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治理及防治策略分析
许朝进
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煤矿开采行业是国内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由于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也被人们称为高危行业。随着人们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量的增加,很多煤矿开采企业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企业的开采效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应当对该类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加以重视,做好井下瓦斯气体相应的治理和防治措施,这也是笔者将要与大家进行探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策略;防治策略随着国内的煤矿资源越来越匮乏,煤矿开采作业的难度系数以及危险系数也在不断地增加,为了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求,煤矿开采也在不断加大资源开采的力度,在这个过程中,因瓦斯爆炸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数量也处于上升的状态,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该类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地势环境以及开采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瓦斯防治措施,以求能够有效地降低因瓦斯气体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基本概念
煤矿工程项目中的瓦斯气体主要是指天然气,植物在向煤矿资源转化的漫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大量的瓦斯气体,我们也将其称为煤层气,其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氮气以及甲烷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具有腐植性能的有机物在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中会生产瓦斯气体,然后这些沉积物便被逐渐地埋藏在地表深层,在漫长的时间中,这些煤层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高温作用和高压作用,最终发生了碳化变质,随着煤层中固定碳含量的增加,煤层内瓦斯气体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并且长期积存于煤层内的孔隙中[1]。煤矿开采企业在开展相应的施工作业时,若空气中的所含有的瓦斯气体达到5%-16%的程度,则极易引发保障事故,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做好相应的治理和防治,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该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在煤矿企业的开采作业中,在死亡人数的统计结果中,瓦斯爆炸占总死亡人数的64.05%,在安全事故的统计结果中,瓦斯爆炸占安全事故总数的83%,虽然瓦斯爆炸在煤矿开采项目中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一旦发生,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2]。从事故类型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最终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从事故等级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最终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在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瓦斯爆炸事故的严重性,因此煤矿开采企业更应当以此为戒,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现存问题
1安全意识匮乏
就目前的煤矿开采市场而言,采抽不
图1 事故类型分析(死亡人数)
图2 事故等级分析(事故起数)
均匀的开采情况普遍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一些煤矿开采企业过于看重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按照相关标准来说,一年12个月中至少有3个月进行矿井下瓦斯气体的抽取作业才能达到煤矿开采作业开展的最低安全标准,但是存在一些企业过于追求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益而未能达到该标准,最终造成安全事故的频发[3]。
2治理体系缺陷
随着煤矿开采作业的不断深入,其难度与压力也随之增加,存在一些煤矿开采企业因受到机械设备老化、通风系统不完善、治理体系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保障井下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最终引发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1保持良好通风
众所周知,在井下煤矿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是降低井下开采环境中瓦斯气体含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确保通风系统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为井下的工作环境持续不断地输送新鲜空气,确保瓦斯气体不积聚在一处,会将矿井中的瓦斯气体含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从而有效地降低该煤矿开采工程项目中发生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概率。
2加强安全建设
煤矿开采企业内的工作人员应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断地加强该项目中的安全建设力度,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工艺,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因设备老化或者技术工艺落后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还可以在保障井下开采作业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该煤矿开采企业的综合生产效率。
3.做好应急准备
工作人员还应当在开展煤矿开采作业
之前提前针对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工作,当井下发生瓦斯气体超限等极度危险的情况时,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引导井下生产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序撤离,将因瓦斯爆炸所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降至最低[4]。为了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的撤离作业,工作人员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生产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在面对瓦斯爆炸情况时的应急反应,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煤矿开采企业的瓦斯防治效果。
4完善治理体系
工作人员还可以结合该煤矿开采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治理体系进行适当地完善,在治理体系中适当地添加一些奖惩机制来提高治理系统的强制性和约束性,为了可以更好地将所制定的治理体系在煤矿开采作业中进行贯彻落实,工作人员还可以创建独立的监管团队,该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参与煤矿开采施工作业的每一位员工的行为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若发现有违反安全规定的生产人员对其进行严厉的惩治,通过这种方式为井下生产作业的工作人员营造一个严谨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监督团队还应对井下通风系统以及瓦斯浓度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地监控,确保井下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五、结语
针对煤矿开采企业中现存的安全意识匮乏、治理体系缺陷等相关问题,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应当通过保持良好通风、加强安全建设、做好应急准备、完善治理体系等方式进行有效地解决,尽可能地降低瓦斯气体对煤矿开采企业的生产一线人员所造成的损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每一位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煤矿生产领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韦冬.煤矿瓦斯治理及防治策略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7(03):118-119.
[2]何少立.浅谈煤矿瓦斯治理及防突问题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172-175.
[3]王宇.浅析煤矿瓦斯治理的现状及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03):184-186.
[4]刘寒梅.浅析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及其利用[J].能源与节能,2015(11):121-122.
· 20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