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同办学类型一流大学学科评价等级的计量分析

不同办学类型一流大学学科评价等级的计量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 不同办学类型一流大学学科评价等级的计量分析徐寿霞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洛阳 471023)

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教育部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不仅设置了“双一流”背景下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同时对全国高校学科开展了学科评估工作。随着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公布,一流大学学科的评估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针对我国确立的42所一流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按照学校的办学性质,将42所一流大学按照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业类和民族类等5类,分析了42所一流大学中不同办学性质的学校的学科评价等级及分布状况,旨在探索办学性质对一流大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影响及其途径,以便为人们更好的了解一流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提供数据支撑,为深入解读一流大学学科的评估结果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办学类型;学科评估;一流大学;计量分析;评价等级中图分类号:TB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8-0273-0002

类学科,以师范类最高;B+、B和C-类则以综合类最高;C类则是民族类最高。

鉴于5类高校的分类中,农业、师范和民族类的数目较少,把3类归为一类后,对3类高校进行方差统计分析,则表明在各类评价等级间,综合类、理工类和合并类(民族、农业、师范)3类高校的校平均学科数没有明显的差别。此结果表明,在各类不同的高校间,各类评价等级没有不同。

四、不同类型一流大学不同评价等级学科出现的高校数

根据第四轮学科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包含从评价等级A+至C-的结果,因此,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评价等级在各类一流大学中出现的高校数。当按照签名所述的5类一流大学进行比较时,在各个评价等级中,发现总是综合类最高、理工类次之;而当把民族、农业和师范归为一类进行分析时,则发现综合类高校的学校数,在各个评价等级中依然最多;但对于理工类和合并类,除了在C评价等级二者相同外,其余8个评价等级也是理工类居多。

五、不同类型一流大学具有该评价等级学校的校均学科数分布

针对不是所有一流大学都包含所有9个学科评价等级学科的情况,分析了具有该评价等级学科的学校平均学科数,即采用该等级学科的总数比上出现该等级学科的高校数进行统计。

发现若按照5个办学类型进行区分统计时,在各评价等级中,各类学校的平均学科数,随评价等级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在A+等级,农业类学校最高,在A、A-、B+、B和B-等5个评价等级中则以综合类大学的平均学科数最高。

基于对5个办学类型大学分析的基础

(下转第275页)

教育部推进的高校学科评估工作,是由学位中心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用于评价学科内涵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是统筹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实践

[1]

流大学,根据其办学性质,共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农业类、师范类和民族类等5类,其包含的大学分别为:24所、13所、2所、2所和1所。在本文中首先对5类一流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5类高校分布的情况,将师范类、农学类和民族类归为一类进行分析;并对合并后所得到的综合类、理工类和合并类(师范、民族、农业)进行3类显著性检验,比较出其差异显著性。

二、不同类型一流大学不同学科评价等级的学科总数分布

从教育部公布的42所一流大学的第四轮学科评价结果,按照民族类、师范类、理工类、农业类和综合类进行分类,表明在5类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中,以综合类在9个评价等级的(A+、A、A-、B+、B、B-、C+、C和C-)学科数最多,理工类次之,这与其综合类高校最多,理工类次之有直接关系。

进一步将农业、师范和民族类合为一类,再与综合类和理工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级评价等级的分布也都非常一致,即综合类>理工类>农业、师范民族类。

从把42所一流大学按照不同办学类型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各类不同办学类型一流大学的学科的各评价等级的总数目,都是由各类高校的数目决定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评价等级中,高校数与学科数成正相关的关系。

三、不同类型一流大学不同学科评价等级学科的平均分布

为了分析哪类一流大学在学科评估中具有优势,进一步对不同类型大学学科的各类评价等级的学校平均学科数目进行了分析,以说明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科分布特征。从5种不同类型高校不同评价等级的校平均学科数分析来看,在不同评价等级的学科中,各类大学的平均学科数,有较大变化,如:A+

。研究也表明,学科评

估对高校的学科布局、学科质量、人才资源以及科研激励等方面都能产生重要的预期以及非预期影响[2]。

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学科的四轮评估工作的开展,参与的高校和学科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与第三轮相比较,参评学科增长了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参评[1]。可见,各个高校对学科评估的重视。然而,对于学科评估的活动,也引起了一些负面的声音,如:关于“自愿参评”原则的问题、学科评估实施主体的独立性和公信力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3]。在目前教育部推动一流高校建设的大力投入下的景下,关于学科评估结果,不可避免的引起的社会的一些关注和讨论,注入“行政推动一流建设”,更甚的是一流大学在学科评估中的表现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4-5]。同时,一流高校的学科的评估结果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问题,本研究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分析了42所一流大学中不同办学性质的学校的学科评价等级及分布状况,旨在探索办学性质对一流大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影响及其途径,以便为人们更好的了解一流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提供数据支撑,为深入解读一流大学学科的评估结果提供新的视角。

一、材料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教育部确定的42所一流大学,所用的学科评估结果数据,来源于《第四轮学科评估报告》。针对42所一·273·

[3]

智者论道 它才会变成“生态语言学”。在我们看来,很有可能探讨语言接触对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影响,而不用“生态学”一词来指代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结论

