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竞争与合作探讨

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竞争与合作探讨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港口科技・港口探索 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竞争与合作探讨 王晓萍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随着宁波一舟山港的一体化运作和上海洋山港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两港发 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分析了两港相互竞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两港相互合作的必 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促进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竞争与合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宁波一舟山港上海港竞争与合作 A Research 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Ningbo-—-Zhoushan Port and Shanghai Port Wang Xiaoping (Ningbo University Maritime CoHege,Zh ̄iang Ningbv 3 1521 1) Abstract:With the integration of Ningbo—-Zhoushan Por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Yangshan Port an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more and more concern has been atmch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ingbo—Zhoushan Port and Shanghai Port.Based on the analy— sis of the inevita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se two ports’competition.and the necessity and fea— sibiliyt of their cooper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ativ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ir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ir development. Key words:Ningbo—-Zhoushan Port Shanghai Port competiiton and cooperation 港1:3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当 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之间的竞争有其必然性和 前,宁波一舟山港的一体化运作无疑会加大长三 必要性。 角港口间的竞争,尤其会加剧与毗邻的上海港的 1.1两港竞争的必然性 竞争。因而,应加强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的合 1.1.1港口规划建设的竞争。宁波一舟山港从 作发展,增强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力,共同促进上 2006年开始一体化运作和大规模建设,力争用三 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长三角经济的发展。 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全国最大的深水港口,把宁波 一1 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港口竞争 舟山港建设成为具备国际集装箱转运功能的港 口,以及为长三角及沿江地区和浙江省服务的矿 港口竞争是提高效率、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石、煤炭、原油、粮食等的水水中转港口,成为国际 这包含国际层面的竞争、港口集群内部枢纽港之 性能源集疏枢纽港。而上海港则在目前的全国最 问的竞争、港口集群内部枢纽港与周边中小港口 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和综合性港口的基础上,致力 的竞争、以及港口内部各港口经营人之间的竞争。 于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成为 从宁波一舟山港规划及其作为深水大港的天然优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为此两港都在加快港口项目 势来看,同属于长三角的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 建设,然而两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重复 的竞争应该属于港口群内部枢纽港之间的竞争。 性。港口项目的大规模建设虽可满足未来长三角 .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港口科技・港口探索 地区对货物大进大出的运输要求,但另一方面也 集装箱业务突飞猛进,集装箱码头建设速度加快, 会分流货源,加剧两港间的竞争,尤其是在集装箱 货源上的竞争,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1.1.2港口地位的竞争。目前,上海港是以建设 合资合作取得明显成效¨J。由此可见,宁波一舟 山港与上海港如能开展适度竞争,完全可以在竞 争中实现双赢。另外,最近两年,船公司获益率大 增后,明显增强了订购大型船舶和投资码头的能 力,进一步强化了干线港和深水码头建设。大型 跨国班轮公司资本的大量介入,将有助于形成分 级分类发展的港口体系。由此可见,宁波一舟山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物流中心的综合性港口 为发展方向;宁波一舟山港是在建设国际集装箱 中转港口的同时,成为矿石、煤炭、原油、粮食等的 水水中转港口,其最终目标也是向世界级综合性 大港发展。届时,两港必定会产生对诸如散货主 干港、集装箱枢纽港等地位的争夺。有学者分析 论证认为,宁波一舟山港的地理位置、建港条件、 货物的流量和流向等适于建设洲际集装箱运输的 深水码头,其条件优于上海港。鉴于此,两港对港 口地位的争夺将会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1.1.3港口投资的竞争。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 投资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投资。