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部门: 文件编号: 制订者: 审核者: 版次: 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执行日期: 措施类别 关键控制点 说明 1.整体布局应以洁污分开为原则,医疗区域、医负压病房的管理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应相对独立。 2.应有探视通道或探视设施。 3.床单元使用面积应≥15m,床间距应>1m. 建筑布局及流程 4.至少配备1个单间病室(房),使用面积应≥18m2。 5.有条件的可配备1~2间负压隔离病房,负压病房宜为单人间设计。 6.室内装修材质应耐腐蚀、防潮、防霉、易清洁和易消毒 7.不应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手卫生设施 1.参照“1.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中“手卫 生设施”部分。 2.病室入口处、探视人员更衣处应有手卫生设施。 1.对需要采取额外预防措施的患者,应在标准预参照“5.接触预防防基础上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额外标准操作规程”预防措施,并做好隔离标识。 如无负压病房,应单间安置。 患者安置 安置,如条件限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将可传播疾病的患者(如开放引流、大小便失禁)安置在隔离病室; (2)优先将容易造成感染传播且感染后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的患者单间隔离,如CRO(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定植者; (3)同种病原体的感染/定植患者同室安置; (4)病室为多人间时,床间距应≥1m以减少直接 “6.飞沫预防标空气预防标注操2.对于经空气传播的患者,优先安排负压病房,准操作规程”“7.3.对于需要采取接触预防措施的患者应尽量单间作规程”。 2参照“104.负压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接触的机会。 1.医务人员管理。 行,人员相对固定; 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1.ICU应配备充足且应放置在医务2.进入ICU可不更(1)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时,宜分组进的个人防护用品,(2)患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医务人员方便拿取处 (3)医务人员应采取标准预防策略;针对特定患换鞋,必要时可穿者,应根据其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鞋套或更换专用基础上采取额外预防措施; 鞋。专用鞋应覆盖(4)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进行翻身等大面全部脚面,避免锐积接触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原体器伤。 的患者之间,应更换隔离衣; (5)推荐为工作人员注射乙肝疫苗,在流感流行季人员管理 注射流感疫苗; (6)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可考虑开展医务人员相关病原体携带的筛查工作。 2.探视者管理 (1)限制探视者人数; (2)探视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宜穿专用探视服或隔离衣;探视服专床专用,探视日结束后清洗消毒 (3)患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人群、婴幼儿应谢绝探视;在社区感染性疾病暴发期间应谢绝探视; (4)探视者进入ICU前后应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应常规监测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目标性监测参照位构日成比等。 医院感染监测 “25.器械相关性2.应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感染目标性监测炎(VAP)、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尿标准操作规程”。 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监测,多重耐药菌监测,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监测;如有条件,可开展器械相关感染核心防控措施依从性监测. 医院感染3.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疑似发生医院感染暴 监测 发时,应边调查边控制,通过收集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检验,分析可能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据此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疑有某种微生物感染的聚集性事件发生时,宜做菌种的同源性鉴定,以确定是否暴发。 4.有条件时,宜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监测。 具体措施参照“4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控 制标准操作规程”“42.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4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等。 1.室内可采取自然通风,也可采用机械通风。安1.洁净ICU应做好装空气净化系统的ICU,空气净化系统排/回风口洁净设备的维护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与监测,保持洁净2.地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设备的有效性。 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2.新建ICU时,医时,参照“12.体液、血液溅污处置标准操作规程”院应根据自身的进行处置。 膜表面每天清洁消毒或更换。 需求和建设能力,毒设备,不推荐设3.计算机键盘等不易清洁的物体宜使用膜覆盖,合理选择空气消器械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环境管理 4.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期间,增加清洁消毒计为洁净ICU。 频次,并根据可能的病原体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3.有条件时,推荐剂。 抹布、拖布首选热5.床单元织物保持清洁,采取隔离措施的患者使力消毒。清洁工具用后的织物或被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的织的使用与管理参物按照感染性织物处置,床隔帘应定期清洁消毒,照“15.清洁工具遇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消毒,保持干燥。 1.低度危险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等)1.仪器设备表面宜专床专用。 应每天清洁消毒≥2次。 清洁消毒时,应根书选择合适的消2.有条件的医院管理标准操作规6.环境清洁时,推荐使用消毒湿巾。抹布、拖布程”。 诊疗设备管理 2.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的高频接触表面,据生产厂家说明3.直接接触患者的诊疗器械、设备应一人一用一 毒剂。 诊疗设备清洁消毒/灭菌。 管理 4.呼吸机及附属品的消毒参照\"21.呼吸机清洁消宜使用专用便盆毒标准操作规程”。 5.腹泻患者的便盆应一用一消毒。 清洗消毒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