本文首先给出了生态语言学的以下定义:生态语言学研究语言对人类,其他生物和物理环境之间维持生命关系的影响。它是以保存维系生命的关系为标准的。鉴于这个定义,生态语言学的范围显然比分析那些恰好明确涉及环境或生态问题的文本要宽泛得多。相反,范围是在所有可能鼓励人们以破坏或保护生态系统的方式行事的话语上。该定义明确指出,“生态”一词是指由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地球化学循环和大气组成的文字生态系统,而不是由地方相互作用语言组成的“语言生态学”隐喻。当考虑到语言接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并因此考虑真实生态系

统时,对“语言生态学”的研究只会成为生态语言学。

【作者简介】王莉(1979-),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调查研究”(JJB1319001);2019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系统功能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生态话语分析”(WY2019006-A);2019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研究对象”(WY2019057-C)。

【参考文献】

[1]Haugen, E., 1972.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In: Dil, A.S. (Ed.),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Essays by Einar

智库时代 Hauge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pp. 325–339 (Reprinted in: Fill, A., Mühlhäusler, P. (Eds.), pp. 57–66.

[2]Mühlhäusler, P., 2003a. Language of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A Course in Ecolinguistics. Battlebridge Publications, London.

[3]Halliday, M.A.K., 1990. New ways of meaning. A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6 7–36.

[4]Pennycook, A., 1999. Development culture and language: ethical concerns in a postcolonial world. In: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andDevelopment.

(上接第273页)

上,进一步对合并后的3类[综合类、理工类和合并类(民族、农业、师范)]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3类学校,在9个不同评价等级的学科中,仅有B和B-类学科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其它7个评价等级的学科差异则都不显著。在B+和B-等级的学科中,3类大学的差异规律是一致的,都是综合类大学显著高于合并类(民族、农业、师范类),而二者都与理工类大学没显著不同。

六、结论

通过以上的结果和分析讨论,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不同办学类型一流大学中不同评价级学科总数的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一流大学的学校数不同引起的;虽然不同办学类

型大学间平均每所高校的各类评价等级的学科间存在较大的变异,但针对各类评价等级,不同办学类型学校间没有显著不同;具有某一评价等级学科的学校平均学科数的差异,主要是发生在评价等级B和B-级别,且规律一致,都是综合类高校大于民族、师范、农业类高校;而其它评价等级的学科无差异。

【作者简介】徐寿霞(1976-),女,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献计量。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ZDJH-104)、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B112和2019B114)和河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2017YB059)资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

评助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就第四轮学科评估有关情况答记者问,2017-12-28.

[2]张艺炜.学科评估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4):114-120.

[3]陈学飞,叶祝弟,王英杰,等.中国式学科评估:问题与出路[J].探索与争鸣,2016(9):59-74.

[4]刘尧.“双一流”建设评估困境何以突破—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引起舆论风波谈起[J].评价与管理,2018,16(2):6-11.

[5]高耀.学科评估机制失衡的效率损失与补偿策略——兼论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3-27.

(上接第272页)

下保持02 3E 00的每秒间隔,否则VCU的间隔时间在1至1.5s时无法对该帧报文进行接收,进而造成系统会自动退出扩展模式。整车下线检测设备应利用27H的SID将Level为1的安全校验请求发送给VCU,此时VCU会根据安全校验请求将4个校验码进行回复,而且设备在对VCU进行回复时,会提出校验这四个校验码,当四个校验码校验通过时,则系统会允许进行IO控制。3E服务的发送周期为1s,确保处于当前会话模式,然后由设备来控制VCU,以此实现IO控制。待测试完毕后,系统会将控制权交还给VCU,设备则不再发送请求。

在对VCU的内部信息进行读取时,主要是通过service $22来实现的,读取的信息包括PCB编号、VCU硬件信息以及系统软件·275·

的版本号日期。当信息在被请求读取时的自身长度超过4个字节时,设备会利用$22来发送服务请求,并对VCU的首条进行响应,然后发送一条固定报文,VCU会对连续若干条报文进行响应,然后将请求信息反馈至设备。

在VCU中写入数据时,下线检测设备会通过service $2e来实现,在写入数据前,系统需要处于扩展会话模式,并执行$27服务,待写入数据成功中断报文发送,然后把KL15下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分析了基于MFC的电动汽车整车下线检测设备的运行原理及开发方案,该设备最终实现了动作测试、读取VCU内部信息、读取和清除故障码等功能,进而缩短了电动汽车的检测周期,保障了电

动汽车的产品质量。

【作者简介】黄佳龙(1984-),男,大专,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张薇,沈永辉,王旭.基于MFC的电动汽车整车下线检测设备的开发[J].汽车实用技术,2018,44(11):21-26.

[2]韩少剑,杨世文.基于CAN总线电动汽车下线检测系统的开发[J].汽车实用技术,2014(1):48-51.

[3]陈信强,刘小飞,黄玉珍.电动汽车控制器下线寿命测试系统[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1):33-35.

[4]赵艳辉,赵阳国,郭亮.以预处理剩余污泥为燃料MFC产电性能及不连续供电的可行性[J].环境科学,2016,37(3):1156-11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