目前,两港都 在加大投资的力度,用于项目建设和改造,这势必 会加大两港在争取国家投资方面的竞争。此外, 港口建设投资需要的资金很难完全由政府来负 担,因而向诸如世界银行借款已成为港口建设的 重要资金来源。由于两港所需资金巨大,随着融 资渠道的扩展,港口对投资的竞争将不仅仅限于 对国家或政府投资的争夺,而且还会产生对境外 银行、财团及企业投资的竞争。 1.1.4港口腹地货源和中转货源的竞争。争夺货 源是港口竞争的主要内容。由于港口内船舶到达 密度和服务水平是吸引货源的重要条件,因而港 口之间的竞争还意味着对船舶的吸引,即对中转 货源的竞争。这种现象往往发生于货源性质相同 的邻近港口之间。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腹地交 叉,进出港货类存在高度的“同质性”。如上海港 支柱性货类主要包括集装箱、煤炭、钢铁等,宁波 一舟山港以集装箱和进口矿石、煤炭、进口原油等 作为其重要经营货类。鉴于宁波一舟山港的一体 化尚处于初始阶段,而上海港在长三角地区有强 大竞争优势,必会严重分流宁波一舟山港货源,而 且这一状况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1.2两港竞争的必要性 1.2.1竞争有助于港口发展。世界上不少港口都 是通过竞争加速了各自的发展。自上世纪9O年 代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后,宁波港和上海 港展开了对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争夺。这一竞争 不但没有削弱双方力量,相反使宁波与上海两港 港与上海港间的适度竞争成了其发展的必要条 件,可共同促进两港港口体系建设和完善。 1.2.2竞争有助于提高集群效益。从整个长三角 来说,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竞争属于内部竞 争,而内部竞争是提高集群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并促进专业化的形成。宁波 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竞争有助于两港认清自身优 势,避免直接的碰撞,从而减少因盲目竞争带来的 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此外,宁波一舟山港与上 海港具有同样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交易成本和供 应商基础,适当的竞争有助于促成两港产品和服 务的专业化,从而可抵消了货类“同质性”的影 响。可见,竞争有助于促进两港向专业化方向发 展,通过专业化削弱竞争,从而提升长三角港口集 群的竞争力。 2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的港口合作 2.1两港合作的基础 2.1.1港口合作的理论基础。有关合作理论的著 述颇多,然而真正应用于实践并被广泛接受的是 由Brandenbur Ser和Nalebu提出的合作竞争理 论 j。该理论在航运及港口业中得到应用并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许多大型班轮运输企业都在 向着战略联盟形式发展。P.Avery教授提出了相 邻集装箱港口战略联盟——“港口战略联盟”,以 谋求在日趋加剧的竞争环境中的生存。Juhel教 授依此理论具体提出了一项港口合作构想,即通 过港口合作来形成一个具有柔性的交通分配模 式 j。所有这些理论都为港口合作提供了重大 的指导意义。 2.1.2港口.合作的现实基础。近2O年来,国际上 班轮公司战略联盟、国际港口间的多元化投资、兼 并、控股、参股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盐田港 是香港的一个强大竞争对手,为了避免两个港口 间严峻的角逐,和记港口控股集团决定投资盐田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港口科技・港口探索 港以寻求协作 』。总体来说,由于发展条件和功 能定位的不同,各港口为了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 在竞争中会朝合理的分工方向发展,以“双赢”或 “多边联袂”的理念,积极寻求合作,以求共同发 展。长三角各港口因激烈的港口竞争制约了整体 竞争力提升,因而正在加快港口整合的速度。尤 其是随着长三角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将建成上 海国际航运中心,各港都想在这一新的发展机遇 地位的争夺之中[4]。现实情况使上海港面临如 何在保住货源的情况下加强与各港口的竞争的局 面。而学者指出,这种局面的解决需要上海港加 强与长三角各港口的合作,尤其要处理好与拥有 天然深水优势的宁波一舟山港的关系。否则,既 影响到上海港实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 也影响到上海港的竞争实力乃至整个长三角港口 群竞争力的提升。 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包括上海港在内的各港 口转而寻求与周边港口的合作,从而使长三角港 口间明显的竞争态势逐渐被弱化,为宁波一舟山 港与上海港的发展提供了合作的现实基础。 2.2两港合作的必要性 2.2.1长三角港口群发展现状的要求。宁波一舟 山港与上海港同属于长三角港口群。目前,长三 角各港口都加快了港口建设。面对当前局势,应 当充分发挥宁波一舟山港天然深水优势以及上海 港的规模优势,协同发展,才有利于继续保持两港 在长三角港口群中的优势地位,促进上海国际航 运中心的建设,且两港良好的合作发展态势还有 助于提高长三角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实力,促进整 个长三角港口群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国 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发挥港口群体最佳效益的必 然途径,也是长三角航运发展的需要。从经济技 术实力和地理位置上看,上海应建成为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但上海港的水域条件较差,难以满足 枢纽港水深要求。宁波一舟山港有极好的水域条 件,与上海港在开发条件上有极好的互补性。上 海港与宁波一舟山港若能组合发展,可促进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 2.2.2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宁波一舟山港和 上海港不仅面临来自 国内港口的竞争,还面临来 自亚太主要港口,尤其是韩国釜山港的竞争。随 着长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腹地货源量及集装 箱生成量增长迅速。日韩两国港口开始把目光集 中到长三角巨大的货源市场,加大港口建设力度 准备新一轮的争夺。而处于长三角的上海港,在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时,也把东北亚国际 航运中心的地位视为自身发展目标。从Yapetal教 授于2003年所提供的1995到2001年东北亚集 装箱运输服务状态的证据分析,近期内最可能看 到上海、釜山和东京成为东北亚的航运中心;未来 十年也能见证光阳和北九州进入东北亚转运中心 ・10・ 2.3两港合作的可能性 2.3.1港口功能定位的互补。