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途径
作者:扎西拉珍
来源:《收藏界·名家探索》2018年第06期
【摘 要】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怎样抓住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充分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 语言能力 发展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幼儿期又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我要给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在丰富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营造轻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交往欲望 1.尊重和维护幼儿的话语权
联合国颁发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背道而驰。当孩子想要融入成人的讨论时,有的家长脱口而出“大人讲话,小孩儿不插嘴”直接切断孩子的一切发言;当孩子正眉飞色舞的讲述着自认为好玩的事情时,冷冷的一句“能不能安静点”直接浇灭了孩子的说话欲望;有老师们习惯于在活动中表扬安静的孩子懂事,批评讲话的孩子多事。可见幼儿的话语权并没有得到足够尊重与维护。久而久之,他们的表达欲望就会减弱,不知不觉,说话的主动性也会被扼杀。
一次回家途中,4岁的女儿兴奋的拉我的手想要和我说着什么。深思中我回:“等会儿再说”。几分钟后想起来问:“你刚说什么来着。”她回:“没什么”。孩子交流的欲望顿时没有了,突然感觉自己又扼杀了一次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因此,尊重和维护幼儿的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积极性。只有我们尊重幼儿话语权,幼儿的话语权才能得到维护。
2.蹲下倾听,呵护幼儿的表达欲
要做到与幼儿平等的对话,首先可以从蹲下开始。当我们俯身蹲下和幼儿平视时,就已经给幼儿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此外,我们更应透露出“渴望倾听”神情。因为这样幼儿才愿意和你交流,才愿意将他们的心里话、悄悄话告诉你,无需你提任何问题。如班上的一个男孩儿哭了,孩子们纷纷跑来告状说他不仅打人还抢玩具。我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蹲下抱住了他。他哭得更加伤心了,说:“我只是想和他们玩,可是他们不让我碰,我不是要打他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 我一直只是听着,但他却把所有的都告诉了我,这就是“蹲下倾听”的魔力,是能让幼儿体会大人关爱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大人通往幼儿内心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能帮忙幼儿树立语言交往的自信。
二、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认知
幼儿只有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动态的语言环境和内涵丰富的生活内容中,才能处于积极的语言学习和主动的交往状态,才能创造性地建立语言结构并更好地体验语言特点。但以往传统的语言教育则过分注重从纯语言角度确定内容,往往偏离了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比较多地注重幼儿的语言模仿、记忆,注重幼儿学习语言的结果。其实幼儿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提炼的语言契机。比如:幼儿日常生活经验、周围环境变化以及社会信息等等方面都能提炼出有价值的素材用以丰富幼儿的语言认知。 1.通过角色游戏,进行语言实践
生活即教育,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是其亲身经历和熟悉的,他们对此最易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也最易进行理解和表达的。首先,我们可以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意愿。比如“过家家”、“我来当大夫”、“学做交通”、“我是小厨师”、“逛超市”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再现,孩子们可以通过模拟“生活”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经验。在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需要回复相关的生活经验,还需要综合处理相关的信息并组织成较为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为幼儿的语言实践提供良好机会和途径。 2.通过社会媒介,获取语言经验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孩子们不再是生活在一个所有知识都要靠从书本中获取的年代。社会信息正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并影响着幼儿。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选择他们易理解的信息引导其积极关注和讨论,为幼儿语言提供素材。比如:“天气预报”、“保护环境”、“交通规则”、“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足球赛事”、“动物世界”等等,尽可能提供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且可以参与积极讨论的话题,这类语言活动不仅能让幼儿的语言得到发展,还能让孩子们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促使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得以提升。让孩子们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学通过自身的表现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这样既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又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3.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幼儿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不仅能使幼儿在说话的时候提升自信,加强语言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孩子学会用礼貌用语解决与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模仿又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大人则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大人们的语言习惯对幼儿语言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幼儿,只有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方能促使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经常使用“您好”“请”、“谢谢”、“抱歉”、\"请稍等\"、“没关系”等等礼貌用语。然而要帮助孩子形成礼貌用语系统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做好表率,因为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个人修养,更体现了一个人使用适当语言的倾向性和技巧性。
总之,日常生活中的时刻都有着良好的时机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在孩子语言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应多角度探究、选择内容信息,拓展幼儿语言教育内容的涵盖面,同时也应重视把握3~6岁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关注幼儿的经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善于为孩子创造机会,一定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