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治疗方法 臂丛麻醉。手术切口:掌侧人路24例,背侧人 路10例。暴露骨折端,清除积血。根据x线片和/或 CT检查骨折和关节面移位情况,适当切开部分关节 囊。复位骨折满意后,维持复位放置内固定物固 定。3例有明显骨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植骨。内 固定材料使用普通钢板固定4例,T型钢板13例,锁 定钢板17例。 术后1 d拔除引流条。术后第2~3 d开始,逐步 开始各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周左 右开始腕关节锻炼。有石膏辅助外固定者,3周左 右拆除石膏后行腕关节锻炼。 3结果 34例经11个月~23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x 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评定:优19例, 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8%。 4讨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III、IV型)属于不稳定型 骨折。发生骨折后可导致腕关节的解剖学和生物力 学的改变。其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对桡骨远端长 度、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这四个方面的矫 正。桡骨长度短缩可引起桡腕关节、下尺桡甚至尺 腕关节关节分离和不稳定。下尺桡关节不稳定尺骨 小头移位,畸形愈合后将引起腕关节疼痛、无力,不 仅影响腕关节功能,前臂旋转功能也有不同程度受 限。若桡骨远端关节面移位超过2 mm以上,将导 致局部应力增加,并可能导致在骨折愈合后远期出 现骨关节炎。 随着对本病发病机制及内固定研究的逐步深 入,以及人们对腕关节功能要求的提高,对桡骨远端 关节内骨折越来越强调手术治疗的必要性。Dodds 等[3 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内固定技术较外固定对 骨折碎片的固定更坚强,开放复位内固定给骨折碎 片提供直接的显露,能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并可以 在获得稳定固定的同时进行早期活动以避免术后僵 硬,从而提高疗效。 手术的入路一般有掌侧切口和背侧切口,在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年8月第18卷第4期 择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其选择应根据桡骨远端骨折 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结合骨折的移位方向和稳定 情况决定。腕关节屈曲位受力,桡骨远端掌侧皮质 压缩破裂,外力持续作用,背侧皮质断裂,骨折远端 向掌侧移位,形成桡骨远端掌侧不稳定骨折。桡骨 远端掌侧较平坦,置人的钢板较符合其解剖学特点, 且有旋前方肌覆盖在钢板上,减少了对肌腱、神经等 组织的刺激,内固定物放置于掌侧更符合生物力学 要求。其缺点是暴露的组织较多,创伤大,在手术过 程中可出现肌腱、神经等组织损伤。反之,腕关节伸 直位受力,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形成桡骨远端背侧 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物放置于背侧更符合生物力学 要求。背侧切口骨骼较表浅、操作简单、创伤少,但 不足是骨床呈凸起状,有Lister结节,钢板难以贴近 匹配l生欠佳,手术时需预弯。 锁定钢板是近几年来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特点 设计的的新一代内固定材料,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 者对其效果给予肯定【4_ 。它采用解剖型设计,用带 有凸螺纹的螺钉头和钢板上预制的凹螺纹,在螺钉 拧紧时呈锁定状态,锁定的螺钉和钢板成为一个完 整的力学支架系统;类似置于软组织内的外固定架, 改变了传统接骨板与骨骼间的摩擦力为基础的固定 模式;术中无需剥离骨膜或显露更多的软组织,能有 效保护骨折端血运,避免钢板下骨坏死。 参考文献: [1]孟志新.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J1.海南医学,2007, 18(5):45—46. [2]孙明宏.掌侧入路“T”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lJ】.实 用骨科杂志,2009,15(6):442—443. [31 Dodds SD,Comelissen S,jossan S,et a1.A biomechanical Com— parison of fragment——speciifc fixation and augmented external fixa・- tion for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J].Hand Surg(Am), 2002,27(6):953-964. 【4】王洪威,于春林,杨明,等.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 骨折f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09:2(4):325—327. [5]梁成民,于海洋,焦伟,等.锁定钢板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性 骨折[J].1临床骨科杂志,2010,13(1):64—65. (收稿:2012—02-20修回:2012-07—12) (责任编辑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