港口功能的定位决 定港口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 心就在于集装箱深水枢纽港的建设,因而上海投 巨资于洋山集装箱港区的建设。洋山港的目标定 位是承接境外的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即其重要 功能在于“水水转运”,这其中的资源与宁波不 同。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近几年的吞吐量实现 了同步的增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说明两港是 为两种资源服务的。两港合作的可能性凸现。 2.3.2港口自然条件的互补。上海洋山港只能接 纳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而拥有深水航道的宁波 一舟山港能接纳第六代以上集装箱船和30万吨 级散货船舶的靠泊和接卸,并具有适应未来船舶 大型化要求的后备码头资源,两港自然条件互补 性极大。因而,宁波一舟山港可坚持走大型化发 展之路,与上海港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若将 宁波一舟山港建设成为大型中转、集疏枢纽港,可 以弥补上海港自然条件的缺陷,也可以为其节省 大量航道治理成本。可见两港自然条件的互补性 也为其将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另外,大小洋山 港由于是台风的长年登陆口,因此,洋山港如因遭 遇台风等特殊气候,码头无法作业时,宁波港是首 选的备用港,可以弥补洋山港的不足。 2.3.3产业发展的互补。宁波一舟山港主要承接 长三角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产业转移,以 建立港口物流、钢铁、石化等制造产业为主导,形 成进口矿石、原油仓储物流中心和煤炭中转枢纽, 重点发展具有先进技术特点的循环经济型重化工 业。上海港则致力于大型综合性港口的建设,重 点发展的是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 源等产业,发展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国际物流、国 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因而两港产业发展方向各 有侧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给两港的合作带来了 巨大的可能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 促进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竞争与合作的建 议 合作竞争策略是解决港口群效应的有效途 径。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所在的长三角港口群 效应明显,竞争激烈;同时两港又有着共同的利 益,即扩大两港吞吐总量的同时完善以上海港为 核心的长三角港口群体系。有鉴于此,为增强本 地区的港口整体竞争力,建立双赢,宁波一舟山港 与上海港在港口发展上不能单纯地采取竞争或合 作方式,而应当实践竞争与合作的战略,在竞争的 同时积极开展合作。 3.1全面规划,整合资源 协调发展 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虽同处长三角地区, 但由于行政区域的分割,存在着各种体制和机制 方面问题,阻碍了两港的互动发展进程。因而,中 央与地方政府必须在两港布局规划和投资规模等 方面予以统筹安排,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整 合两港资源,创造出更好的产业发展条件,开拓出 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从而促使两港协调发展并 实现共赢;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港口建设审批途 径来切断地方政府对港口的不必要建设投资,从 而使各个港口在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下,合理安 排自身的投资规模。 3.2加强融资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长三角地区目前缺少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 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不足,包括宁波一舟山港与 上海港在内的沿海主要港口航道不能适应船舶大 型化的要求。因而两港今后应重点加强大型专业 化港口的建设,使两港向专业化、大型化、集约化 运输方向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后方集疏运 系统,积极构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性交通体系,促 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然而由于港口是资金 密集型产业,巨额建设资金单靠两港各自码头营 业收人来提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两港在投资领 域内又面临激烈的竞争。因而,两港可以共同筹 建融资渠道或者相互投资。这一方面可以解决各 自资金短缺问题,并通过共同投资降低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从而 节省有限的资源。 3.3明确港口定位,错位发展 3.3.1建设宁波一舟山港散货与能源中转港,完 善长三角散货中转运输系统。上海港作为长三角 港口科技・港口探索 的枢纽港,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而国 际航运中心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所以上海港 的发展定位应该是利用较丰富的软环境资源,不 断创新,为用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进一步提升其 在综合服务方面的比较优势;重点加快建设上海 洋山港大型集装箱码头以及港区内的物流系统。 此外,由于矿石、原油、煤炭原料远洋运输均是以 大型船舶竞争取胜的市场。上海港的水深条件不 够,应当正确地认识自身条件的劣势,适当放弃对 矿石、原油、煤炭等项目的发展,而由宁波一舟山 港承接这些项目的建设。宁波一舟山港是兴建以 海外资源为中心的临海型原材料工业基地的优良 港址,其航道水深条件,完全能够满足矿石原料物 资和原油、煤炭能源物资远洋运输主力船型一程 运输对吃水2O米左右的要求,是承接矿石、原油、 煤炭等大宗散货项目建设的理想场所。因此2O 一30万吨的大型散货船可先直达宁波一舟山港 接卸,以其为中转港,再通过二程运输,把货物发 送到各口岸,为整个腹地服务,以加速长三角地区 铁矿石、煤炭、原油运输系统建设和完善。两港的 错位发展既能规避恶性竞争,又有利于上海港专 注于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加速上海国际航运中 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打造,也有利于宁波一舟山 港形成以石油、铁矿石、煤炭为主的专业性大港。 