于凤城市农村连锁超市建设实证研究:对凤城市开展农村连锁超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开展农村连锁超市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有规模小、规模化程度低,脱离农民的实际需求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业态单一,布局不合理,配送中心建设滞后,人才一匿乏,管理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扶持机制,实现规模效益;贴近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销售观念;制定合理的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建立双向物流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郭伟(2009)针对安徽农村的特点在安徽农村连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安徽农村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滞后,物流成本高;农村连锁店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差;农村连锁店宣传力度不足,影响企业发展并指出了要想改变这些问题就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节约流通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运作;完善政府支持机制,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屈海群、李光明(2008)广西农村连锁经营的相关问题:连锁超市规模化程度较小,形式较单一,布局不合理;资金紧缺、场地不足,经营成本高,利润低;信息不通畅、物流配送建设滞后;人才匮乏,管理不够规范。王娟(2008)河北省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研究中指出河北省农村连锁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绝大多数连锁企业只进行商品的销售,没有提供延伸服务;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滞后;业态形式单一,与传统店竞争激烈。并分析了河北省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选择适宜的经营模式,加强信息化管理。 四、文献研究评述

国外对农村连锁经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比较多,国内对农村连锁经营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到现在也有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总体来说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外研究地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1.国内的学者主要是从零售学、营销学、管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这样的就造成了学科视野的狭窄性。

2.从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方面的不同,国外的连锁经营在城市与农村是同步进行的,因而没有侧重于研究农村与城市的不同。国外现在对农村连锁经营的研究主要是从人口密度和消费模式这两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内的研究侧重于农村与城市的不同进行研究:从农村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场与城市市场的不同,即农村市场需求更为分散,单个消费者可为企业创造的利润更低,这就决定了村镇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相对城市连锁经营难以实现;国内农村连锁经营的目标是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流通的商品质量,这些目标决定了村镇连锁经营与城市连锁经营具有不同的性质。

3.从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方面看,国外的农村物流体系已经比较完善,而国内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体系远远没有城市分成熟完善。因此国内应在研究农村连锁经营之外还要加紧对农村连锁物流方面的研究,完善我国的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A R Oxenfeldt,A O Kelly. Well successful Franchise Systems Ultimately Become Wholly-owned Chains[J].Journal Of Retailing,1969(44):69-83.

[2]Rubin P. The theory of the fir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nchise contract [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8,(21):222-223.

[3]Martin Robert E.Franchising and risk manage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5):954—968.

[4]Carney M.Gedajlovic E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franchise systems:agency theory and resource explan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12):607-629. [5]李亚柱.广东省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研究[D].五邑大学,2010.

[6]谢立忠.县域农村连锁经营超市的物流配送及算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7]张闯,夏春玉.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利结构与组织体系的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05(7).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农村商业连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1FGL033)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魏宁华(1988-),女,山东临朐人,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