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初二语文上册的期末测试题

2022年初二语文上册的期末测试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2022年初二语文上册的期末测试题 初二语文上册的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一手美丽的字是多么令人艳羡啊。请将下面两句话抄写在方格内,要求精确、规范、工整。(2分) 净化网络世界,修葺精神家园。 2、能读会写是基础喔!请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警惕啊,传销集团欺瞒高校生入伙的伎( )俩还在接着! ②、片刻的生命可以消逝,永恒的青春不会干枯( )。 ③、听到有关艾滋病那些惊人数据,不禁直打寒颤( )。 ④、从1998的法兰西锐不行dāng( ),到2004匍萄牙的无可奈何,欧洲杯总演绎着悲欢离合。 ⑤、在重峦dié( )嶂、沟壑纵深的大洋山区,无疑是炎炎夏日绝佳去处。 ⑥、应教育青少年尽快找出解决方法,摆脱烦zào( )状态,第1页 共13页 以免陷入不良心情。 3、积累名篇佳句,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试一试,将下面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10分) (1)、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夏水的湍急的句子“ , ”让人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 (2)、《记承天寺夜游》中有精彩的月色描写,这两句是: , , 盖竹柏影也。 (3)、是故谋闭而不兴, , ,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4)、洞庭湖雄奇壮丽的景色为很多文人学士吟诵,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就有一句: , 。 (5)、杜甫《石壕吏》中,示意老妇被官兵抓走的诗句是: , 。 4、下列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逆流而上)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体地说出) D、自既望以至十第2页 共13页 八日为盛。(农历十五日) 5、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计5分) ①、阅读小说时要把握三要素,即: 、 、 。 ②、新闻的一般结构包括标题、 、 、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③、雨果, 国(国籍)作家,代表作品有《 》、《凄惨世界》《九三年》等。 ④、《故宫博物院》一文采纳 依次介绍故宫的,而《生物入侵者》采纳的是 依次。 ⑤、《三峡》的作者是北魏闻名的地理学家 。 6、修改病句(2分) (1)“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1分) (2)为了避开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教化。(1分) 7、选择下列修辞方法推断错误的一项( )(2分)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比方) B.说不定蜜蜂也正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拟人) C.你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拟人) 第3页 共13页 D.我捧着它,似乎世界上一切的生命都在掌中似的。(比方)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供应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供应的教科书。 据教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心财政支配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供应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心和地方各级政府将接着设立并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9、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花白欢游诣。 第4页 共13页 ①肆:尽力。②靡(mǐ):没有。 ③暧( ):隐藏。 ④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样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很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花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怜悯。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予作者的社会志向,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妙愿望。 二、阅读·体验·感悟·探究(文言文阅读)(15分) 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要学会读书,学会积累,学会思索,学会表达。教科书学习特别重要,文言文阅读也不行少!文言文阅读更能考察你的语文实力和素养哦! (一) 第5页 共13页 今有人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③,斯④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①攘:偷盗。②道:品德。③非义:不符合道德、事理。④斯:那么就应当的意思。 10、说明加点字:(2分) (1)或( )告之曰 (2)是( )非君子之道 (3)请损( )之 (4)以待来年然后已( ) 11、作者认为对待错误的看法应当是怎样的?(原文回答。)(2分) 12、看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二) 比较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第6页 共13页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依据原文默写文段(甲)中空格处的句子。(2分) 14、在文段(甲)中用波浪线勾画出与文段(乙)相类似的句子。(2分) 15、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 ②、属引凄异 ③、或王命急宣 ④、虽乘奔御风 ⑤、属引凄异 ⑥、每至晴初霜旦 16、翻译下列句子。“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 三、阅读·体验·感悟·探究(现代文阅读)(25分) 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要学会读书,学会积累,学会思索,学会表达。教科书学习特别重要,现代文阅读也不行少!现代文阅读更能考察你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哦! (一) 第7页 共13页 ①抵挡风沙攻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削减风的力气。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削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复原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需是并行排列的很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削减了沙粒的来源。 ②抵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我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当爱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随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依据近年治沙的阅历,陕北榆林、内蒙古磴口、甘肃民勤地区的流淌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以下,水分含量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这就是湿沙层了。湿沙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须要。所以在流淌沙丘上植树种草,是可以成活的。树木和草类成长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来了。 17、第①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分) 18、第①段文字先说 ,再说 ,说明的依次是由主到次的 第8页 共13页 依次(3分) 19、护林能抵挡风沙攻击的缘由是 (2分) 20、第②段的中心句是 (2分) 21、①②文段中,说明方法除了列数字,至少还有 , (2分) 22、“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中,“一般” 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二)背后那双眼 (1)那一年,我读中二。 (2)清晰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肯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3)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咆哮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溢了一种难以抵抗的诱惑力。 (4)一日,鼓起志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第9页 共13页 启事”。 (5)两周过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到爸爸喊道: (6)“过来。” (7)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8)“这漪佩,是你吗?” (9)爸爸那张似乎“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10)“是。” (11)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12)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地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伤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拂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13)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始终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很多欢乐与不欢乐的事儿深深地安葬第10页 共13页 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14)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突然提起了这件尘封以久的往事,说: (15)“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16)听到这话,眼前立即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的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溢关怀的眼睛,犹如着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17)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暖和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凝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23、用一句话概括这件往事。(2分) 24、“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2分) 25、爸爸是个怎样的人?(2分) 26、第(16)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第11页 共13页 27、第(3)段可否删除?说说理由。(2分) 28、“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溢关怀的眼睛,犹如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请你仿写一个比方句。(2分) 四、创新与展示(30分)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非常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 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 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或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吩咐,或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或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或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芳香;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以“人生关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围绕“爱”这个话题,或记叙经验,或编述故事,或抒发感情,或发表争论,或绽开想象,写第12页 共13页 一篇600字左右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 第13页 共1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