3.3.2建设宁波一舟山港集装箱枢纽港,建成上 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当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航运 业的发展趋势看,集装箱运输将成为主要的发展 方向,而目前兴建新的现代化的集装箱深水码头, 使港口供给能力适当超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已 成为今后长三角港口发展的重心。因而,在维护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长三角地区应发 展集装箱枢纽港,近期可选择宁波一舟山港作为 长三角地区的除上海以外的另一个集装箱枢纽 港。宁波一舟山港毗邻上海港,靠近箱源生成地, 港口自然条件优越,可先将宁波一舟山港建设成 为上海港的后备深水港和中转港,作为各大航运 公司船舶的配载港,弥补上海港泊位紧张和水深 不足的缺陷。同时,在作为上海深水港的重要补 充之外,争取作为更多国际直达班轮航线的挂靠 港,使宁波一舟山港除了服务宁波、舟山地区集装 箱外,还要通过改善陆域的集疏运条件,扩展箱源 腹地和增加集装箱吞吐量,以便逐步向枢纽港发 展。如此一来,上文提出的两港对港口地位的争 ・1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港口科技・港口探索 夺似乎会更加激烈,但从先前宁波港辅助上海港 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实践来看,港121集装箱运输 体系建设上适度的竞争机制能更好地带动港121发 展。因此,宁波一舟山港集装箱枢纽港的建立,最 终会使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一起成为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核心,建成上海国际 府起主导作用对港口群进行宏观调控,在两港间 进行港口资源整合;建立长三角港口协会等行业 协会来调整竞争港口之间及港口企业之间的关 系,协调各港口的分工;最终形成多渠道的沟通联 系机制,使得合作关系制度化、程序化。 3.5.2从港口功能角度建立组合港。由于两港的 航运中心。 3.4加快信息化建设,带动港口物流业发展 信息在当今港口合作竞争过程以及促进港121 物流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两港应 建立完善公正的市场信息采集和发布机构。此 外,由于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物流节点 功能13益彰显,港口对物流网络的投资和管理成 为了港口发展的主流。目前,两港均把港口物流 业作为发展经济,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支 撑点之一,因而两港要建立统一的物流平台,以信 息化带动两港物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两港同 处一个水域,为更大效率发挥两地港口的合作优 势,达到共同建设与分享信息的功能,可建立适应 两港运作特点的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换系统,并逐 步发展为两地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其中的重点是 发展和完善航运信息系统和航运交易系统,形成 两港的公共管理平台,拓展两港的信息网络,加速 两港EDI平台和物流信息技术平台的联网运作, 使其成为长三角物流的调控中心,为国内外货物 运输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此外,鉴 于两港存在共同的物流建设目标,建议成立两港 物流信息化协调工作小组,并定时召开联席工作 会议,两港共同开展技术合作,以推动两港所在区 域物流体系的完善。 3.5借鉴港口发展新路,构建组合港 组合港模式是港口竞争与合作的一种具体实 现形式,是许多港口都在采用的一种港口竞合模 式。因此可建立以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为核心 的长三角组合港,避免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降低 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 港口的竞争力。 3.5.1从行政区划角度建立组合港。上海要建设 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需要长三角地区组合港体 系的支撑。可由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所在地政 ,12・ 码头自然条件、历史条件不同,在优势互补的基础 上可以建立组合港。两港应明确业务分工,上海 港优先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宁波一舟山港在已有 的集装箱运输业基础上,承接上海港的部分大型 散货业务,成为我国最大的能源中转港;以上海港 集装箱运输为重点,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形成错 位发展,功能互补,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两港的发 展,逐步推进长三角组合港的合作与建设,全面提 升组合港的竞争力。 3.5.3从投资主体角度建立组合港。组合港建设 的最大制约因素是行政区划,而解决这一难题的 有效方式是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港口资源。从港 口位置上看,如果没有行政区划的限制,宁波一舟 山港应是上海港的一个后备港区。因此可借鉴珠 三角组合港发展经验,将宁波一舟山港部分业务 纳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运输管理体系中,同时加 强投资和经营管理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加速宁波 一舟山港的一体化步伐,不断充实上海国际航运 中心的内涵和外延,发挥港口的规模优势,有效遏 止两港间的恶性竞争,保证两港有限资源得到充 分利用。 参考文献 [1]茅伯科.长三角港口的竞争与合作[J].水运 管理,2005—2(2):l一4.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 夏出版社,1997. [3]Dong—wook Song.Regional container port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the case of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D].Journal of Transport Ge— ography,2002,(10):99一ll0. [4]Wei Yim,Jasmine S.L.Lan.Compertition dy— namics between container in East Asia[D].Trans— oprtation Research,2006,(40):35—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