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9题,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淡淡的梦,停留在心底的角落,暖暖的爱,住足内心深处。任凭时光飞逝,伊然不变的是这份不解的情怀,和对生活所有kè 守的信念。冬雪无言,却给了世界一片安静纯白,过往的岁月,所有的烦恼和wàng 想,都且埋进这一片雪白之下吧。待到冬雪融化,春暖花开,岁月掺杂的酸甜苦辣,终会在尘埃里开出朵朵花来。一切均不会惘然若失,..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一切都是最美的绽放。 (1)按拼音填汉字。(1)分
kè 守 wàng 想 (2)给加点字注音。(1)分
掺杂 惘然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不顾全文的内容,只根据自己需要来品读文章,这就是断章取义。 ....
B.我们把欧洲所有的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C.我一直看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隆冬时节,大雪纷飞,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前仆后继地来到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能否给留守儿童“大家庭式”的关爱,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先生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4. 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B.小说以叙述故事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议论性文章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要鲜明。
D.诗歌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分行排列,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5.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是假设复句。
B.“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C.“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句中“粗犷”是形容词。 D.“李白的诗歌充满强烈而又集中的艺术力量。”句中“充满”作谓语。 6.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生活状况, 。
①人的存在必须有阅读,五谷酒肉只能喂养你的身躯,而不能滋养你的精神。 ②一种是荒凉沉寂,死气沉沉。
③人是追求精神享受并获得人生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需要修炼,修炼的方法便是阅读。 ④一种是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行路难》(其一)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句是 , 。 (4)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中直接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主旨句是 , 。
(5)《月夜忆舍弟》中描写更鼓响过,行人断绝,孤雁凄切的叫声,渲染出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 。 (6)《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8.赏析(《水调歌头》苏轼),回答问题(3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1分)
(2)请你谈谈对画线词句的理解。(2分)
9.名著阅读:(3分)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1分)
(2) 请把《水浒传》的回目补全:梁山泊 落草,汴京城 卖刀。(2分)
二、语文与生活(第10—12题,共 5分)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此档节目的开播,引起了广泛关注。班级开展以“走进诗词大会,品味诗意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0.为营造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标语(1分)
11.请你就活动主题,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至少使用一个成语)(2分)
12.受班级的委托,由你去邀请语文组的谭老师做赛诗会的评委,你该怎样说?(2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3---30题,共 35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和《管子治国》选段,回答13--17题。(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耶?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何。
13.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微斯人( ) (2)必先富民( )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5.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分)
16.乙文分别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治国之道,先安于民”的道理?(2分)
17.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2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21题。(8分)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左右。过了40亿年左右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
18.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2分)
19.第2段中,“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左右”中的“左右”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2分)
20.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2分)
21.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9分)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22.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为标题,有何作用?(2分)
23.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
2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25.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29题。(8分)
担当的力量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
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作者孔子文涵,
有改动)
2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7.选文第③段中的A、B、C三个画直线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2分)
28.选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9.简析选文②~⑤段的论证思路。(2分)
四、写作表达(共50分)
30.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题一:我记得你 的样子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5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题二: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思想就会从生活的琐碎中得到升华。 -----路遥《平凡的世界》
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奋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题目自拟; (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50字;(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恪守 妄想 chān wǎng 住-驻 伊-依 D
A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愿意不符。使用恰当。
B富丽堂皇:意思是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使用恰当。 C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使用恰当。
D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用于同学们到操场的行为,对象错误。
D
A: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B:有误,语序不当,改为“提出倡议并集资铸成的”
C:有误,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删去“不” B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A因果复句 C
(1)蜡炬成灰泪始干(2)沉舟侧畔千帆过(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交代写作这首诗的时间和缘由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如月亮又圆的时候,也总有缺的时候,这是自然规律,要以乐观豁达的胸襟来对待。
(1)土地 太阳 林冲 杨志
例: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民族的根,国家的魂。今天,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吸收中华文化精华,让灿烂的中华文化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鼓舞和激励我
们勇往直前。
谭老师,您好!我是*年*班的***,我们班将于明天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走进诗词大会,品味诗意人生”赛诗会。我们想请您来做评委,您有时间吗?
(1)如果没有 (2)使……富裕 (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进”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即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乙文分别从“民富则安乡重家”“民贫则危乡轻家”两方面论述了道理。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都表明了治理国家要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以人为本的思想。
译文: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难以统治。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百姓富裕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这样就能服从上司,害怕犯法,如果百姓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家的产业,就敢于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如果百姓敢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就难以统治了。所以太平无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富裕,动乱多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贫穷。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18.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
19.不能去掉,“左右”表示虚数,是概数,而去掉之后则表示具体的。用上“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去掉。
20.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 21.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
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25.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26.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27.不能,A、B、C三句分别举了花木兰、鲁迅和焦裕禄的例子,与后文“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照应,而且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所以A、B、C三句不能调换。
28.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写出一种即可),举了孟子、林则徐、陆游、于谦有担当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全文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29.首先提出“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这一问题,然后从“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